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為啥中國卻鑄造了7.5億枚「袁大頭」

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為啥中國卻鑄造了7.5億枚「袁大頭」

眾所周知「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中國主要的流通貨幣,因為銀幣上印著袁世凱的大頭像,所以這種由北洋政府發行的銀幣才被成為「袁大頭」。據統計中國一共鑄造了7.5億枚袁大頭,而咱們也知道袁世凱一共也不過做了83天的皇帝,為啥會冒出這麼多袁大頭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民國「袁大頭」的那些事。

中國古代流通的貨幣是圓形方口銅錢,到了清朝末年才仿照西方國家鑄造了銀幣。清政府鑄造的銀幣因為上面印著龍的圖案,故在民間被稱為「龍洋」。清朝的貨幣非常混亂,光緒、宣統都曾發行過銀幣,而且含銀量和重量也不盡相同,1912年清朝滅亡,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他上台之後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整頓混亂的貨幣市場,此外袁世凱的軍費也非常緊張,這也促使他要鑄造新的貨幣。

1914年袁世凱發布了《國幣條例》,宣布發行銀元,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袁世凱還把自己的頭像印在了銀幣上。當時髮型的銀幣有四種,面值分別為:壹圓、中圓、貳角、壹角,此外還發行了若干鎳幣和銅幣,因為袁世凱發行的銀幣形制統一,而且含銀量非常高,深受老百姓的認可,很快便成為了市場上流通的主要銀幣。

袁大頭作為流通貨幣在中國近代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袁世凱去世後這種銀幣也一直在進行鑄造,從1914年開始發行到1929年各地還在鑄造。北洋軍閥們都非常認可袁世凱的地位,因此在自己的地盤上也大量鑄造袁大頭,在民國時代,袁大頭就是錢幣中硬通貨。無論是商人、政府和官員,還是普通的老百姓,一般都喜歡用袁大頭。

現如今已經無法確切知道民國時代一共鑄造了多少袁大頭,有資料顯示僅壹元面值的袁大頭就鑄造了7500萬枚。即便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在一些偏遠地區的老百姓依然認可袁大頭,在他們眼中「袁大頭」就是信用的代名詞。1951年新中國政府還在瀋陽鑄造了一批袁大頭,原因就是當時西藏、雲南等邊遠少數民族的老百姓只認可袁大頭,為了穩定當地的經濟和政治,政府也不得不鑄造袁大頭在當地發行,從這裡也能看出來袁大頭在中國的影響力有多麼大。

看到這裡你也就能明白為啥袁世凱統治中國的時間並不長,為啥卻鑄造了7.5億枚袁大頭的原因了。袁世凱雖然因為稱帝飽受詬病,但是他鑄造的袁大頭卻為穩定中國的金融市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光緒皇帝辦婚禮時,英國女王送了個禮物,慈禧看後為啥勃然大怒?
瘋狂的民國金圓券:60億隻能買幾十粒大米,老百姓拿鈔票上廁所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