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利用「深度偽造」技術,讓蒙娜麗莎的臉「動」了起來

人工智慧利用「深度偽造」技術,讓蒙娜麗莎的臉「動」了起來

蒙娜麗莎作為一幅畫作,有著和懸疑小說一樣波譎雲詭的故事。神秘的微笑、自畫像之說、盧浮宮的鎮館之寶、失而復得的經歷……最近,人工智慧又給這幅名畫添了「後傳」,讓她除了笑,又多了些讓人害怕的其他表情。

這些表情是由名為「卷積神經網路」的人工智慧技術創造的,它可以像人腦一樣接受、分析、處理圖像信息。

研究人員改進了該演算法,使其能夠了解人類面部特徵,並掌握做不同表情時,這些面部特徵的變化。隨後,研究人員將其用於照片或者畫作上,便可以得到人物表情的逼真動畫效果,蒙娜麗莎也因此「活」了起來。

人工智慧從對三個人類志願者的面部表情資料庫進行了「學習」,並因此產生了完全不同的三段蒙娜麗莎視頻,雖然它們與蒙娜麗莎的相似性都很高,但是人工智慧保留了這三個人類的特徵,因此三段視頻各自有鮮明的「個性」。

俄羅斯「斯科爾科沃」(Skolkovo)研究所的工程師葉戈爾·扎哈羅夫(Egor Zakharov)作為項目的負責人表示,除了蒙娜麗莎,他們已經用這種技術為愛因斯坦、瑪麗蓮·夢露、薩爾瓦多·達利等20世紀科學文化界的偶像們製作了動畫。

這些動畫可以拆分成單幀畫面,所以那些相對熟悉的那些面孔,出現了扭頭、噘嘴、微笑等我們未曾見過的表情。

這種動畫也被稱為「深度偽造」,製作一個這樣的視頻極其麻煩。因為人類頭部的幾何結構複雜且富有變化,所以需要處理數千萬個參數。

扎哈羅夫也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看到這些視頻的人會覺得害怕:首先,人類的視覺系統很擅長識別3D模型與真實人像的不同,即使是很細微的差別也會被人眼所察覺;其次,在人類發現這種差異後,會對「看起來像但不是真實人像」的東西產生恐懼。

這也就是機器人專家所說的「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 effect),機器人或者非人類物體與人類相似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就會感到害怕和不安。

此前的對人面部的深度偽造,需要被偽造者多個角度的數據,但是這次工程師們將人工智慧引入了一個非常大的參考資料庫,展示了人臉的實際效果,並建立了適用於人和面部的面部標識,從而使卷積神經網路學會面部的呈現方式。

因此,即使只有一個圖像,也能完成深度偽造,儘可能實現「完美的真實感」。

你對人工智慧的「深度偽造」技術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恐龍小時候用四肢移動,長大後用兩腿走路,科學家找到化石證據
吃完蒜的口氣怎麼回事?科學家:蒜是香的,難聞的是你的嘴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