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18個月寶寶搶救無效死亡,全因吃錯這個葯

18個月寶寶搶救無效死亡,全因吃錯這個葯

央視一部紀錄片《見證》之「葯案尋蹤」,曾講述過一個令人心痛的事件——一個18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家長錯誤的喂藥方法而白白丟了性命。

家長給孩子喂的泡騰片,是一種兒童常用藥。泡騰片本身沒什麼問題,錯就錯在家長把泡騰片直接放到了孩子嘴裡。

泡騰片有一個致命特性。

它在水中溶解的時候,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家長事先不知情,直接給孩子口服,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會立刻充滿孩子的氣道和消化道,會分分鐘導致孩子窒息。案例中的這個寶寶就是因為窒息,最終搶救無效而死亡的。

所以說,家長給服用泡騰片時,一定要先等它在水中完全溶解之後,再喝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吃藥上的問題,家長也會經常犯。

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就吃個葯嘛,誰還不會吃啊?但往往越是小事,就越容易被我們忽略。

這樣的喂藥方法很常見,

但並不對

藥品掰開、研碎喂、膠囊葯去殼喂?

胡鬧!

有些藥品如腸溶片、緩釋片和膠囊等,都需要讓藥物在身體里「走遠一點」,到達特定位置才能發揮藥效。如果事先將緩釋劑型的藥品掰開、研碎,孩子服用後藥物會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會增加藥物的毒性反應,影響藥效不說,對孩子也很危險。

至於膠囊葯,有些膠囊殼是為了蓋住藥物的難聞味道或刺激性,所以也不建議去殼喂。

一般不推薦給寶寶服用片劑和膠囊。如果沒有替代劑型,孩子又不好吞咽,要事先諮詢醫生是否能掰開、碾碎,不建議盲目操作。

用母乳、果汁、牛奶等等喂葯?

好心辦壞事!

很多家長知道不能用果汁、牛奶等給寶寶送服藥物,但會在他喝完苦藥後,來口甜味飲品安慰一下寶寶。

但實則,這兩者之間相隔不到一分鐘,和同時喂有啥區別?藥物才剛「起跑」就被追上了……

所以千萬不要這樣喂,影響藥效!影響藥效!影響藥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孩子實在受不了,家長可以他用清水漱漱口,拿個玩具轉移一下注意力都可以。

服藥次數也有講究?

必須的!

我曾經遇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家長。她問我:「我昨天晚上12點過5分給孩子喂的葯,算前一天的還是後一天的?」

其實服藥次數,例如我們常說的「一天三次」,指的是24小時內服藥三次,24÷3=8,所以是每8小時服一次葯。就像上面那個例子,家長00:05給孩子餵了葯,那8小時後再給孩子喂葯就行,不用糾結是前一天還是後一天的。

雖然話是這麼說,這樣平均間隔的服藥效果也是最好的,但無奈大多數人還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大家可以根據實際生活情況來調整服藥的時間。

再就是「飯前」或者「飯後」服藥,一般是指前後30分鐘。「飯前服藥」就是說在飯前30分鐘吃藥,「飯後服藥」就是在吃完飯後30分鐘再吃藥。

有時醫生給寶寶開了好幾種不同的葯,一定要問清楚這些藥物是否可以同時服用。

歸根結底,給寶寶喂葯或者你自己吃藥的時候,不要心急,一定要看說明書,並且謹遵醫囑!

養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這些年的行醫過程中,經歷過許多讓人遺憾、痛心的事情。我一遍遍地在心裡吶喊:「如果早知道就好了!如果早點知道,病情就不會耽誤到這種地步!」

同樣,我也理解為人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是無助的,有時會被七大姑八大姨的傳統「育兒經」擾亂;在孩子生病時是慌亂的,找不到人問,網上搜索又怕不靠譜。

所以我決定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家長掃清育兒路上的種種障礙,讓寶寶儘可能不生病。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和平台的留言、諮詢,我選取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涵蓋0-4歲寶寶常見病的家庭護理問題、日常餵養問題、生長發育問題、疫苗問題以及突髮狀況急救問題等等,終於做出了這本育兒參考紅寶書——《寶寶成長手冊》。

例如寶寶過敏了該怎麼辦?別慌,翻出紅寶書:

寥寥數字就讓你對過敏【心中有數】

只選最有用的方法讓你【從容應對】

容易忽略的點別忘了看【十月菌囑】

兒科疾病謹慎給葯參考【推薦用藥】

雖說是育兒參考書,但我希望讀起來是輕鬆的,有趣的。所以這本書沒有艱難晦澀的語言,沒有廢話,拒絕枯燥。

同時我也絕不會丟掉專業性。這本書中所有的知識點都經過了嚴格循證才敢讓大家參考。

作為一名醫生,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花了許多心血編寫這本書,就是希望更多的家長都能變成「寶寶的私人醫生」。讓寶寶儘可能不生病,生病時都能儘早判斷、儘早干預。

做父母不需要考試,但我們不能忘記學習。學習讓孩子少生病,讓孩子健康地長大。

原價99.9元

現在只要56.6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月呵護 的精彩文章:

生二胎的人都圓滿了?最受歡迎的讓人意外,最嫌棄的卻很多人贊同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