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老公今年6歲啦:好的婚姻里,我們應該變回孩子

我老公今年6歲啦:好的婚姻里,我們應該變回孩子

文/石榴

大家常說:人到中年,夫妻當如戰友。

美好的願景應該是:互相攙扶,互相幫助,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敵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生活中的「敵人」,卻多來自這位戰友,哪裡是戰友,分明是天敵,你要隨時準備迎接來自對方的挑釁。誰輸誰贏,關鍵看體力,看嗓門。

美國婚姻情感專家溫格說: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我第一次有離婚的想法,是在和老公領證的第二天。

領證當天晴空萬里,這註定是個容易讓人充滿幻想的好天氣。他拉著我,興奮地像個村裡的傻根,在小鎮街邊的照相館「咔嚓」一下,照了一張特傻的合影,直奔民政局。

後來我細琢磨了下,感覺太不靠譜了。沒有求婚儀式,沒有戒指和鮮花,這可不是我想像中的樣子,怎麼稀里糊塗地就嫁了呢?他卻一本正經地說:

「哎呀,媳婦兒,

你也不是那種愛表面東西的人,

現在怎麼還怪我呢?

你當時不也挺願意的嘛!」

我:……

矯情地跟他爭論了半小時,最後體力不支,無力反駁。後來一想,哎,算了,再去辦離婚,我就成二婚了,更不靠譜了。

現在,我和老公一起生活了6年,柴米油鹽中也吵了6年。

身邊朋友經常流傳一個段子:老公生氣,多半是慣的,往死揍一頓就好了。老婆生氣,多半是裝的,往死塞錢隨便一花就好了。

我和老公的大部分爭吵,驗證了這段話是真理。

學會「認慫」,你就贏了

性學家金賽說過:

男與女之間,存在一場不同星球的對話。男女之間完全就是不同的存在,有一些衝突,其實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吵架時,男人在爭對錯,女人在發泄情緒

在做菜這件事上,老公永遠自信地認為「他是對的」。

有次我下班跑到超市挑選新鮮蔬菜,想為他做頓美味的晚餐,忙活倆小時,終於做出我非常滿意的拿手菜,西紅柿炒雞蛋和蒜薹炒肉。但他特別不滿意,於是開始了表演:

你是不是順序放錯了?

菜切得也不行?

說了好多次,鍋底怎麼會糊?

一個女人就不會做頓好飯?

我告訴你吧,這菜應該這麼做……

吧啦吧啦說個沒完,我就急眼了。心裡頓時委屈死了,我吼道:我辛辛苦苦做完了,很累的,你就不能少說我兩句嗎?

他接著反駁:「我是對的,你為什麼不聽呢?這樣永遠不會做好吃!」

我接著吼:「每個人做飯都不一樣,味道你不喜歡,有人喜歡。你每次都這樣打擊我,誰還願意給你做飯?」

我就丟下碗筷,賭氣不吃飯了。這時他很淡定,自己嘀咕著「你不吃我自己吃」。邊吃邊氣我:「不吃飯,一會我就全吃光。」

不到5分鐘,他就180度大轉彎:「給你能耐完了,還跟我較勁。做頓飯禿露反帳……但這菜吧,細細品也不是很難吃,老婆提升空間很大。切菜功底得再練練,西紅柿切得稀碎啊。用不粘鍋炒蒜薹還能粘鍋,也算神廚了。」

我儘力憋住不笑,屁顛屁顛和他一起吃飯。這種場景發生過很多次,歲月如梭,我的廚藝沒見長進,老公總說:

我的廚藝這麼高,

因為家有做飯難吃的老婆,

還死不承認。

老公求生欲很強,但他深知一個鐵律:那些跟女人吵架總能贏的男人,最後都單身了。

一個朋友結婚10年,孩子6歲,性子比較急,會跟我們吐槽家裡的事。她每天接送孩子上學,下班還要整理家務。老公也是忙工作,沒有太多時間顧家。所以她每天就習慣性嘮叨,有時大吼大叫。

剛開始她老公會和她辯解,後來就不怎麼爭執了,盡量哄著老婆。原來老公已經改變了戰線,主動承擔起輔導孩子作業,還經常拉著孩子去樓下瘋玩,避開發牢騷的老婆。在她的追問下,老公攤牌了:輔導作業這麼難的事,你能搞定嗎?我能!

我朋友說她老公這招兒就叫「惹不起,躲得起。」

有時,認慫伴隨著幽默,一切都迎刃而解。曾有人問夫妻間最較勁的事是什麼?一網友答:非常幽默的人根本不會真生氣!

