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俠世界中最懷念的還是金庸,可那些武俠魔幻網路文學卻漸行漸遠

武俠世界中最懷念的還是金庸,可那些武俠魔幻網路文學卻漸行漸遠

從「武」字的字形上來看,是將武器「戈」舉起來,象徵著停止戰爭,恢復和平;而「俠」字拆開看為夾人,引申為靠自身的力量幫助別人的人。

在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大俠郭靖說出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當是對「武與俠結合」的最好詮釋。根據史料記載,俠士在春秋時期由「士」這個階級劃分而來,也就是所謂的「文者為儒,武者為俠」。

當時,周王室日益衰敗,地方諸侯並起,造成了「士」這個階層的自由流動,形成了公卿養士,遊俠遍布的局面。遊俠本身就具有較高的技擊水平,又秉承著墨家捨己為人,急人所難的主張,就構成了眾人皆知的俠義精神。

歷史學家司馬遷也在《史記·遊俠列傳》中盛讚他們「言必信,行必果,己諾必成,不愛其軀,見義勇為,不居功自傲,不持強凌弱」的人格魅力。但是武俠畢竟代表著對社會不平等的暴力反抗,在一個制度法律健全的社會是不可能培養出來武俠精神的。

三大武俠流派

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說中提到的那些武俠門派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其中有一些到現在還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主幹。今天就來聊一下那些響噹噹的名門正派!

少林、武當、峨眉並稱為中華武術的三大流派。

1.少林

其中少林派是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中最多的武術門派,武功套路高達七百種以上,以出於中嶽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多種典籍記載,少林武功傳自北魏時期的達摩祖師,主要以易筋和少林七十二絕技著名。後來,少林武術逐漸成為整個外家功夫的集大成者。

2.武當

除了「外家少林」,中國武術還有「內家武當」的說法。據明末清初黃宗羲記載,武當派為宋人張三丰所創,強調內功修鍊,講究以靜制動。據粗略統計,流傳至今的武當派的拳路有太極、無極等60多種。

3.峨眉

峨眉派是從明代開始在西南一帶獨佔鰲頭的武術流派,最初由一名女子所創,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並用,攻防講究,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姿勢優美而威力十足。峨眉派的招數大部分具有濃厚的女性色彩,比如峨眉派的著名兵器峨眉刺,也稱玉女簪,其拳法被稱作玉女拳,還包括各種各樣的暗器,走的都是清靈小巧的路子。

不一樣的武俠小說

近幾十年來,以梁羽生、金庸、古龍為代表的武俠小說,將中國武術的普及和傳播提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然而,武俠小說也是有經歷,有變遷的。

中國的武俠小說有上千年的歷史,一般公認唐朝的幾篇傳奇,比如《紅線傳》、《崑崙奴》等都是最早的武俠小說。隨後武俠小說經歷了從傳統舊派到港台新派,再到當代武俠魔幻網路文學的演變過程。

舊派武俠小說多以眾多俠客為人物,比如明清時期的《水滸傳》、《三俠五義》等,一般只注重俠客的外部行為,所謂的建功立業、除暴安良,而對俠客的內心世界是缺乏關注的。而民國年間《江湖奇俠傳》、《蜀山劍俠傳》等武俠小說則是創造了以「事」為中心的故事結構。

到上世紀中後期,從金庸開始,古龍後繼,俠客的心靈啟悟跟人生感受成為了作家最感興趣的內容,使武俠小說更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感染力。而現在以網路遊戲改編的眾多武俠玄幻小說想像更加天馬行空,不拘一格,讓武俠這種文學形式的發展進入到了不可預測的神秘領域。

對於刀掌門個人而言,最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肯定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到目前為止,各大影視公司還在不停地翻拍各種金庸劇,而金庸小說特別注重懸疑的設置,架構十分巧妙。

比如《天龍八部》喬峰的身世、《俠客行》主人公「小乞丐」的身世、《笑傲江湖》令狐沖的頻遭誤會與變故,這些懸念都能緊緊圍繞著主人公的成長命運展開,在逐漸發現真想的過程中,觀眾也隨之獲得相應的心靈感悟。故事矛盾的展開,是伴隨著一個懸念的層層揭開來進行的。

順便扒一扒時下熱炒的武俠魔幻IP文學,作者落筆時是不是有點太懸乎了呢?完全就不考慮歷史的局限,也打破了物理定律和思維的慣性,什麼都不管,把武俠、言情、科幻來個大雜燴,能夠想到的元素都把他揉一塊,再藉助電腦動畫和魔術般的創作,最後通過高清技術呈現出來的飽和顏色展現給廣大觀眾。但是一部幾十集的劇情下來它究竟講了什麼呢?似乎大家都是看完以後就迅速的遺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下刀掌門 的精彩文章:

他是霍去病的弟弟,權傾一時,政治鬥爭中誤打誤撞發明了內褲

TAG:在下刀掌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