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繼承人「奪權」失敗?默克爾對她喪失信心

繼承人「奪權」失敗?默克爾對她喪失信心

【編譯/觀察者網 史雨軒】

2018年10月末,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在黑森州選舉失利,默克爾宣布放棄競選黨主席,不再尋求連任2021年德國總理,引起德國政局震動。12月7日,CDU黨首選舉落下帷幕,接任黨主席的卡倫鮑爾(Karrenbauer)號稱「小默克爾」,被認為是默克爾繼承人。

今年5月中旬傳出消息,卡倫鮑爾一派試圖奪取最高權力,敦促默克爾辭職去競選歐洲理事會主席,他們認為將黨主席和總理職位分開會損害黨的利益,然而採訪中卡倫鮑爾又表明了自己對默克爾的忠誠。

彭博社5月28日報道,德國官員爆料稱,近期卡倫鮑爾支持率持續下滑,歐洲議會選舉基民盟又遭慘敗。默克爾認為,卡倫鮑爾無法勝任總理一職。

去年12月接管基民盟以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繼承人——基民盟主席卡倫鮑爾支持率持續下滑。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5月2日最新民調顯示,卡倫鮑爾支持率下滑3個百分點至36%,這是她成為基民盟黨首以來最低水平,比默克爾落後近20個百分點。

5月27日歐洲議會選舉中,以基民盟、基社盟為核心的中右翼歐洲人民黨(EPP)遭歷史性慘敗,僅獲177席,丟失40席(選舉前217席)。路透社介紹,30歲以下年輕選民很大程度上拋棄了保守的基民盟(CDU)和德國社民黨(SPD)。

路透社稱,28日卡倫鮑爾還面臨來自政界的批評。歐洲議會選舉前,YouTube博主雷佐(Rezo)製作了一段批評基民盟的視頻,5月18日發布以來點擊達1200多萬次。視頻中,雷佐呼籲選民拒絕兩黨(基民盟、基社盟),因為執政黨沒有解決氣候危機,背叛了年輕人。

歐洲議會選舉前,卡倫鮑爾指責70名支持該視頻的網路活動人士,造成了不正當影響,呼籲制定法規,選舉前禁止在網上發表意見。結果此番言論招致反對浪潮,民眾認為卡倫鮑爾在推動審查制度,保守派人士表示,「憲法保護所有媒體的言論自由」。上周五(24日)晚些時候,卡倫鮑爾發推表示,「指責我想規範言論是荒謬的,但我們必須討論選舉時的規則。」

了解默克爾想法的兩名官員稱,以上所有問題都讓默克爾相信,她精心制定的繼任計劃失敗了,克拉普·卡倫鮑爾無法勝任總理工作。

阿聯酋《全國報》(thenational)5月20日報道,彭博社援引2名匿名人士說法稱,由於民調顯示基民盟將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失去優勢,「默克爾得意門生」卡倫鮑爾試圖在選舉後向默克爾施壓,要求其辭職,卡倫鮑爾的發言人否認了這篇報道。

《全國報》稱,2021年默克爾任期結束後,卡倫鮑爾一定會接替默克爾的位置,然而卡倫鮑爾試圖在默克爾任期結束前將她趕下台。據稱卡倫鮑爾向默克爾發出信息,敦促她辭職,轉而競選歐洲理事會主席。

德國下議院議長兼前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5月18日也表示,他預計默克爾將繼續擔任總理一職。

卡倫鮑爾的發言人否認了這篇報道,5月19日一次採訪中,卡倫鮑爾表現了對默克爾的忠誠。德國第三大媒體「Funke Media Group」援引卡倫鮑爾說法稱,「我必須做好黨首工作,這是我的工作重點。」

另一方面彭博社援引兩名官員說法稱,卡倫鮑爾沒有預先通知默克爾就召集了會議,基民盟領導層準備6月2-3日舉行會議,討論歐洲議會選舉為何失利。

官員們稱,會議真實目的是施壓默克爾,使默克爾辭職(move aside),卡倫鮑爾還疏遠了默克爾,轉而拉攏基民盟內部保守派對手。

官員們表示,默克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地要繼續執政至2021年,她已經不打算消耗政治資源幫助卡倫鮑爾,但是默克爾很難改變基民盟的方向,因為她已經卸任黨主席。

官員們認為,卡倫鮑爾面臨的政治問題日益嚴重,因此默克爾作為總理將會受到更大壓力,甚至可能會被迫下台。而且2021年總理任期結束後基民盟何去何從,也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2018年12月卡倫鮑爾繼任黨主席時,默克爾代表的溫和派認為自己贏了。隨著卡倫鮑爾獲得總理的機會越來越小,2021年基民盟黨首選舉將重演去年繼承人之爭。

而且默克爾對2021年選舉的影響力將大大降低,基民盟保守派領導人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或許有機會角逐基民盟黨首之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電視深夜自動開機哈哈狂笑,《走近科學》主持人:來十集!
俄大巴發生交通事故:中國公民2死13傷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