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軍在越南打了十年敗興而歸,為何我國只用了一個月就勝利?

美軍在越南打了十年敗興而歸,為何我國只用了一個月就勝利?

二戰結束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其實整個世界依舊沒能恢復到和平的狀態中,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越南有過一場規模較大的戰役,看上去應該是內戰,但是因為雙方都有不同國家的支持,導致這場戰役涉及到的國家範圍也很廣。當時美國支持南越,而我們和蘇聯則站在北越這一端。

美國從二戰崛起以來,就一直是世界先進國家,不僅是在經濟方面,軍事方面也早一步科技化,不過就算如此,從1961年美國介入越南戰爭開始,直到最後撤退,中間這十幾年時間裡,美軍都沒能拿下越南,敗興而歸,還讓自己欠了不少債。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我國後來進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我軍就打到了越南的深處,宣布戰爭勝利,這好像聽起來差距有點大,原因在哪裡呢?

最根本的問題是,雙方對戰爭的要求不同,我們那場戰役就是一個保衛戰,目的就是打擊越南的力量,讓他們不敢再挑釁中國,而美國就不一樣了,他們進行的是持久治安戰,希望能夠最終實現對越南的統治。既然目的不同,自然在打法上也有很大的差距。先不說美國,就說我們的自衛反擊戰,那個時候,正好國內也在準備重要會議,所以這仗也不適合打太久,關鍵是,那個時候還要注意蘇聯的反應。

加上當時正好是年初,再過幾個月越南就要迎來雨季,我們本來就是在別人的地盤上作戰,對地形不是很熟悉,如果再加上天氣環境的影響,那就更不適合大部隊長時間作戰了,所以這場戰役必須打,但是也必須儘快解決。於是在二月中旬的時候,我國將優勢兵力集中起來,直接打進越南北部,所有戰役都是穩准狠,力求速戰速決,並且在解決掉敵人之後趕緊撤回。

從撤退的時間上來看,也能夠看出我國這一戰的迅速,撤退命令是在三月剛開始的時候下達的,當時東線還在諒山外圍作戰,西線也在對沙巴地區的敵軍進行圍殲,結果中央就已經準備好了撤退,所以說,這場戰役的持續時間,是我軍一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並不是受到戰爭後期的什麼變化而臨時決定,從這一點上來說,美國和我們對越南的戰役就有根本的區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林徽因卧室有徐志摩失事飛機碎片,兩人關係不一般?看另一片吧
曹操在處死呂布前,為何非要選擇問劉備?郭嘉不是也在場嗎?

TAG:分鐘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