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義大利維琴察奧林匹克劇院軸測剖透視圖,建築師:安德烈·帕拉第奧,1580—1584 年。在宮殿般住宅上投入大量財富的同時,富有階層開始通過贊助表演藝術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這種情況在義大利尤其顯著。最早建立起來的劇院是奧林匹克劇院。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奧林匹克劇院軸測剖透視圖。這座劇院由喬凡尼·巴蒂斯塔·阿利歐帝設計,在創造引人入勝的劇院效果過程中,對各類機械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積累了大量工程學經驗。他採用了半透明屏幕(配有幕布翼,或僅僅是幕布),該屏幕可沿舞台軌道落至適當位置,並在台後進行燈光控制。首演之夜,特意讓有鉛防水處理的樂隊演奏區域的水溢出,形成數個漂 浮島。勇士與巨獸在島上搏鬥,最終以諸神飛回 (繩索弔掛)天堂結束盛會。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首次採用音響、燈光、舞台機械等綜合設施的劇院是義大利帕爾馬的法爾內塞劇院 (Teatro Farnese,1618—1619 年)。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以往的劇院通常採用的是拉伸式的帆布屋頂,而法爾內塞劇院採用了木屋頂,從而將舞台聲音導入觀眾席方向。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大量公眾在一個建築內的聚集,這帶來了兩個前所未有的工程學挑戰:大型公共用房的通風需求、保護公眾的消防需求。一小部分人們開始研究如何設計安全且能提供有效空氣質量的建築,但是他們的研究焦點僅局限於公共建築,例如市政廳,各種規模的會議室、法庭等。位於現比利時的布魯日舊民事登記處(圖中所示)及壯觀的安特衛普市政廳便是很好的例子。

通風、燈光、音響樣樣配齊,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絕對能驚呆你

圖為比利時安特衛普市政廳(1534—1537年),這些建築是首批裝有開放式通風管道的建築,用以排出大型建築空間中的污濁空氣。十七、十八世紀時,這些管道成為所有公共建築的特色,十九世紀晚期時,開發了機械通風後,人們還繼續使用著這些管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因斯坦講堂 的精彩文章:

TAG:愛因斯坦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