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現實主義原創劇《破冰行動》為啥火?導演傅東育在網路視聽大會現

現實主義原創劇《破冰行動》為啥火?導演傅東育在網路視聽大會現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改編自真實大案——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的公安題材電視劇《破冰行動》,自5月7日開播以來,口碑一路上升。該劇將真實故事與戲劇創作巧妙結合,劇情驚心動魄的同時,也讓觀眾能深刻認知到中國緝毒工作所面對的嚴峻挑戰。5月29日,在這部作品播出近尾聲之際,該劇導演傅東育出席第七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網路劇高峰論壇,他以「現實主義原創如何『破冰』」為題發表演講,分享「爆款」製作經驗。

在傅東育看來,現實題材一定是未來的重要的點,現實主義原創作品一定是貼近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提煉而來的。「《破冰行動》編劇陳育新從2014年年初接受這個項目以來,到2018年四年時間裡,他不斷修改劇本,經過了長時間調研,採訪了一百多個一線的人,幾次走訪,你看這個時間的周期顯然是能夠出一個紮實的文學作品,一個劇本的前提。」

那麼,《破冰行動》到底是什麼打動了觀眾呢?演講中,傅育東直言不諱:「別人說一開始是狼人殺,其實骨子裡邊還是現實主義原創作品。當中它確實是表達了你對信仰的堅守,包括片子當中信仰的迷失,還有你所表達的浪漫主義,這些東西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個劇缺少內核的話是不行的。」

打動人心的,還有劇中關於信仰的堅守與迷失。「包括我們的主人公李飛,裡邊很多的人都在堅守自己的信仰。當然也有反面的,信仰迷失,當善惡不分的時候,就會出現撕裂的人生。不要被外在的形式感把你最主要想要表達的東西給放棄了。」隨後,傅育東提到了「犧牲和情感」,「在一個現實主義的作品當中讓觀眾體驗到劇中人物的情感,這件事情怎麼做到,對於創作組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這就需要導演非常嚴格的苛求自己的技術,「導演就是一個匠人,你要把你的主題和意思通過你的鏡頭和語言,通過你的音樂,通過你的剪輯,通過控制演員,最後完成觀眾愛看。我們的專業性是不是能做到?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們確實要認真的思考。我覺得沉著的心態是必須要的,拍這個戲不能浮躁,斟酌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努力的去做到最好。」此外,題材類型的確定、細節要求的嚴苛、作品創作的風格、後期的苛求與拾遺補缺,也同樣重要。

當然,一部作品的,也離不開演員的呈現。傅東育認為,所有角色都需要演員交出情感和靈魂。「我經常在很多地方說,演員應該比我們值錢,真心話。我們在現場賣的是經驗,賣的是智慧,他們在鏡頭面前賣的是情感,是靈魂,每一個鏡頭你都會被觸動。你在現場,你要很清楚知道要什麼,而不是說都是老戲骨你自己來吧,不可能的。」

講到這兒,傅育東提到了劇中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員,吳剛飾演的李維民、王勁松飾演的林耀東,張晞臨飾演的馬雲波、熊睿玲飾演的于慧等,「這裡李維民是最難演的,他所有的戲都是坐在辦公室指揮行動,但吳剛的每一個動作都表達了情感,我覺得這就是好演員、好情感。」

如今,《破冰行動》已經進入收官倒計時,但它對真實大案的高度還原,對緝毒幹警的真實塑造,以及劇情節奏的流暢與緊湊,現實生活的貼近性,已經烙印在眾多網友心中,是今年當之無愧的「爆款」。傅育東感謝大家對該劇的支持,「《破冰行動》創作體會與我個人來講,是一個莫大的財富,我個人願意以此為起點,在現實主義原創作品當中再上一層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幼兒園「欺凌摸排」,為何填錯表
今年端午節邀你到眉山看百舟競渡 已有18支龍舟隊報名了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