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革急先鋒戚本禹沉浮錄

文革急先鋒戚本禹沉浮錄

戚本禹,山東威海人,1931年出生在上海,1947年就讀南洋模範中學時參加了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運動。1949年,戚本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選派往北京勞動大學進修。1950年畢業時正好中南海急需人才,他進到了中南海的政治秘書室開始了見習秘書的工作。

據說1962年底,他從主席的閱讀書目中得知主席在看和太平天國相關的書,自己便找到一些來讀,其中就包括《李秀成自述》。1963年寫成的一篇文章《評李秀成自述——並同羅爾綱、梁岵廬、呂集義等先生商榷》。在此之前,羅爾綱等太平天國史的研究大家多認為太平天國將領忠王李秀成被曾國藩的軍隊逮捕後寫下的自述是「偽降」,委曲求全的敘述是保存實力的一種手段。而戚本禹的文章則認為那完全是一份背叛太平天國事業的自白書:「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李秀成卻含著羞憤的眼淚,懷著失節的悲痛,回到了他的天國。

文章刊登在《歷史研究》上,之後戚本禹就被派往閉塞的冀東農村做調查去了,這使得他在最初一個月對文章引發的爭論一無所知。等他回來才知道,經過《北京晚報》等一些報刊對文章的介紹,無論社會上還是學術界早已經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歷史博物館把李秀成的畫像一度摘了又掛上;中學教師紛紛表示太平天國涉及李秀成的部分不知道該怎樣來講;中宣部部長周揚以及史學界由范文瀾、翦伯贊、侯外廬、鄧拓等著名專家組成的研討會,都對文章持批判態度。

逆轉形勢的是主席對於李秀成是否投降變節的十六字批語:「白紙黑字,鐵證如山;忠王不終,不足為訓。」江青告訴戚本禹,主席認為黨內叛徒問題長期未能解決,他的文章正好針對這個,為黨立了一功。她還轉交給戚本禹台灣出版、主席看過並夾了條子的《李秀成供狀》,鼓勵他繼續寫文章。

1965年12月8日在《紅旗》雜誌第十三期發表了戚本禹《為革命而研究歷史》,攻擊翦伯贊提出的既要重視階級觀點又要注意歷史主義的意見,是「超階級」、「純客觀」的資產階級觀點。受到主席稱讚:「現在的權威是誰?是姚文元、戚本禹、尹達------要年紀小的、學問少的、立場穩的、有政治經驗的堅定的人來接班。」

1966年戚本禹後任中央文革小組成員、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副局長、《紅旗》雜誌副總編輯、中共中央辦公廳代主任。成為毛澤東、江青的秘書。1966年第7期《紅旗》雜誌發表《評〈前線〉、〈北京日報〉的資產階級立場》。1966年5月23日,擔任中共中央秘書室主任、甚至一度代替了田家英的角色。(下圖右一是戚本禹)

1966年5月28日中央「文革小組」成立時,戚本禹被選為小組成員,排名在穆欣、姚文元之前。「文革」期間,「文革小組」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功能,戚本禹也從最早中秘室秘書的十六級幹部身份,躍身成為中央首長,青雲直上。從1966年5月到1967年12月之間,戚本禹就向紅衛兵、學校師生、工礦企業代表、各地造反派發表有大約120餘次的講話,成為「文革」中的急先鋒。

戚本禹經常拋頭露臉傳達指示,造反派便送了他「戚大帥」的名字。隨著「文革」的不斷深入,戚本禹的自我也日益膨脹起來。戚本禹對於政治影響最大的一篇文章莫過於1967年3月30日在《紅旗》雜誌發表的《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反動影片〈清宮秘史〉》一文。4月1日,《人民日報》予以全文刊登,從此為針對「黨內最大的一小撮走資派」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革命大批判」定下了基調。有人指稱他曾暗示、鼓動中央辦公廳造反派批鬥劉少奇、鄧小平、陶鑄、朱德,並指使紅衛兵把彭德懷從四川揪回北京批鬥。(下圖左二是戚本禹)

不過他猶如流星划過天際,在人生盛年達到權力高峰,然後又疾速墜落。戚本禹最終沒有逃脫囚徒的厄運。1968年1月14日戚本禹被中央宣布「請假檢討」,隨後就被關進秦城監獄,類似於被人遺忘。以史學家眼光看,戚本禹的結局只是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衝鋒陷陣的人,也就會成為最早的犧牲者。

1978年1月被中共中央戚本禹被隔離審查,並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是中央文革小組「小三」王、關、戚(即王力、關鋒、戚本禹)中最後被隔離審查的。1980年7月14日被北京市公安局依法逮捕。1983年11月2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聚眾打砸搶罪判處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

1986年出獄後在上海市圖書館收藏部當圖書管理員,至1990年代初退休。期間與人合作的《大人物的變態心理》由吉林省時代文學出版社出版後,曾引起一陣風波(因疏漏在版權頁署上了他的名字)。曾與人主編了二百餘萬字九大卷《中華易學大辭典》,並研究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為真禪法師等人的著書作序。

據與戚本禹相處十多年的同事回憶、評價(一篇發表在雜誌上的文章):他很用功,愛鑽研問題,有能力,能說會道。但毛病實在不少:極端個人主義,不擇手段地儘力向上爬,總想出人頭地,嫉妒心十分強,整起人來下手很狠,還愛拉幫結夥。他的這些毛病,在文革中惡性膨脹,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成為北京市紅衛兵「五大領袖」之上的「戚大帥」,幹了許多天怒人怨的壞事。主席說:「王、關、戚要打倒總理、老帥」,「不是好人」。總理說:「戚本禹是到處伸手的野心家。」陳毅說:「不抓戚本禹,黨心不服,軍心不服,人心不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