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分析機構:iPhone銷量繼續下滑,華為搶佔蘋果中國市場份額

分析機構:iPhone銷量繼續下滑,華為搶佔蘋果中國市場份額

5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分析機構摩根大通(JP Morgan)送出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iPhone的銷量還會繼續下滑,而華為將會搶佔蘋果在中國更多的市場份額。

這份報告是摩根大通走訪了上游產業鏈後匯總而來的,其認為雖然華為在一些關鍵零部件的備貨,遠超外界的預期,至少可以撐到半年以上,更長甚至可以達到1年,所以這對於今年他們智能手機出貨量影響並不會很大。

iPhone今年出貨量低於2億台

根據Gartner最新研究顯示,今年3月當季,蘋果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降至11.9%,而2018年第一季度為14.1%,銷量則從5410萬台下跌至約4460萬台。同時,三星份額從20.5%降至19.2%,但仍位居第一;華為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從10.5%上升至15.7%,反超蘋果,位居第二,銷量為5840萬台。OPPO和vivo份額分別從7.3%和6.1%升至7.9%和7.3%。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在這份報告中也羅列了華為和蘋果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情況,蘋果今年的出貨量預計在1.8億台左右,而是近五年來最差的成績,而從2015年開始,iPhone的年出貨量都在2億台以上。

至於華為,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會在2.2億台左右,由於受到了外界的一定影響,所以出貨量必然會受到一些衝擊,不過相比去年來說,增長幅度還是可以的(2018年出貨量2.06億台)。

蘋果中國市場前景堪憂

今年iPhone全球出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中國市場不給力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這份分析報告中指出,預計iPhone今年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2780萬台,遠遠低於2018年的3630萬台,只有2015年5840萬台的一半。

作為對比,今年華為手機(包含榮耀)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預計增長至1.101億台,同比增長500萬台,而iPhone丟失的市場份額都被華為搶佔,因為越來越多的用戶會主動選擇華為,而不是蘋果的iPhone。

任正非:反對任何報復蘋果公司的行為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任正非曾明確表示,他反對任何針對美國競爭對手的舉動。在他看來,「蘋果公司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它是我的老師。作為一名學生,我為什麼要反對我的老師呢?絕對不會的。」

此外,任正非還承認,美國的出口限制將削弱華為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兩年領先優勢,但他補充稱,華為要麼將增加晶元供應,要麼尋找替代方案,以保持其在智能手機和5G領域的領先地位(華為在標準的專利方面應該是提供了16000多個5G標準體驗,換成A4紙將近10米高。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名,佔比達到20%。美國的所有企業的5G核心專利的佔比不到15%。)。

至於5G手機上,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麒麟980 巴龍5000 5G基帶基本完成了商用測試,可以做到大規模出貨,這要比競爭對手,特別是蘋果更有優勢。

富士康罕見公告暗示蘋果訂單變動

事實上,分析機構根本就不存在唱衰iPhone的可能性,因為這件事正在真切的發生。本周,富士康罕見發布了一份公告,稱由於市場的發展,「一家客戶」的訂單可能會發生變化。雖然,公告中沒有明確指出這家大客戶的名字,但是業內消息人士表示,指的是美國蘋果公司。

業內分析人士,不管蘋果目前是怎麼打算的,iPhone全球出貨量降低帶來的影響已經顯現,其供應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比如博通(為iPhone提供WLAN、BT、FM、GPS等晶元)、英特爾(基帶供應)的都紛紛調低了自己的營收,當然諸如NFC、DRAM、NAND、電源管理晶元(PMIC)等這些核心的元器件供應商,也隨著iPhone削減訂單,而紛紛降低產能和盈利目標。

蘋果的前高管們普遍認為,蘋果在中國市場還需要進行更激進的改變,要摒棄之前一款產品適應全球所有市場的模式,要把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和軟體與其他地區的產品區分開來。比如針對這個市場的iPhone,應該讓中國的團隊來主導,而不是堅持「加州設計中國組裝」。讓中國團隊來主導針對中國市場的iPhone設計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他們更懂這裡用戶的需求,同時還有一些軟體上的使用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分析獅 的精彩文章:

雷軍宣布紅米Redmi五大使命:向一切不合理的溢價宣戰

TAG:矽谷分析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