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大臣,怎麼判斷皇上口諭的真假?不是口頭說說那麼簡單

古代大臣,怎麼判斷皇上口諭的真假?不是口頭說說那麼簡單

秦始皇稱帝之後,將「命」改成了「制」;「令」改成了「詔」,因此皇帝下達的命令文書文成了兩種,一種是「制書」,另一種是「詔書」,詔書大家都明白,那「制書」又是什麼呢?

在周朝,天子或者諸侯向手下發布的號令被稱為「誓」,即命令的意思,而「誓」又寫作「制」,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規定「制」字只能是皇帝發號命令的專用詞,與「詔書」相比,制書用來頒布皇帝重大的法制命令,雖然用的很少,但卻是最重要的皇帝文書之一。

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演化,到了明朝,皇帝能夠下達的文種一已經多達十種,比較特別的是增加了諭旨,也叫諭告,其中又包括非常特殊的「口諭」,其實從皇帝下達的命令形式的不多增多,就能看出皇權在不斷的加強。

尤其是諭旨的出現,皇權已然到達了一個頂峰,因為在之前古代,皇帝的旨意不是說下達就下達的,還必須經過中書省和門下省等部的核驗,覺得合理才會執行,否則甚至會被駁回。

而朱元璋稱帝之後,做了一些列加強皇權的改革,取消丞相制度,設立錦衣衛等等,其實都是為了更好的攬大權於一身,而諭旨的出現可以直接繞過之前文官的審核系統,直接將明顯下達給接收人。

這種傳達皇帝命令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這兩種都是我們在古裝劇中能夠看到的,一種是「手諭」,和聖旨有很大的區別,它可能是皇帝隨手拿起的一張紙片,上面不會蓋玉璽,就像一張便條,明朝的官員們將這種傳令的方式稱為「片紙」,許多史料中都有記載。

第二種方式就是「口諭」,如果說手諭還能從字跡上找出可信度,那口諭的可信度明顯大大降低,畢竟無憑無據全憑一張嘴,誰都會說,大臣們又是怎麼分辨口諭的真假呢?皇帝就不怕有人假傳自己的口諭?

首先從選人方面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明朝一般傳口諭的人不外乎三種人,一是錦衣衛,二是大臣,三是太監,其中錦衣衛是皇帝的心腹,太監是宮中之人,這兩種人的可信度比較高,唯有這勾心鬥角的大臣有可能會給同僚使絆子,但能親耳聽到皇帝口諭的,地位自然不低,有可能真會在某些事情上假傳口諭。

但皇帝也不是傻子,嘴上說的事情,自然沒有聖旨上寫的重要,因為口諭多是傳達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更重要的是「口諭」其實和「手諭」差不多,因為皇帝說完之後,最終還是有人將其記錄下來歸檔,以備後來查驗。

《春明夢余錄》就曾記載說:「凡面奉上諭,直書天語。聖諭、詔、救等項,備錄本文。」

既然有備份,那假傳皇帝口諭的可能性就小了許多,皇帝的話可不僅僅是說說那麼簡單,正所謂君無戲言,這可能也是出現「備份」的原因,一方面防止有人假冒,另一方也是提醒皇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朱棣請大臣吃西瓜,大臣看到瓜皮:吾命休矣
皇帝拿10個生僻字問大臣怎麼讀,大臣認出8個,回家後服毒自盡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