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的妻子是河東獅吼。有一次他正在講課,妻子突然闖進來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罵後氣勢洶洶走了出去。沒過多久,他妻子又來了,提著一桶涼水沖蘇格拉底潑了過來。

蘇格拉底渾身濕透,他台下的學生十分尷尬又不知所措,這時蘇格拉底不急不慌,情緒穩定,只是用衣袖擦擦臉,笑著說:「我早知道,雷霆之後必有甘霖!」

你看,大家互相「認個慫」,省了不少麻煩事兒呢。不爭對錯,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情感需要,你就贏了。

學著互相心疼

我總能看到你的孩子氣

錢鍾書老先生曾說:「夫妻吵架是世界上最可愛的戰爭,就像一把剪子的兩葉刀片,你看他們互相砍來殺去,但絕不會傷到對方,大戰三百回合後竟相安無事。」

我有暴力傾向,動不動就捶打老公。他一句話不合我意,就開始動手,常常因為小事拌嘴就隨手打他。有次因為我過激,使勁打了下他腦袋,他很生氣,覺得我下手重了,他帶著哭腔說:

你為什麼總是敲我,

我又不是木魚,

總有一天被你敲成個大傻子。

你試試打自己,腦門冒出多少個小星星……

我意識到形勢不對,這次玩大了,就一步飛快跑到門口,換上鞋子飛奔出去躲一躲。

下樓後,我在小商店逗留了半小時,買了一袋他愛吃的零食,又買了他最近特饞的手擀麵條。回家後,我說:我給你煮麵吃?他說:

你確定能好吃嗎?

我還生氣呢,不要討好我了,

動手打人不好,人家肯定不開心的。

他低著頭,像個孩子一樣噘著嘴,手裡擺弄著魔方。就在那個瞬間,我真的看到了一個孩子在受委屈。

同一個屋檐下生活6年,我的老公也才6歲。每個男人骨子裡都是孩子,也需要被呵護。一旦你傾注了理解和尊重,他就以同樣的方式對待。

我特愛花錢買買買,自從結了婚要還房貸和車貸,很少有大花銷。

前陣子看到一個新聞「女人月薪4千買了2萬的包包」,我當時就問老公如果我這樣做了,他會什麼反應。他說:你買2萬包,我就買5千一雙的鞋。你買4萬的首飾,我就買塊1萬的手錶。

我當時就笑了:怎麼還比著花錢?

他說:

咱家啥情況心裡沒點數?

是家裡有礦,還是咋滴呢?

整天包包包,我看你像個包。

哈哈大笑後,我也沒糾結這事,會有點小委屈,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沒過幾天,他給我帶來一個時尚的運動手環,說:包暫時買不起,先用它湊合一下吧。等有錢了,咱能買好幾個2萬的包。

他懂我的孩子氣,我看到他的「口是心非」。爭吵奪門而出後,仍記得回家去言和。互相心疼,不會疏遠,婚姻中的安全感就慢慢建立了。

70%的爭論

都是帶刺兒的情緒惹的禍

兩個人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情緒不對,內容就會被扭曲,爭吵就輕易出現。而帶刺兒的話,看似無意,往往讓你的情緒變得很糟糕,從而戳痛了對方的心。

剛結婚時,我和老公有很多次惡劣的爭吵。

「你看人誰誰跟你同時進公司,人家升職加薪,你還是底層員工。」

「你上次就這樣錯過的機會,不長記性。」

「你總是不脫鞋就進屋,拖地板很累的。」

「你做完飯,從來都不收拾爛攤子。」

「你從來都沒為我買過一件稱心的禮物。」

……

哲學博士約翰·葛特曼認為:「輕蔑會加快婚姻的崩潰。」

我總拿他和別人對比,用嘲諷、翻舊賬去傷害他的自尊。同時,「你總是」,「你從來都不」等等極端表達,自帶消極情緒,對方聽著極容易惱火。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戰爭就開始了。

幾次交戰,我發現了自身的情緒問題。學著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注意情緒表達,盡量不觸碰底線。

有時,只要改變用詞和語氣,就能改變夫妻之間的煙火氣。

以前我說他吃得多,像個笨豬。

現在我說他如果健身,身材完爆小鮮肉。

以前我說他不求上進,被別人踩在腳底。

現在我說他很聰明,再加把勁更優秀。

以前我說他穿著邋遢,長得丑。

現在我說他好好整理自己,帥得很。

實操下來,我發現只要換種情緒表達,老公的狀態會變得更好。突然有天他給我炫耀自己瘦了5斤,原來是下班後偷偷跑去健身了。

男人需要的愛,無非就是信任、接受、讚美、認可、鼓勵,那就給他吧。換個角度發現別人,自己輕鬆,對方也能找到自信,所有的變化都是意料之中的。

吵架也要有「復盤」

拒絕冷暴力,沒有隔夜仇

吵架不可怕,可怕的是從不吵架。兩口子有矛盾時,有一種讓人窒息的處理方式叫冷暴力。我們從來不這樣,因為戰鬥力很強,當天吵、當天解決,沒有隔夜仇。

我和老公的矛盾發生在晚上的幾率很高,他堅持的原則就是「沒談明白,誰也不能上床睡覺」。

有一次爭論,我倆持續了快一個小時,後來大眼瞪小眼,一直僵著。我坐不住了:太困了,先睡覺,明天再說吧。

他說:我不困,你先洗把臉精神一下,必須掰扯清楚了。

我實在困,就「配合」了他,一點點分析事情的前後過程和各自的問題。說通了,發現不只是對方有問題,更大的問題在自己身上。最終,兩個人牽著手安然入睡。

冷處理問題,是夫妻間最不能觸碰的。一旦怨恨積累,看不到對方的感受,不能及時排解,就容易分道揚鑣。

吵完架一定做好「復盤」。

心平氣和,雙方說下為什麼生氣,是具體什麼事情不好,還是說的話不好聽、態度不好。彼此了解了真實想法,也會更加理解對方堅持的原則,更加熟悉對方,也重新獲得更多的好感。

