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只因老翁頑固,連累數千無辜枉死,堪稱清朝山東一奇案

只因老翁頑固,連累數千無辜枉死,堪稱清朝山東一奇案

山東肥城有黃崖山,早年間此地無人居住,咸豐年間,有浙江人張積中攜一眾百姓到此。張積中為周太谷弟子,屬「太谷派」傳人,因其家族被太平軍係數殺死,張積中避亂來到黃崖山,很快此地聚集民戶八千餘家,他們大興土木,修築城牆,開設各類設施,一時間熱鬧非凡,人口劇增,成為富饒之所。

張積中為此地大佬,舉凡投奔到此者,不得私自藏匿財物,需如數上報,並且交納一半財物方可入籍,山中一切事物,全部有張積中調配安排。張積中成為當地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就連縣令也避讓三分。

哪曾想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同治乙丑年(1855年),濰縣(今山東濰坊)民戶王小花攜全家欲遷居黃崖,前往官衙索要「路引」之時,知縣靳昱覺得王小花舉動有些可疑。從其口中得知張積中之事,靳昱認為張積中並非安分守己的良民,於是將這一情況上報給山東巡撫閻敬銘。

此時閻敬銘剛上任不久,生怕在自己任職期間,山東地界出什麼問題,遂命肥城縣令鄧馨前往黃崖山探查情況。鄧馨親自前往山中,他早與張積中相識,加之張積中的親哥張積功曾擔任過青州知州,兩人曾為同僚,因此回報閻敬銘,說張積中是個安善良民,不過是皤然一老翁。閻敬銘見回報後,認為鄧馨所言屬實,因此不再追查,此事平息。而王小花也得以舉家遷徙。

翌年九月,突然傳來奏報,益都有冀宗華、冀宗棟糾集流民作亂,官府將其打散之後,抓獲冀宗華,經過審訊,冀宗華說自己是黃崖山「張七先生」弟子,張七先生就是張積中。他外表是個不問世事的老翁,實質是賊逆首領,如今召集人們歃血為盟,準備攻打濟南府,而後佔據青州。

此事非同小可,地方官府命快馬將消息傳遞到濟南府,恰逢此時丁寶楨出任山東布政,他對流民作亂十分厭惡,聽聞此事後,立即傳手下幹將唐文箴聯絡長清縣令陳恩壽趕赴黃崖山,帶張積中到濟南,令他辯白此事。丁寶楨本不想為難張積中,他聽聞張積中是個安善老翁,本想將其帶到濟南,只要講清原委即可,實在沒有捕殺之意。

待得唐大人與陳大人到達之後,張積中大弟子吳某告知師父不在家,到五峰山遊玩,至此未歸。兩位大人環視左右,感覺氣氛不對,趕緊抽身想走,哪曾想剛剛跨上馬鞍,後面就有人拎兵刃出現。兩位大人鞭策絕塵而馳,後面搭弓射箭,緊緊追趕,竟然將唐大人隨從射殺。

兩人剛到谷外,卻見肥城縣令鄧馨攜一群鄉紳至此,鄧馨一見,知道大事不妙,趕緊往回跑,他最終逃出生天,但隨從二人係數被殺,鄉紳也被賊逆所傷。

此事驚動山東巡撫閻敬銘,他命人找來身居青州的張積中之子張紹陵(時為候補知縣),命他與丁寶楨前往山中,將張積中帶到濟南。張紹陵提前到家,哭勸老爹跟自己去濟南走一趟,辨明事情緣由,交出殺人兇犯吳某等人,此事便可罷休。沒想到張積中卻來了脾氣,死活不去,他說「指我造反有何證據?我若前去濟南,無異於自己坐實此罪。倘或汝輩懼怕,可自去言明」。張家成員跪在院中哀求他跟張紹陵去趟濟南,若不去,恐怕家族遭難。但張積中死活就是不肯動身,家人拿他沒轍。

到了這個份上,張積中真的有些不識時務,閻敬銘忍無可忍,遂調遣大軍壓境,將山谷重重包圍之後,切斷其水源。前濟南知府吳載勛恰好也是張積中弟子,他哭勸老師見一見閻敬銘大人,但老傢伙死活不肯。不幾日,清兵攻打黃崖山,經過一番爭鬥,將山寨打破,張積中和其他200餘人在祭祀堂自焚,其餘千餘人被係數斬殺。昔日一片好風景,頃刻之間變成血谷。

丁寶楨不忍山民被殺,在西門外救出千餘人,長清縣令陳恩壽又救下四百多婦孺,其餘民眾皆陷歿山中。《肥城縣誌》稱:「亂平,屍骸枕藉,巡撫檄地方官掩埋,乃於祭祀堂前之二池,分男左女右攢埋」。

可恨張積中那些弟子,惹下禍端之後,不少人攜資潛逃,閻敬銘命人追拿,拿獲之後一個不留。可憐張積中,變為一具焦屍,官兵將他從灰燼中找出,梟其首級懸掛山門外示眾。

此事過後,民間議論紛紛,有人說張積中就是捻軍賊逆,有人說他是無辜的,而事後也無實質證據證明張積中真的有謀反嫌疑,也沒有在他家搜出武器。只找到黃色帷幕,鉛塊、硫磺等物,這些作為罪證上報朝廷,說張積中私自製造火藥。

至於此案究竟真相如何?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實質性的說法,總之多數人將責任推給清政府,認為他們是誣陷好人,根本不存在張積中造反之事。但筆者個人認為,事出必然有因,張積中私自建立私人武裝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沒有造反的話,何必不說清楚,又何必殺死朝廷中人。或許罪魁禍首不是他,而是他那幫弟子,但就算這樣,如果張積中知道弟子作亂,本該約束,反倒最終一把火燒了自己,連累數千無辜山民跟著陪葬,想不通,真想不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