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60歲生日,劉墉送了一桶生薑,為何乾隆立即龍顏大悅?

乾隆60歲生日,劉墉送了一桶生薑,為何乾隆立即龍顏大悅?

古往今來,送禮都是一門很有講究的學問。禮物並非越貴越好,既要考慮到雙方的身份、體面,也要顧及場合,比如給文人雅士賀壽,送一副字畫就比較合適,而送金銀珠寶就顯得很俗氣。在乾隆年間,就有一個臣子給皇帝賀壽的送禮佳話。

皇帝壽辰,那是普天同慶的大事。尤其是乾隆這種愛慕虛榮的君王,特別重視壽辰宴會的體面問題。

帝有所好,臣下必甚焉,所有的臣子都絞盡腦汁地準備奇珍異寶為乾隆賀壽,為的就是博君王一笑。然而,劉墉僅僅送了一桶生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乾隆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龍顏大悅,這是為何?

一、朝堂皆濁,唯劉墉獨清

眾所周知,乾隆朝的官場有一股貪風,不管是京官還是外官,不管品級大小,不貪就顯得不合時宜。乾隆起初還整頓過這股風氣,後來實在是力不從心,基本上聽之任之,甚至連他自己也變著法子損公肥私。

但是,任何一個帝王,不管自己行為如何,總會希望朝堂上能有幾個清官,以此作為朝堂的榜樣,劉墉就是乾隆需要樹立清官。

乾隆六十大壽時,劉墉是江寧知府,雖是肥缺,但他始終踐行為官清廉的原則,除了領朝廷俸祿也沒其他收入。此外,他剛剛因父親的牽連而被重新起用,所以更需要廉潔奉公。那些珍貴的禮物,劉墉壓根就買不起,只能通過便宜的創意打動皇上。

在賀壽典禮上,眾臣看到劉墉的一桶便宜生薑,紛紛嘲笑。他們是笑貧不笑娼,笑劉墉的禮物寒磣,難登大雅之堂。

而乾隆看遍了琳琅滿目的壽禮,早已感覺索然無味,劉墉的便宜禮物反而與眾不同,更能引起乾隆的好奇心。

如果說貴重禮物代表著財力雄厚,那這些送禮者的背後都寫著一個「濁」;劉墉的禮物代表著窮,而窮的背後映襯出劉墉的「清」。

乾隆看到劉墉送便宜禮物,就如同在一河污水裡看見一股清流。大清還有清官,乾隆「朕心甚慰」。

二、非同尋常的寓意

乾隆六十大壽的日期是1770年八月十三日,當時的京城已經入秋,天氣漸漸轉涼。生薑為陽性植物,具有解表驅寒的效果,劉墉送生薑的第一層言外之意就是提醒乾隆,天氣轉涼,注意保暖;

在傳統文化中,生薑代表著財運增加,並寓意著健康長壽,劉墉在乾隆六十大壽上送生薑的第二層意思是恭喜發財,祝乾隆長命百歲;

劉墉送的是一大桶生薑,看起來就像一座山,並且壽禮的名字就叫一桶姜山,很明顯寓意著「一統江山」,而能一統江山的君王絕非池中物,所以第三層意思就是誇乾隆有雄才大略。皇帝最重視的就是自己的江山,這可比金山、銀山更讓人心動。

乾隆向來都是以唐太宗為榜樣,想做個千古一帝,明白這個「一統姜山」的寓意後,極大地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自然會龍顏大悅。

劉墉送給乾隆的「一桶姜山」,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既向皇帝表明了自己清廉,不願同流合污,同時也準確地拿捏住了皇帝的「小心思」,做到了禮輕寓意重。生薑是廉價的,但心意可以是無價的,用廉價的禮物送出無價的效果才是「送禮」的藝術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媚 的精彩文章:

從「官缺」來看清代文官的任命形式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