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審美之觴,折射出先鋒性的退場

審美之觴,折射出先鋒性的退場

在壯觀的城市群落(如上海、深圳、重慶)迅速擴展之時,中國已經升格為展示現代美學的世界性模板,但這個宏大圖景卻凸顯出一種內部的文化時差:當它如萬花筒般吸引著外來和內部的觀者,有關「低美感社會」的言說卻在迅速蔓延,形成了近期備受關注的熱點。後者的流行既折射出生活美學層面的迷惘,又凸顯了未被充分滿足的公共需要。那麼,究竟是何種因素造成了文化版圖的斷裂?

原文 :《先鋒性的退場與審美之殤》

作者 |深圳大學 王曉華

圖片 |網路

文化版圖的斷裂

有人將當下主流生活美學歸結為大叔(大媽)式美學,認為主導他們的是中年油膩男女:後者或許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卻缺乏審美判斷力。這種說法既具有明晰的年齡歧視意味,又不符合事實:如果年輕的主播、設計師、藝人普遍出類拔萃,具有較高的審美趣味,那麼,低美感又怎麼會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事實上,人們之所以對低美感現象進行批評,是因為它在許多場域呈現彌散化的趨勢。它抹平了年齡、性別、階層、地域的差異,展現出幾乎不可阻擋的同化力量。甚至,那些調侃它的人也難以免俗。那麼,原因到底是什麼?本文給出的答案可能出人預料:審美之觴折射出先鋒性的退場

在操作層面上,避免低美感現象的路徑只有兩條其一,師法經典,把握變中之不變;其二,追求先鋒性,在不斷的實驗中尋找答案。

在社會生活已經高度多樣化的21世紀,古典案例已經無法提供全面的參照,我們只能不斷將自己拋向未來,剩下的選擇只有一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從生成機制的角度看,美感固然與嚴格的訓練相關,但它更源於不斷的探索。貝爾曾說,美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可是,我怎麼知道哪種形式更有意味呢?只能通過比較。審美判斷力是比較的產物。多樣性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當且僅當頭腦中具有複數化的形式之後,我們才會知道哪個更有意味。從這個角度看,低美感背後的原因是鑒賞力的弱化。鑒賞力意味著洞察細微的差別。它必然落實為比較的藝術。比較的前提是多樣性。只有當人面臨複數化的選項時,他或她才能進行比較。

因此,低美感現象折射出一個現實:許多人生活於單一的世界圖景中。被調侃的網紅、跳廣場舞的大媽、民間設計師並非不想進行審美,並非不想從日常生活的競賽中脫穎而出,但幾乎總是力不從心,因為他們缺乏可選擇的范型(pattern)或形式(form)。譬如,當他/她把房間裝扮得五顏六色時,其他的場景處於缺席狀態。他/她所進行的是無可選擇的選擇。無論涉及的是什麼題材,平庸化乃至粗鄙化都難以避免。在多樣性消失的心靈中尋找多樣性,這種企圖本身就具有悖謬意味。

於是,剩下的問題是:為什麼日常生活美學領域缺乏多樣性的范型?這就牽連出本文所說的斷裂現象其一,由於分工所造成的差別,大多數人難以獨自創造屬於自己的范型(pattern)或形式(form);其二,在當今的文化版圖中,大眾與知識分子的聯繫日益脆弱,日常性與先鋒性幾乎處於斷裂帶的兩端,因此,普通個體無法有效地接受藝術家/學者所創造的多樣性。

先鋒性是建構高美感社會的前提

必須指出的是,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形式層面的「新」和多樣化主要來自先鋒個體的探索。後者主要是人文知識分子、藝術家、設計師。他或她可以從實用性籲求中暫時脫身而出,專門創造多樣化的形式(范型)。「為藝術而藝術(為形式而形式)」是他們的宣言。投身於「過渡、短暫、偶然」是其主導生存狀態。通過越界、思出其位、抵抗陳規,這些個體進入到常規文化未至之處。由於他或她的努力,陌異性不斷誕生,文化維繫自己的複數化狀態,千高原持續崛起。這些看似與公共生活無關,但卻為之提供了被超越的基礎。

當大眾文化需要范型或形式時,一個豐盈的倉庫總是已經出現。剩下的工作是挑選和應用。恰如劉易斯·芒福德所說,這種貌似不著邊際的實驗卻提供了無上的福祉:「人類放棄自己純動物特徵之後,隨之而來是不幸很多很多;但是褒獎同樣很多。比如說,人類喜歡把幻想和設想、願望與設計、抽象思維與思想意識,都混同於日常經驗的常識;而如今我們發現,人類這一特點恰是他無限創造力的一個重要源泉。」在高美感社會中,跨階層、領域、年齡、性別的主體間性不可或缺。從這個角度看,先鋒性絕非可有可無,相反,它是建構高美感社會的前提。

由此反觀當下的低美感現象時,我們不能迴避一個事實:隨著傳統媒體(尤其是紙媒)的迅速衰落,知識分子的影響力日益衰微,現有的先鋒文化無法通過抖音、快手、微信等傳媒進入大眾文化領域,而影響後者的資本、權力、民間意識形態並會不聚焦於審美問題。於是,一個審美的空白地帶出現了。在需要進行審美判斷時,網紅、跳廣場舞的大媽、民間設計師只能依賴自己的直覺(包括未經訓練的身體美學感受)。在審美之殤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一種瀰漫性的困惑。這是低美感現象的直接成因。

那麼,先鋒文化為什麼會喪失自己的影響力?除了傳統媒體式微外,更重要的原因來自其內部在先鋒性遠離大眾文化的同時,它本身也在萎縮。如果說上個世紀80-90年代,我們還能說出幾個先鋒藝術家/學者的名字,那麼,現在情況則完全不同。即使是從事文化研究的學者,也難以自信地推薦自己的名單。偶爾有人出現於公眾視野之中,也幾乎總是與負面消息有關:剽竊、大量複製、自我吹噓,等等。他/她是公眾調侃而非信任的對象。由他/她提供的范型/形式轉讓也不能被鄭重對待。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最直接的問題還出在先鋒藝術本身。由於社會轉型的影響,它的探索或者不再有效,或者已經部分地停滯了。與此相應的結果是先鋒性的失落、陌異性的消失、藝術的平庸化。這些都是不可迴避的時代癥候,也是低美感社會的直接成因。

由此可見,走出低美感社會的方案可能很多,但下面的路徑無法略過:在重建先鋒性的同時,恢復藝術家/學者與大眾之間的有效聯繫,建設適應當下需要的新型公共文化。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8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公平、安全要兼顧
「低美感社會」的鍋,到底誰來背?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