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康美葯業御用事務所正中珠江爆雷,26家IPO公司欲哭無淚!

康美葯業御用事務所正中珠江爆雷,26家IPO公司欲哭無淚!

科技自媒體 /?沈氏三公子

深陷康美葯業(600518.SH)年報審計醜聞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愈演愈烈。

近日,上交所官方網站披露了最新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企業進度表,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因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審計服務提供商為正中珠江而導致IPO被中止審查。這將受正中珠江拖累的IPO企業總數推高至26家。

26家IPO公司躺槍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外,根據證監會網站公布的最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企業情況說明,我們注意到,24家處於IPO申請流程中的企業簽約了正中珠江的審計服務,青島百洋醫藥、廣東趣炫網路、珠海傑理科技等23家發行人同時被中止審查,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中小板、創業板分別為4家、6家、13家,只有廣東丸美生物已在4月30日過會。

證監會做出這樣的裁定主要依據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第十五條規定,根據該條款,如果為申請人製作、出具有關申請材料的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因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立案調查,或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且涉案行為與其為申請人提供服務的行為屬於同類業務或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監管部門將不予受理申請。

正中珠江因自己的過失,讓26家無辜的IPO申請人蒙受了巨大損失。

這些公司早在2017年9月底前就提交了招股申請書,最早的江西3L醫用製品集團已經等待了近兩年四個月。中止審查後,這些公司倘若仍然有意IPO,不得不重新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從頭再來,無疑將增加許多直接成本,對於申請人來說,最大的成本還是時間,金錢可以再掙,時間卻無法重來。

除了IPO公司外,由正中珠江承擔審計工作的債券發行申請人同樣受到了影響。

僅在5月27日,就有金銀河、華鋒股份兩家公司公告稱,近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中止審查通知書》,因該公司本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事項聘請的審計機構,正中珠江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目前尚未結案,官方決定對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申請中止審查。

嚴懲正在路上

在我國,一般會計師事務所的上級主管部門為財政部門,而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則需要向證監會另行申請有關許可,這意味著其在實際運營中同時接受財政部門與證監會的雙重監管。

由於涉及上市公司的審計工作回報豐厚,幾乎每一家實力雄厚的會計師事務所都希望在該市場分得一杯羹,與此同時,與常規的企業內部審計不同,上市公司的審計往往影響到億萬公眾投資者的利益,官方對這些事務所的監管也較普通事務所更為嚴格,三年內不得有行政處罰是會計師事務所申請從事證券業務資格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日常業務管理中,兩個部門也出台了一些條款甚至專項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89號----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第六十條規定:

「會計師事務所不得有審計程序不當、隱瞞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等行為,如違反,由省級以上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暫停其執業1個月到1年或者吊銷執業許可。」

證監會的《註冊會計師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管理規定》則明確表示,會計師事務所在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暫停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或者吊銷證券許可證。

鑒於ST康美案件涉及金額巨大,牽扯麵廣,很可能屬於"情節嚴重"的情形,遭到監管部門嚴懲,遺憾的是,目前此類事項似乎沒有列入刑法範疇,這意味著發生如此重大的案件後,最終只是以單位受到一定程度的經濟處罰了事,直接責任人似乎不用承擔任何刑事責任,影響了其在造假者中的震懾力。

巨額賠償一觸即發

除了監管層即將到來的嚴懲外,正中珠江還將面對巨額賠償。

這家總部設立在廣州的會計師事務所,是廣東省最具規模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業務類型主要以IPO類業務為主,目前有1000名員工,註冊會計師260餘名,2017年業務收入近5個億。

依靠IPO,正中珠江賺得盆滿缽滿,官網顯示,截至目前,正中珠江服務的上市公司客戶名單(含已過會)共計87家,包括湯臣倍健、海大集團、三七互娛等知名上市公司,其號稱自2008年重啟IPO以來成功輔導上市的客戶數量在國內事務所中名列前十。

事發以前,正中珠江與康美葯業已經合作了19年,所獲費用也逐年上升,2005年,康美葯業支付的審計單位費用為30萬元,2015年,這一金額已上升至380萬元,過去兩年分別為495萬元、500萬元。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正中珠江在2018年度從86家上市公司收取的審計費用總額就達1.18億元。

如今的正中珠江終於回吐的時候。事發後,中順潔柔、中山公用、惠倫晶體等多家上市公司已經拒絕續聘正中珠江。不僅如此,因正中珠江招致的眾多IPO申請人、債券發行申請人或將向其發起一大波索賠訴訟。

在苦心經營近20年後卻一失足成人人喊打的過街之鼠,正中珠江的戲劇化命運只能令人一場嘆息。(部分網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布局智能交通與安防!阿里 36 億元獲千方科技 15% 股權
Facebook 的數字貨幣野心:2020 年前建立自己的數字支付系統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