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從小城走出去的年輕人:不應猶豫,更不必恐懼

從小城走出去的年輕人:不應猶豫,更不必恐懼

不忘留學初心

文|景天

我生長在河南省南部的一個小城,略顯土氣的城市名字似乎一直徘徊在光彩照人的現代生活圈外,因此從這裡走出去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對自己的家鄉避而不談。但我清楚,即便融入了新的城市生活,他們內心深處仍然有一塊柔軟的地方永遠留在了那裡。同樣,作為一名留學生,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著相似卻又不完全相同的體驗。曾經的中國留學生們總是有些不自信,很多人認為我們堅守的傳統在西方潮流中顯得有些異類和突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開始因祖國而自豪和驕傲。在對那片古老土地的脈搏和熱度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後,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已經與她融為一體。

在豫南小城度過了大多數童年時光的我,最初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在另一片土地上感受到另一種濕潤而料峭的初春。英國的雨季貫穿全年,漫長而惱人,但在難得放晴的日子裡,這裡的天會呈現出一種深藍色,這種幕布一般的深藍,把白雲襯托出一種油畫特有的立體感,也難怪每當放晴的時候公園裡總會有風笛和提琴的音色在回蕩。聆聽到音符在空氣中飄散時,我的思緒也不由得被帶回家鄉。和戈壁灘相比,這裡缺了些蒼涼和浩瀚,承載不了胡琴和羌笛的大夢;與江浙水鄉相比,這裡又缺了些溫馨精緻,想來也是不適合吳儂小曲的。這多少讓人有些遺憾。但和家鄉一樣,這藍天白雲下也孕育著許多不知名的花草,別有一番風味。

如果說白天的忙碌是充滿新意和挑戰的,那麼獨自在異國的夜晚往往是難熬的。當一個人把自己從熟悉的環境中剝離出來,面對不同語言和文化帶來的陌生感,以及內心深處充斥的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夜深人靜的時候,種種滋味就會湧上心頭。據我了解,這也是目前留學生群體中最為廣泛的焦慮和擔憂。人作為一個孤獨的個體處於未知的環境中,難免恐懼。但換一個角度思考,也正是與熟識的安逸環境剝離開來,才創造了和更加純粹的自己對話的機會。正因為此,我往往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思考自己選擇留學的初衷是什麼。

對我來說,選擇走出家鄉的初心,來自於一種更加廣闊的牽掛,一種並不局限於自我的、由衷的愛願。我的父母和祖輩都是曾經的大學生,在我眼裡他們遠比我優秀,他們身上有著上一代人上特有的堅持和隱忍。這些品質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多多少少是有所缺失的,因為我們成長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中,先輩為我們提供了優渥的條件,大多數人不用為了衣食溫飽擔憂,也不用付出太多就可以得到一些讓人愉悅的小小滿足。可這種條件究竟有多少是我們憑藉自身的努力獲得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我看來,父輩們本應享有更多,但因為當時年代的局限,他們並沒有機會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我的母親在內陸地區長大,對大海有著特別的嚮往,但她第一次見到大海,卻是和4歲的我一起。父親一直想去國外看看,卻也是在我留學後才第一次有機會踏上異國的土地。即使在同齡人中,也有許多優秀的人本應獲得更好的資源和機會,卻因為環境的局限錯失了這些。對此,我心中潛藏著巨大的不安,從而倍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想,也許人生來就是要與這種局限周旋和較量的,無論是精神、肉體,還是客觀環境的壓力,本就難尋盡善盡美之事。人類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但終究避免不了自我博弈的消耗。我們也可以通過日益發展的技術延長自己的壽命,但也難逃最終的歸宿。

可環境呢,我想這是迥然不同的。一代人總是在努力為下一代人創造更好的環境,即使可能為之付出一生,也鮮有怨言。這種在我們民族血液里流淌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必然牽繫著更為博大的愛願,這讓我每每想起便忍不住心潮澎湃。正是這些看似微小的愛願,支撐了我們整個民族的夢想。也正是這些愛願的集中,讓我們的國家日益富強,讓越來越多的學子有了先輩們曾經夢寐以求的留學機會。

那麼,作為這些愛願的受益者,我們又能做些什麼?換言之,如果人間是一場由無數悲喜小品構成的盛大戲劇。留學生這個或許擁有著些許不同經歷的群體,究竟應該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而當我們個人的小劇場落幕時,又應作出怎樣的告白。我想這是每一個留學生都應當思考的問題。

我們曾經走過廣袤的土地,遇到過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有機會進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了解到世界的多彩。當和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後,我愈發深刻地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悲喜是相通的,美好的事物往往會帶給人相同的感動。在體驗過這種感動之後,我相信我們的責任是將這種感動帶給更多的人。

因此,留學生這個群體理應有著比其他人更多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可當人們問起留學初衷時,大多數人的回答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誠然,就業形式的嚴峻,社會環境的迅速變化,種種現實的壓力正在逐步過渡到我們的肩上,在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中,很多人將利益的考量置於自己的一切行動之前。尋求更好的個人發展,無論何時都無可厚非,但我們應當明白,留學經歷給了我們用有限生命去嘗試獲取無限同理心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獲得,比任何物質上的擁有都更能得到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是難以表述的,恰如初春新降的一場薄霧,混雜著街上的煙火氣鑽進你的身體,在四肢百骸瀰漫開來。朦朧的感受說不清也道不明,但是你清楚這是一種美好。而且用筆記不下來,向別人講不清楚,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明白。這種感受甚至是難以復刻的,只有時常回味才能喚起其全部意蘊和情感。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

我時常在想,先輩們已經走遠了,但他們為我們留下的一些東西並沒有隨之消逝,那閃耀的情感和心緒依舊存在,只是換了種形式,人間的愛願從未減損。曾有一天我走在海灘上,看到順著海浪的邊際向遠方延伸出一串串腳印。不禁思考這些腳印的主人是怎樣的人,他們在這裡做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顯然,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或許很快這些腳印就會被海浪捲走,可他們走過這片海灘時留下的一切故事都還存在。追逐著他們腳步的我們,或許在未來也會成為別人筆下的故事。

留學之路並不簡單,選擇了這條路的我們,都面對著各自的壓力和困難。但我們不應猶豫,更不必恐懼,因為我們不是在獨行,我們有許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與諸君共勉。(作者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發現愚公之「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