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歸」博士穿上「孔雀藍」:我的夢想在軍營

「海歸」博士穿上「孔雀藍」:我的夢想在軍營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2016年初,得知軍隊招聘文職人員的消息時,已是張文立在美國求學的第7個年頭。當時他正在美國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攻讀博士後,並且已經收到耶魯大學實驗崗位的任職邀請。「一看到空軍軍醫大學的招聘公告,我就特別激動,覺得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研究方向都吻合,最重要的還是一所軍校。」張文立內心深處從軍報國的夢想一下子被喚醒。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前不久,結束全軍統一組織的崗前培訓歸隊後,空軍軍醫大學文職人員張文立,顧不上回家休整,便馬不停蹄來到實驗室,投入到具備高發光稀土納米材料的科研攻關中。

2016年初,得知軍隊招聘文職人員的消息時,已是張文立在美國求學的第7個年頭。當時他正在美國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攻讀博士後,並且已經收到耶魯大學實驗崗位的任職邀請。「一看到空軍軍醫大學的招聘公告,我就特別激動,覺得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研究方向都吻合,最重要的還是一所軍校。」張文立內心深處從軍報國的夢想一下子被喚醒。

此時,張文立的愛人在美國一所大學剛剛開始研究生的學習,他們3歲的女兒正在國內讀幼兒園。「我在考慮個人事業的同時,還必須要考慮整個家庭。」張文立說。

是走是留,一時間張文立陷入兩難。愛人的一番話徹底打消了他的顧慮:能夠實現夢想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生活上的安逸富足並不是最重要的。

在與空軍軍醫大學取得聯繫後,他婉拒了耶魯大學的工作機會,愛人則捨棄了研究生學業。2016年5月,張文立博士後學習結束後,一家三口踏上了歸國旅途,來到位於古都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

「剛一來,就感受到系領導和同事們的熱情,以及單位對人才的高度重視。」張文立說。為了支持他的科研工作,系裡專門調整出一間實驗室,時任教研室主任盧虹冰更是從自己的科研經費中給他分撥了啟動經費。

整個盛夏,張文立頂著高溫,不知疲憊地奔波在實驗室裝修,以及混液器、高速離心機等基礎設備和相關藥品的採購上。僅僅一個月,他的納米材料製備實驗室改造完成。就在他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的時候,因軍隊調整改革,文職人員招聘工作暫停的消息傳來,何時恢復招考不得而知。

「我選擇繼續留下。」系領導找他談話時,他堅定地表態,併當場簽訂了臨時聘用合同。同學朋友得知消息後表示不解,認為名校「海歸」博士當臨時聘用人員,有點太「屈才」了,並熱情地為他引薦新工作,但都被他一一謝絕,他說:「我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軍營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不能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

從此,他一頭扎進實驗室,開始納米材料在癌症治療與在體分子成像方面應用這一新科研方向的攻關。他的第一個挑戰,來自當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為了幫他克服「水土不服」,科室專門指定科研骨幹結對幫帶,經過30多輪的討論修改,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

隨後,更艱巨的任務落在了張文立肩上,他要參與科技部的重點研發專項申請。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作為團隊中最年輕的課題負責人,他絲毫不敢懈怠,跑了數十次圖書館、看了上百篇文獻、查閱了上千個專業術語,和團隊成員一遍遍推敲,「經常討論到凌晨一兩點,無論誰遇到困難,整個團隊集智攻關,以最快的速度幫助解決問題」。最終,這個平均年齡只有34歲的年輕團隊,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憑藉這種不怕苦、不服輸的勁頭,近年來他還發表了2篇8分以上的高質量SCI論文。他說學校肯為年輕人搭檯子、遞梯子、壓擔子,才讓他在一次次科研攻關中快速適應角色、提升能力。

去年7月,軍隊文職人員考試報名系統開通時,張文立正在出差途中。下飛機後看到同事發來的信息,等不及到達酒店,「就在機場大廳找了個地方趕緊上網報名,生怕再次錯過」,張文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如今,穿上嶄新的「孔雀藍」,張文立有種特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儘快將自己所學投入軍事醫學研究,解決部隊最急需、官兵最迫切的實際問題」。

利用納米探針技術實現戰創傷快速檢測,是張文立瞄準的第一個目標靶,他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戰鬥姿態投入新一輪科研攻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王明利:熟記上千組維修數據,練就聽音識障絕活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