我們還會給對方提建議,並「約法三章」,這樣慢慢磨合,互相監督,脾性越來越了解,日子越過越舒坦。

好的婚姻

是把我們都變回小孩

6年,時間不長不短。兩口子架吵了6年,漸漸磨滅了我的暴脾氣,也讓老公更疼我。雖然還是有無數次小吵小鬧,但都享受其中。

每當爆發時,我都會在心底做思想活動:老公才6歲,是個「弱智」,不跟他一般見識。老公也是這麼想我的:媳婦是個笨鴨子,做事不利索,還好心地不壞呦。

婚姻要過得去,兩個人就得好好說話,好好「吵架」,一起慢慢變老。

我很羨慕這樣一對可愛的老夫妻,他們住在江蘇的農村裡,加起來180歲了。老兩口這一輩子,活得像對小情侶,每天都會打打鬧鬧,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引起波瀾。

一天,老奶奶想出去散步,老爺爺也想跟著一起去。可是老爺爺腿腳不便,老奶奶便不同意老伴出去。

兩位古稀老人,實力演繹「打是親,罵是愛」。

打鬧了一會兒,老奶奶可能覺得玩夠了,得意洋洋地準備撤退。轉身的一剎那,臉上滿溢著幸福的笑容。

老爺爺立馬扔掉手中的棍子,不依不饒地追了出去。結果,老爺爺情急之下隨手拿起旁邊的一根小棍子,老奶奶也立馬不甘示弱地抄起掃帚。

希望等我老了,這種場景,也能在自家院里上演。

餓了,有人問你粥可溫。

累了,有人與你共棲息。

老了,有人與你如孩子般玩耍。

婚姻生活中難免存在分歧,老一輩的人,認為壞了的東西是可以修好的,但現代人的東西壞了就直接扔掉了。很多矛盾是可以通過正確的疏導方式去解決,但不是提倡大家去吵架,而是盡量不要憋著,發泄出來後,生活還是挺有意思的,豬隊友還是挺不錯的!

總之,生活不易,夫妻過招,溫柔點兒。

這幾年,我接觸了好多媽媽,和大家學習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知識。我平時不自覺地就回歸到孩子這個狀態,時刻保持一顆童心,也期待將來和我自己的小孩,一起過家家,和他一起慢慢長大。承蒙時光厚愛,有家人陪伴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過得快樂、充實。

石榴,混跡自媒體6年,愛自由,愛生活,愛小孩。尹建莉父母學堂 (yinjianlifumuxuetang)由中國最具影響力家庭教育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主持的教育交流平台。所有的家教問題,這裡都有答案!幫助千萬家長輕鬆育兒,從知道到做到!

抓住孩子關鍵期

從作業開始,培養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為什麼強調作業的重要性?

因為孩子學習的四環——學校上課、考試、課外輔導、作業,你唯一能參與的就是輔導作業了。

其他的,你就算想管,也鞭長莫及。

你的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自然他的專註力、時間管理力、狀態切換能力、自主學習力等也會非常棒。

如果你也為孩子作業頭疼,家裡每天被寫作業弄得雞飛狗跳。

如果你想抓住孩子的關鍵期,培養影響孩子一輩子的能力,讓她在學校更被老師關注,初高中時能自主學習,走入社會後也能不慌不忙。

那麼,那強烈建議你學習《小學生高效作業課:讓孩子主動學習,擺脫磨蹭拖拉》。

從現在開始,從作業入手,去幫助孩子更好更穩地走好學習這條路,和孩子一起完成你們的英雄之旅。

注意力不集中、磨蹭、坐不住

發獃、小動作、喊他洗漱要10次

同一道數學題要輔導15 次

……

親媽親爸,一秒變後媽後爸?

11節兒童高效作業課

20年實戰經驗總結

北師大博士、兒童心理教育專家親授

用心理學治標又治本解決作業問題

只要99元

一頓肯德基的價格

不打不罵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

寫作業效率蹭蹭蹭提高!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5~12歲家長必學

13~15歲家長建議參考學習

11堂視頻課,20年經驗總結

11節視頻課,已全部更新:在新東方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號子菜單「已購課程」學習課程,不限時間和次數。

以下家長都需要認真學

小學生、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家長

面對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束手無策的家長

想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家長

想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家長

想在孩子小時打好基礎、為以後人生鋪路的家長

11節兒童高效作業課

20年實戰經驗總結

北師大博士、兒童心理教育專家親授

用心理學治標又治本解決作業問題

只要99元

一頓肯德基的價格

不打不罵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

寫作業效率蹭蹭蹭提高!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教你掌握「不打不罵不吼的小學生高效作業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少一條腿,如何跑完這1000米?懂得堅持的孩子,未來該有多燃!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