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烏克蘭和喬治亞為何要和俄羅斯劃清界限,堅決投入西方的懷抱?

烏克蘭和喬治亞為何要和俄羅斯劃清界限,堅決投入西方的懷抱?

烏克蘭和喬治亞都曾是蘇聯最親密的盟友,斯大林是喬治亞人,赫魯曉夫為了紀念俄烏友誼地久天長,把克里米亞地區當成禮物送給了烏克蘭,但是那時候他們有親密,後來他們就有多疏遠。眼下的烏克蘭和喬治亞都已經投入了西方的懷抱,18年喬治亞加入北約,烏克蘭也一直在謀求加入北約和歐盟。而且俄羅斯和這兩個國家都有很大的爭端,一個圍繞克里米亞和烏東,一個圍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

是什麼讓曾經的盟友變成水火難容的仇敵,是什麼讓烏克蘭和喬治亞迫切投入西方的懷抱,非要和俄羅斯劃清界限呢?

首先一個是歷史恩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恩怨我們就不用多說了,什麼烏克蘭大飢·荒,切爾諾貝利,種族矛盾……喬治亞差不多也是這個道理,他們從19世紀初被沙俄兼并,到後來的蘇聯,1989年它們覺醒了,要求獨立,卻被當時蘇聯防長亞佐夫元帥親自帶兵鎮壓了下去。

到了蘇聯統治的末期,蘇聯各成員國的經濟已經步入困境,蘇聯這個老大哥自身難保,失去了權威,不能再服眾,過去他們推行大俄羅斯主義的惡果在這時候迸發了出來,曾經虛有其表,靠壓制來維持的統一這時候土崩瓦解。國家是一種具有本能衝動,卻缺乏自我約束的機器,它常常會把事情做的有過之而無不及,按理說,脫離出去之後的烏克蘭和喬治亞在東西方之間左右逢源,尋求合作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在激烈的報復性情緒下,他們卻選擇了站隊——加入西方世界,對抗東方的俄羅斯。

其次是外部力量的滲透,這一點表現在兩國先後發生的顏色革命上,03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讓親美人士上台,同年烏克蘭也發生了顏色革命,親西方的尤先科成為總統。我們講「量變引起質變」,顏色革命這個質變之所以能夠發生,其實還是因為量變已經積累夠了。

在冷戰中,這些東歐國家其實就是蘇聯和西方博弈的前沿陣地,不管他們抗拒也好,接受也好,總是會了解到西方的理念和他們經濟的發達,一邊是失敗的蘇聯模式,一邊是蒸蒸日上的西方世界,現代的民主體制和看起來有些落伍的集權體制,他們也會反思。但是,要求他們同時吸取兩邊的好處,另闢一條兼采兩家所長的道路其實是難為他們了,至少在那個時候,他們是缺乏這樣具有戰略思維的人物的。「全盤西化」並不一定正確,但是對他們來說卻最簡單易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話史 的精彩文章:

獨享一座大洲的澳大利亞,為何始終沒有存在感,成不了世界強國?
美國在全球各地共有27萬駐軍,被駐軍的國家總共可以被分成4類

TAG:麻辣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