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中東面孔「改變」好萊塢

中東面孔「改變」好萊塢

本報駐埃及、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李 婷

圖說:《阿拉丁》中的馬索德(上)和《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馬雷克。

上周末是北美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也是多部新片爭奪票房的熱門檔期。迪士尼根據經典動畫《阿拉丁》改編的同名真人電影儘管預告片「五毛特效」引發不小爭議,但是上映後得到觀眾認可,長周末共收穫1.13億美元票房,是迪士尼動畫改編真人電影系列當中僅次於《美女與野獸》的第二佳開畫成績。票房之外,《阿拉丁》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好萊塢終於對來自中東的阿拉伯故事和人物有了全新的詮釋方式。

從反面配角到正面主角

好萊塢歷史上,阿拉伯和穆斯林群體一直被邊緣化。已故學者傑克·沙欣曾對好萊塢製作的上千部出現阿拉伯人物角色的電影進行調研,發現只有12部電影中阿拉伯人物形象是正面積極的。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阿拉伯人在好萊塢電影中就成了恐怖分子的化身。《阿拉丁》原版動畫也充斥著對中東地區的偏見:動畫中阿拉伯人的外貌特徵越明顯,說話阿拉伯口音越重,就越有可能是反面角色或醜化對象;與之相比,主角外表更多是白人面孔,說話也是一口標準美式英文。然而隨著時代變化,如今重拍《阿拉丁》真人版也在改變這種標籤化的處理人物方式。為了確保影片能夠讓阿拉伯觀眾群體滿意,迪士尼在拍攝之前向由來自中東、南亞的專家學者組成的顧問團徵求意見。比如,女主角茉莉公主的扮演者娜奧米·斯科特是印度後裔,出現在以中東為背景的《阿拉丁》故事中有違常識,有把東方世界籠統化的錯誤傾向。為此,編導特意在影片中加入相關情節對話,解釋茉莉公主的身世。

埃及裔演員在好萊塢站住腳

《阿拉丁》原作動畫版中,重要角色都是由白人演員配音,最新這部真人版陣容幾乎全部換成有中東或南亞血統的演員。男主角梅納·馬索德生於開羅,在孩提時代移民到加拿大,這位27歲的好萊塢「新星」此前還在美劇《傑克·萊恩》中扮演角色,他也表達過對自己帶有阿拉伯血統的驕傲。今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拉米·馬雷克也是出生在埃及,據他自己所說,剛出道時「要麼被人忽視,要麼就是演一些被類型化的角色」。現在他不僅當上新科奧斯卡影帝,且片約不斷,即將在新一部007電影中擔任重要角色。

新趨勢:阿拉伯劇

除了中東裔演員在好萊塢大放異彩,歐美公司也開始深耕中東市場。美國《好萊塢報道者》27日稱,改編自埃及已故作家艾哈邁德·哈立德·塔菲克最暢銷恐怖小說的劇集《超自然》將在埃及拍攝。這是美國流媒體巨頭網飛(Netflix)首次涉足埃及電視劇,也是該公司拍攝的第3部中東原創劇集。

《超自然》製片人哈弗茲是中東最知名、最多產的製片人之一,去年還擔任開羅電影節評委。他說,「我們的目標是為觀眾奉獻一部國際水平的製作,這也是埃及和阿拉伯影視界的承諾和抱負」。

「好萊塢把目光瞄向埃及和阿拉伯國家,向這一地區進軍的步伐聲清晰可聞」——「埃及人」網站如此評論。網飛自2016年開始在阿聯酋等中東國家運營,此前已製作兩部以阿拉伯人為主角的電視劇:《約旦恐怖精靈》和《拉瓦比女子學校》。埃及媒體認為,埃及電影在阿拉伯國家和整個中東地區都擁有好口碑,雖然眼下遠不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輝煌時期數量多,但埃及電影市場生態基因猶在,一旦激活,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正因如此,美國等西方國家可以在埃及電影市場贏得豐厚的收益。網飛負責產品內容的副總裁優德·亞林表示,未來幾年將會加快中東背景的影視劇出產速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王子邱勝翊辦簽書會與粉絲同樂獲贊「個性超好」
《爵跡臨界天下》開播 張銘恩帶你闖蕩玄滄大陸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