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婦科聖穴:三陰交(上)

婦科聖穴:三陰交(上)

18歲的小麗是一名高三學生,自13歲月經來潮以來,每次經期都覺得小腹墜脹、疼痛。近半年來,癥狀明顯加重,月經來潮第一天疼痛難忍,嚴重影響複習迎考。聽說針灸對痛經有很好的療效,小麗來到醫院針灸科就診。經過醫生的仔細檢查,診斷為原發性痛經(寒凝血瘀型)主穴選用三陰交穴,配合關元穴、歸來穴,行溫針灸治療後痛經癥狀明顯改善。因功課緊張,小麗無法騰出太多時間到醫院治療,醫生在對小麗進行經期健康宣教的同時,推薦她在家裡用艾條自己艾灸三陰交穴。小麗依言施行,接下來的幾個月不僅痛經癥狀沒有再出現,連經常困擾她的排便不規律也好了。在針、灸的幫助下,小麗順利完成高考,並考取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小麗也因此喜歡上了針灸、喜歡上了三陰交穴,經常跟自己的好朋友宣講三陰交穴的保健治療作用。

婦科聖穴

三陰交穴是中醫針灸十分常用的「婦科聖穴」,對許多婦科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除了前文介紹的痛經之外,月經不調、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也常用該穴治療。三陰交穴還是重要的保健要穴,民間有「拍擊三陰交,勝吃老母雞」「女子要不老,常按三陰交」等說法。那麼三陰交穴為什麼能治療婦科疾病呢?它的保健作用又是怎麼實現的呢?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該對三陰交穴有更多的了解。

三陰交穴的「三陰」是指足三陰經,也就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交」即交會,三陰交穴是足三陰經的交會之處,因此得名。

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經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上面說的「寸」是中醫針灸學獨有的度量單位,專門為了穴位的定位而設立,用這種方法進行的穴位定位法稱「骨度分寸法」。現在一般認為「寸」並非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一個「平分」概念。例如,上肢肘橫紋至腕橫紋為12寸,下肢脛骨內側髁下緣至內踝尖為13寸。不同人的身高不同,因此每個人的「寸」是不一樣的。

為了更加方便的取穴,針灸學中還規定了一種簡單的分寸方法,將大拇指的指橫紋長定為1寸,而食指至小指四指併攏的寬度則定位3寸

因此,三陰交穴的定位可將併攏的四指置於小腿內側,小指下緣置於內踝高點處,則食指上緣與脛骨內側緣後方的交點處就是三陰交穴的所在部位(見下圖)。這種取穴方法稱為「一夫法」,是一種十分簡便的取穴定位方法。

婦科聖穴:三陰交(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陰交穴作為足三陰經的交會穴,具有健脾理血、益腎平肝的作用,可以治療許多與中醫肝、脾、腎三臟相關的疾病,其中最為常用的是治療婦科疾病。這是因為大多數的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等,多與肝、脾、腎三臟失調有關,針灸選穴自然也多從這三條經絡加以考慮,而三陰交穴作為這三條陰經的交會穴,遇到上述病症,自然是治療時的首選了。遇生殖、泌尿系統相關疾病,如男性遺精、陽痿、早泄,小兒遺尿、疝氣;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腸鳴腹脹、泄瀉等,也常選用三陰交穴來治療。現代研究發現,三陰交穴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因此常與足三里穴配合,作為保健穴位使用。

選自《中醫健康養生》2016年第八期52-53頁

婦科聖穴:三陰交(上)

( 陵游 艾蒿 忘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媒體視角 | 上觀新聞:「十年磨一劍」傳統醫學通行標準發出中國強音:中醫藥正式列入「國際疾病分類」
新聞 |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一行來校調研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