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BBC紀錄片真相:每天60分鐘跑步,卻比不上一周2分鐘鍛煉?

BBC紀錄片真相:每天60分鐘跑步,卻比不上一周2分鐘鍛煉?

人人都想要有個好身材,也天天嚷著說要減肥減肥,但就是難以邁入健身房那一步。

畢竟在這個大熱天里,要在健身房大汗淋漓幾個小時,這種滋味還真是難以忍住。

不過試想一下,要是堅持每天在健身房擼鐵,是否真的就能減肥,增肌,練出八塊腹肌身材呢?

BBC調查:鍛煉的真相!徹底顛覆了我們的「常識」

近日英國BBC就推出一部紀錄片,也讓在健身圈引起不小的轟動,其名字也簡言意駭------鍛煉的真相。

這部紀錄片顛覆了很多人對運動的常識,主持人Mike也通過親自參與運動實驗方式,揭示了健身過程中我們存在哪些遇到的問題。

第一,長時間低強度的運動,消耗人體多少熱量?

帶著疑惑,Mike便開始他的第一個實驗,帶著阻氧面罩進行1個小時的慢跑,時速在10公里左右,雖然強度不是很大,但全程下來還是讓他感覺身勞疲憊。

但在通過檢測發現,Mike在一小時慢跑中熱量消耗960大卡,而隨後他喝了一杯咖啡、一根香蕉、一塊鬆餅來補充能量,三種食物總熱量高達880大卡,要想消耗起碼還得跑55分鐘。

在研究表明,運動後絕大多數人都會更加傾向於更多食物。

因此,像慢跑、快走等這類低強度有氧運動,並未我們想像那麼有效,很多人會不由之主認為自己鍛煉很有成效,每周鍛煉1小時-2小時,但等他們再重新稱重,卻發現體重還是老樣子。

第二,長時間低強度運動,是否就沒有意義呢?

主持人Mike進行第二個實驗,他吃了一頓英試傳統早餐,這份早餐雖說分量少,但熱量蠻高,其脂肪含量已經相當於普通人一天脂肪攝入量。

而Mike在吃完早餐後4個小時內,進行抽血化驗。

化驗結果顯示:這頓早餐直接讓血液中脂肪含量增加一倍,且這種脂肪容易形成血管脂肪壁,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

Mike隨後再進行磁共振掃描,發現自己雖然體型不胖,但內臟脂肪還是蠻多。若內臟脂肪過多,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啥的也自然而然「登門拜訪」。

隨後他又進行另外一組測試,他在吃早餐前進行了90分鐘給的「散步」,再進行血液化驗。

其結果發現:自己前一晚90分鐘的散步,讓第二天飽食一頓早餐後血液脂肪含量比第一次減少了1/3。

隨後醫生解釋,由於這類低強度持續長的運動,可以激活一種酶的基因----脂蛋白脂肪酶,在消耗脂肪的同時阻止攝入脂肪進入血液,從而有效降低血脂。

第三,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更有效

每個人無法每天進行90分鐘散步,還有什麼方式能在更短時間達到這種效果呢?

Mike再進行第三場實驗,用自己極限速度騎單車20秒,隨後短暫休息後繼續,每次3組,每周進行3次訓練。

通過實驗數據顯示,這樣鍛煉方式其帶來的效果,等於每周在健身房鍛煉2-3個小時。

醫生也解釋:這種鍛煉方式主要能夠有效分解肌肉的糖原儲備,讓肌肉向血液發出信號,大腦接收到需要更多的糖的信號,從血液中取走糖分。

而更重要一點,散步或慢跑能夠調動20%-30%的肌肉組織,而高強度運動能夠調動70%-80%,啟動了大量的協調機制。

通過此紀錄片,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不運動的人看起來不胖,但內臟脂肪含量也不可忽視

健康減脂需要我們在做無氧運動,提高我們人體整體代謝能力之外,還需搭配有氧運動提高整體消耗。

要向真正達到減肥目的,最重要是你需要保持一個積極生活的態度,提高平日日常生活活動量,減少久坐時間。

其次才需要到健身房健身,自然而然會在不知不覺提高消耗量,從而有效達到瘦身減脂的效果。

減肥,並不是我們健身的最終目標,回歸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身千年不變的本質。

(以上圖片,圖源紀錄片----《健身的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月經不調和乳腺癌有沒有關係?醫學證實:除了遺傳,這些也要警惕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