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他們放棄優厚待遇,只為圓夢「孔雀藍」

他們放棄優厚待遇,只為圓夢「孔雀藍」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5月8日,陸軍軍醫大學邊防衛勤訓練大隊禮堂不時傳出熱烈的掌聲,10名新訓文職人員代表逐一走上講台,講述自己走進文職方陣的親身經歷。「典型就在身邊,感動常伴心間」,和台下聽眾一樣,筆者被其中3名文職人員放棄優厚待遇、投身文職崗位的事迹深深打動。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5月8日,陸軍軍醫大學邊防衛勤訓練大隊禮堂不時傳出熱烈的掌聲,10名新訓文職人員代表逐一走上講台,講述自己走進文職方陣的親身經歷。「典型就在身邊,感動常伴心間」,和台下聽眾一樣,筆者被其中3名文職人員放棄優厚待遇、投身文職崗位的事迹深深打動。

幾代行醫,關閉診所進軍營

來自成都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的趙亮,祖輩六代行醫,留下已經泛黃的珍貴藥方30餘張,其父親擅長婦科、內科疾病的治療,是四川省茂縣有名的老中醫。

趙亮告訴筆者,自己的軍旅夢萌生於2008年。他的家鄉茂縣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地震發生後,正在成都中醫藥大學上學的他,往家裡打了兩天兩夜的電話都沒打通。就在絕望的時候,父親的電話來了,說鄉親們排隊用部隊衛星電話給家人報平安,每人只能說一分鐘,父親只說:「是解放軍救了我們全家,有他們在,你就放心吧。」

趙亮說,汶川大地震中犧牲的羌族機長邱光華也是茂縣人。在即將停飛、本人不在救災人員名單的情況下,邱光華主動請纓,一次次飛行,打通了通往災區的「生命通道」,卻在執行運送醫務人員的任務中不幸墜機犧牲。得知這個消息,趙亮流著淚許下誓言:「這輩子,也要做邱機長那樣的羌族好男兒!」

2011年大學畢業,趙亮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誓言,一邊是每月1萬多元的工資,一邊是只有3000多元的工資,是留校享受優厚待遇,還是幫助汶川大地震傷殘者康復治療?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印象最深的是卧龍特別行政區的一位年輕姑娘」,趙亮回憶,她在地震中被落石砸傷,當時保守治療複發脊髓炎,導致四肢截肢。趙亮接診時,她已放棄求生慾望,不配合安裝假肢。趙亮給她講保爾·柯察金、海倫·凱勒、張海迪的故事,一遍遍開導她,幫她安裝假肢,做康復治療。禍不單行,後來女孩因假肢磨損,殘肢末端又長了纖維瘤,疼痛難忍,趙亮鼓勵她不要放棄。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女孩終於學會了人生的第二次行走。從醫3年,趙亮先後為5000餘名患者做康復治療,收到8面錦旗、30餘封表揚信。

2018年4月,趙亮在都江堰投資的康復理療診所開業,平均每月收入4萬多元。7月,得知軍隊招聘文職人員的消息後,他毅然關閉了診所,他說:「比起金錢,從汶川大地震那時起就根植在我心中的軍旅夢更重要。我想成為文職一員,為國防事業盡職盡責。」

從中職到初職,「逆選擇」在所不惜

朱昱蓉考取文職人員前是福建省一名獄警、一級警司,2016年9月取得主管護師資格證,按理說2021年就有資格考取副主任護師的高級職稱。可朱昱蓉考取的文職只有護士崗位,這意味著要回到初職的起點,意味著每年十幾萬的收入要減半,意味著2008年從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本科畢業後10年的奮鬥幾乎付諸東流。但她直言:「我不後悔這樣的選擇,因為軍旅夢早已根植在我血脈深處。」

朱昱蓉的爺爺奶奶早年就參加新四軍,新中國成立後,從江蘇南下到福建三明,在郵電局干到一級機要員離休。她說,爺爺奶奶很少講自己參加革命的經歷,只是經常教育子孫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軍人就沒有中國的解放和安定。如果祖國召喚,我們還是一名老兵。」

因為心中的軍人情結,高考時朱昱蓉便報考了軍校。落榜後,她傷心了好一陣。2013年,已經在福鼎市醫院穩定工作的她,決定報考監獄警察崗位。她覺得警察和軍人職業相近,也算是一種彌補。2016年,上級派朱昱蓉進修放射專業,她堅決服從命令,給女兒斷奶,克服了設備簡陋、人手緊缺等困難,平均每年完成拍片量近6000人次,查出心肺問題200餘個,受到單位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2018年,朱昱蓉看到軍隊招收文職人員的消息後,覺得遙不可及的軍旅夢又變得觸手可及了。因為要放棄公務員身份待遇,她滿懷忐忑地對丈夫提出了想法。沒想到丈夫告訴她:「我知道你心裡一直有這個夢想,不要考慮太多,我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朱昱蓉培訓期間,4歲女兒不慎摔倒鎖骨骨折,醫生建議先穿醫用束縛衣保守治療,如果恢復不好再做手術。從來沒離開女兒這麼久的朱昱蓉流下了歉疚的眼淚,想立刻請假回家,丈夫卻對她說:「培訓對你來說很重要,你要走好軍旅第一步。家裡有我,如果真要做手術,你再考慮請假。」

放棄讀研,軍營就是我的家

1995年出生的李詩慧,畢業於佳木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並考取了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去年7月,她收拾行裝,準備先看看雲南風光,再去學校報到。就在這時,她看到了軍隊招考文職人員的消息,一邊是寒窗苦讀考上的研究生,一邊是從小心心念念的軍旅夢,李詩慧幾乎沒猶豫,便做出了選擇。

李詩慧說,在她很小的時候,總喜歡摸著爺爺頭頂一圈沒有頭髮的地方笑話他。爺爺總是說:「爺爺是有兩條命的人,這一圈沒頭髮的地方,是勇敢的標誌。」那時她聽不懂爺爺的話,後來漸漸長大了,她聽奶奶講,爺爺曾經參加過淮海戰役,在一次遭遇戰中,為了營救中彈的戰友,爺爺頭頂被炮彈碎片炸傷。幸運的是,只是頭頂被碎片削掉了一塊皮肉。

從那之後,李詩慧再也不調侃爺爺,而是肅然起敬。爺爺從不講他參加戰鬥的故事,他總是說,比起犧牲的戰友,所有的一切都不值一提。可李詩慧慢慢感受到爺爺身上經過戰火洗禮鍛造出來的堅毅與剛強,這讓立志成為軍人的種子,在後輩們心中紮根、成長。李詩慧家中先後共有6人當兵,2012年爺爺去世前還一再囑咐,服現役的3名兒孫不要請假回來……

4月,李詩慧到地處邊疆的陸軍軍醫大學邊防衛勤訓練大隊參加新聘文職人員集訓。她體力較弱,上學時長跑從來沒及格過。剛開始3000米怎麼都堅持不下來,但她想起爺爺的鼓勵,就每天堅持到操場跑步,從堅持不下來到跑完全程,又到考核及格,李詩慧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她高興地說:「我會用我的青春和熱血,點燃我的從軍報國夢想,延續爺爺的英雄血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報激勵青年官兵:保持本領恐慌,做學習型軍人
「邊海衛士-2019」賽場:那些不一樣的精彩與感動!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