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烏拉街的歷史

烏拉街的歷史

烏拉街名稱的由來

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族鎮(簡稱烏拉街鎮)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全鎮西臨松花江,幅員面積188平方公里,烏拉街鎮現有27個行政村、1個街道、總人口7.1萬人。

那麼烏拉街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東北有「先有烏拉街後有吉林」之說。

據當地史籍記載,烏拉街古稱「洪泥羅」城,遠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就生活在這裡。烏拉街鎮歷史悠久,古迹傳聞眾多。

烏拉街最早的城池為明初(十四世紀中後期)扈倫國主納齊布錄所建,稱「烏拉洪尼勒」城。明嘉靖年間,納齊布錄七世孫布顏收復附近各部,在當時叫洪尼的地方建城,將城稱烏拉。內城是紫禁城,由城主和貴族居住,外城由兵與民駐居。

1613年,烏拉國為努爾哈赤所滅。後金三年(1629)年,太宗皇太極為防烏拉|國東山再起,派納音邁圖(富察氏)攜家屬來任「烏拉地間嘎善達」,皇太極避諱烏拉國之稱,易名為「捕打海嘎善」。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烏拉城因水患,房屋建築被毀,經當時烏拉打牲總管穆克登(富察氏)奏請,在原城之東高埠之地建築新城。人們把老城稱「舊嘎」,把新城稱「烏拉嘎善」(嘎善是鄉或集市的意思)。烏拉嘎善逐漸演成「烏拉嘎」,因以前「嘎」與「街」諧音,又演變成「烏拉街」,50年代推廣普通話,「烏拉街」又讀成「烏拉階(街)了。

這裡出的最早皇后,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烏拉那拉氏,名阿巴亥。生於萬曆十七年,是海西女真烏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烏拉街滿族鄉)貝勒滿泰之女。

烏拉街的歷代名稱

烏拉街這個名字,乍聽起來覺得很奇怪,它與漢族的地名不一樣,因它是滿洲人前身女真人的語言地名。「烏拉」漢譯是江、河或水岸和江岸之意。

烏拉街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遠古時代。古代記載的「肅慎氐」就是滿族的遠祖肅慎。這從烏拉街楊屯大海猛出土文物「偌矢石怒」得到的實物可以佐證。但有關烏拉街的名字,至今可見的文字記載,而是從元代開始,顯然,每個名字的記載都有它的成因所在。

一、烏拉夷:此各字走烏拉街元、明兩朝稱謂的一種。「夷」是明朝人們對女真人的蔑視、污衊的稱呼。把當時的海西女真有「江夷」和「山夷」之分,沿江稱「江夷」,靠山稱「山夷」。

二、烏拉衛:明朝初,實行「以夷治夷」的策略。永樂年間(1406年)設立「奴爾干都司」,「衛」為最基層的地方行政管理機構,烏拉衛是「奴爾干都司」下屬的一個「衛」。

三、烏拉國: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西女真各部蜂擁掘起,各自獨霸一方,自立為王。扈倫國納齊布錄的六世孫布顏建立烏拉國,史稱「扈倫四部」。(烏拉、葉赫、哈達與輝發。)

四、布特哈烏拉:「布特哈」是滿語「漁獵」之意。明萬曆年間(1613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率兵滅了烏拉國之後,採取了懷柔政策,封了原烏拉國王布占泰第八子、自已的親外孫洪匡為「布特哈烏拉貝勒」來管理烏拉地區的行政而得其名。

五、打牲烏拉:清朝於1648—1909年的260多年間,在今烏拉街設立隸屬於清庭內務府的「打牲烏拉總總衙門。其職能是以籌辦朝庭所需的各種貢品為主。打性烏拉系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簡稱。

六、烏拉城:源於明代扈倫四部之一的烏拉國遺存城池。從烏拉楊屯大海猛墓葬群及出土的一些文物上看,此城應建於渤海國時期。

七、烏拉街:後金三年(1629年)皇太極派訥音富察邁國(現烏拉街滿族鎮官通村「將軍傅」的五世祖。)攜眷屬來烏拉城任「烏拉地面嘎珊達」,後易名「捕達海嘎珊」,後因水患移址今烏拉街鎮址。舊址稱「舊街」,因「嘎」與「街」諧音,故稱烏拉街(gai一聲)了。

八、烏拉洪尼勒城:女真語,意為江邊要塞之城。是明代扈倫國的城池,在今舊街村。

九、大烏拉虞村:在高土奇「扈從東巡日錄」中稱「大烏拉虞」村。

十、大烏拉:清代稱吉林城為「小烏拉」,稱烏拉城為「大烏拉」。

十一、烏拉街鄉公安村:清亡後,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吉林府政為吉林縣,全縣劃十個鄉公安區,烏拉街鄉公安區是其中之一。

十二、烏拉街第一公安區: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吉林縣改為永吉縣而下轄而設。

十三、烏拉街警察署:曰偽時期所設。

十四、烏拉鎮:建國後的1953年所設。管轄烏拉街區域內行政事務。

十四、烏拉街人民公社:1958年設。

十五:烏拉街滿族鎮:開放改革後的1984年三月改公社為鎮轄。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探查各地散居的蒙古族
元謀人與漢族有關係嗎?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