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紅米K20發布看雷軍雙品牌戰略實施

從紅米K20發布看雷軍雙品牌戰略實施

5月28日,紅米K20、K20 Pro在北京正式發布。

「真香」的紅米K20系列

就在小米身陷小米9「缺貨」、以及一季度銷量數據「羅生門」等不利輿論環境的時候,紅米K20發布了。不出意外的話,紅米K20將成為本季小米手機的 「最強打手」。

K20 Pro配置參數一經公布,即在消費者群體中引發一片「真香」呼聲:安兔兔常溫跑分高達388803的驍龍855旗艦處理器,配合後置IMX586 4800萬廣角鏡頭 800萬長焦鏡頭 1300萬超廣角鏡頭三攝,以長焦和廣角的最佳組合,讓拍照、視頻成為最高享受;解析度2340×1080的6.39英寸AMOLED顯示屏,加上僅有3.8mm的下邊框,讓屏佔比達到了真旗艦級別的91.9%;硬體級別的DC調光,其調光演算法是在IC驅動中集成,也沒有市面上某些軟體DC調光手機那樣的色彩斷層問題。

在遊戲體驗方面,K20 Pro採用的Game Turbo 2.0加速技術,配合雙面立體散熱結構,能有效提升遊戲體驗。高達180Hz報點率的觸控屏,讓遊戲相應速度快至71.25秒。另外,K20 Pro搭載的7代屏幕指紋、NFC功能、4000mAh超大電池,都讓消費者極為受用。

更讓消費者受用的,是K20 Pro全系不超3000元的定價。

雖然K20 Pro很強,但普通K20也不差。很多在K20 Pro上使用的技術,K20上也有使用。普通K20與旗艦版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將處理器換成了驍龍710,主鏡頭換為IMX 582。

K20系列推出的時機,可說是恰到好處,它不但能讓小米9擺脫當前的尷尬境地,還能打擊競爭對手主流機型。

在此前剛剛面世的一加7,雖然在前期宣傳中被捧為「真正的高端旗艦」,但發售後卻受到許多用戶的吐槽。其「鏡頭進灰」、「屏幕漏液」、「攝像頭歪」等各種品控問題,直接令品牌口碑受損。小米K20系列的發布,將對一加7形成「碾壓」;而榮耀V20,也將感受到來自K20系列的競爭壓力。K20系列在處理器、攝像鏡頭組合、遊戲優化、沉浸式體驗等各方面的指標,與榮耀V20相比,不但毫不遜色,而且在某些方面還略勝一籌。例如從屏幕來看,K20的AMOLED屏,比榮耀V20的LCD天馬打孔屏,要更加輕薄、靚麗。

K20之後,獨立的紅米將會成為小米內部真正的對外「戰力」。

性價比之外,紅米K20的市場價值

在K20發布會的前一天,雷軍在微博上宣布,今年1月10發布的紅米Note 7,僅僅四個月內全球銷量就已經突破了1000萬台。為此,小米多位高管專門聚會慶祝。

Note 7,是今年初Redmi品牌獨立運營後拿出的第一款產品,盧偉冰對此極為重視。在首款機型進入市場後,又接連推出升級版的Note 7 Pro,並對處理器、相機方面進行了升級。

作為Redmi品牌獨立運營的首秀主角,Note 7不但要面對市場上懷疑的聲音,還要與魅族等友商針對性推出的對標產品進行競爭,其成敗牽動著小米整體的走向。

如今129天破千萬的銷量,說明雷軍讓Redmi獨立運營,形成雙品牌戰略的決策是正確的。

在Note 7之後,市場的目光有聚焦到了小米最新的K20系列上。看其能否在保證高配置、高性能的同時,還能否延續紅米系列性價比上的優勢。

目前市場上不少品牌都推出了以驍龍855處理器為賣點的機型,他們起步價多在2500到3000元間。而紅米的K20 Pro,卻是第一款將起步價定在2500元以下的「真旗艦」。

K20不但在性價比上具備優勢,而且在遊戲加速、散熱、拍照等多方面都處於領先水平。而且K20強悍的性能,配合其有策略的定價區間,給其未來的利潤留下了空間,有利於紅米在未來擺脫低價標籤。這對紅米未來發展極為有利。

性價比之外,K20出現的價值還在於——它再次向市場證明了小米在性價比上的戰鬥力。同時,紅米系列手機的熱銷也讓投資人看到了雷軍在戰略調整上的進步,有利於提振投資人信心。當然,也有利於提振小米股價。

總體來看,從Note 7銷量破千萬,到K20系列的強勢出擊,雷軍年初確立的雙品牌戰略,終於開始顯現其價值了。

小米要擺脫當前困境,還需要加倍努力

小米今年的目標,無疑是擺脫去年以來中國市場出貨量下滑、股價不理想的困境。雖然紅米的表現還不錯,但對小米而言,僅僅紅米表現不錯是不行的。紅米、小米都還需要加倍努力。

K20是紅米以「真旗艦」定位進行突破的第一次嘗試。雖然市場目前的反響很不錯,但從實力上來說,紅米K20系列手機和真旗艦還有不少差距。這個差距不在硬體配置,而在於品牌認知和產品的細節。

5月21日,紅米負責人盧偉冰在微博上提問:今天的#真旗艦#是不是應該標配AMOLED屏幕和FOD屏下指紋?或許從他的角度來看,憑藉這些硬體技術上的提升,K20就能夠輕鬆擊敗對手,是真正的 「真旗艦」。

然而璽哥想說的是,「真旗艦」並非單憑硬體指標就能成就的,它需要品牌有較高的認同感,產品在技術創新、細節上有過人之處。而且,這是一個長期持續的認知過程,單憑一款產品並不足以形成這樣的認知。

我們以榮耀品牌為例:其品牌定位包括年輕化、潮玩、黑科技(依託華為的雄厚研發實力)、勇敢做自己等等。這些品牌認知加上其十分給力的產品,才讓人們對其真旗艦有了內心認同感。

反觀紅米,儘管在硬體配置上不斷有所突破,在性價比上也對其他廠商產生極大的衝擊。

但實話說,紅米「真旗艦」的叫法,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認可,起碼璽哥並不覺得紅米K20 Pro是一款真旗艦。

K20目前在消費者中的品牌認知,距離真旗艦仍然有不少差距。

當前,小米仍然還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紅米和小米品牌和產品之間的區隔問題。

在年初確立的雙品牌戰略中,雷軍賦予小米品牌的使命,是向高端市場推進。目前來看,小米在高端市場進展不明顯。小米必須拿出在技術、使用體驗上都有真正創新突破意義的產品,並在價格上拉開距離,才能讓小米雙品牌戰略真正站住腳。比如備受期待的小米10、和小米MIX4。如果這2款產品能夠有所突破,小米的雙品牌戰略將會走得更穩。

總得來說,打好紅米這張牌,將有利於小米擺脫國內困境,也有利於提振投資人信心。

紅米,已成為雷軍雙品牌戰略最重要的支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璽 的精彩文章:

星巴克中國組織架構調整,要向瑞幸咖啡學習?

TAG:何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