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唯一一個真正動員過百萬大軍的封建王朝,準備四年還未集結完畢

唯一一個真正動員過百萬大軍的封建王朝,準備四年還未集結完畢

西方戰爭和東方戰爭有著浮於表面的不同,西方戰爭大多是幾百上千,頂天了也就十萬之內;東方戰爭動不動幾萬幾十萬,史載規模極小的戰爭都是近萬人的作戰。集結動員百萬大軍,對中國的大一統王朝而言,似乎不是什麼難事,三國時期曹操南征荊揚,不正號稱「八十萬」大軍嗎?實際上這八十萬大軍有著很大水分,頂天就二十萬,中國歷史歷代封建王朝中,恐怕僅有這個「短命王朝」才真正動員過百萬大軍,準備四年還未集結完畢。

楚漢爭霸項劉兩家的首戰——的彭城之戰,項羽楚軍3萬之師,劉邦漢軍56萬之眾。而實際上《史記黥布列傳》說到劉邦「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五十六萬很可能是預期的兵力,可惜劉邦在自己地盤上徵召了一個月,出發時也僅是五萬五千餘人,後面就算有其他諸侯軍加入,也不可能比劉邦這五萬五千多了。

《漢書》記載:新朝王莽鎮壓起義軍,想發三十萬眾,一年尚未集結完全,裡面就提出了為何難以集結完全的原因。一是中央朝廷發布命令,下發到地方,地方官府盡知起碼需要幾個月;二是各地州縣官府受到詔令,根據戶籍名冊安排下面衙役挨家挨戶叫人,有的官府還得湊集口糧讓他們帶去路上吃;三是兵丁上路,近一點的十幾天能到,遠一點的又要半個月。疆域遼闊沒辦法。這三個都夠上上下下的人受得了,別談其他什麼兵戈戰甲的調動,糧餉的安排,等等事情。

所以說,要想發動戰爭,需要大量的時間動員,給地方反應的時間。幾千上萬不困難,百萬級別的,絕大多數是嚇唬人,可能最初有這個想法,要用絕對的實力碾壓對方,但是時間不等人,戰機稍縱即逝,最後只帶出幾萬幾十萬。另外,據有效數據表明:任何一方參展士卒超過60萬,基本是必敗的(唯一例外是王翦滅楚的戰爭)。戰爭不是街頭打架,人越多越厲害。人越多就越難控制調動,前進後退,是攻是守,一個最高軍令傳下去,底層士卒起碼過了十分鐘才知道,動起來更麻煩。勝利還好,若是打了一點小敗仗,恐怕會影響全局,導致全軍潰敗。

唯一一個真正動員過百萬大軍的封建王朝,準備四年還未集結完畢,此王朝就是「隋王朝」。隋朝記錄在冊的戶籍有八百九十萬,楊廣第一次伐高句麗之戰,調動了一百一十八萬三千八百人,就是如此精確,可信度很高的。按人口來說,隋朝完全可以動員這麼多兵力。再從時間上看,大業三年楊廣提出要開始準備這場戰爭,「課天下富人買武馬,匹至十萬錢;簡閱器仗,務令精新,或有濫惡,則使者立斬」,楊廣是上過戰場的知兵將帥,知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因此一開始就著手準備糧餉和兵器。

大業七年二月,楊廣下詔徵兵,舉全國之兵要征高句麗,最初打算是要準備個整整兩百萬大軍,勞民傷財了點,但也不是辦不到。楊廣和整個大隋是準備用泰山壓頂之勢滅亡高句麗。大業八年正月,百萬大軍於涿郡集結完畢,剩餘沒來的要麼在路上楊廣不等了,要麼是做逃兵去了(成為第一批反隋義軍)。

集結不是就能打了,還需要處理一些看似細微的小事,實則影響百萬人的大事,大業八年五月,隋高戰爭才正式打響。這前前後後準備了四五年之久,還沒有集結完畢。《資治通鑒》記載:隋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這場絕對重量級的戰爭,隋朝敗了,活下來回歸軍營的人恐怕保守估計說二十萬都多了。絕無僅有的大軍,絕無僅有的慘敗。

這支百萬大軍,每一部個體在《資治通鑒》上都清楚寫著他們的番號、行軍路線和大概結局,可信度非常高,我不相信作者司馬光那麼無聊,費這麼大勁編造一段這麼細緻的史實。司馬光評價隋朝這次戰爭是: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何謂近古?夏商周三代以來。沒有比這更大規模的戰爭了。

百萬大軍,多少妻離子散,多少家破人亡,多少十八從軍、五十歸,多少枯骨埋沙場。

後話:軍隊人數多寡就像一部大型機械的零件組成部分,太少不好,太多不好,凡事過猶不及,人力有時窮。現代化戰爭打起百萬人數規模,都需要分出多個戰區和指揮部,何況古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小說中的草莽英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現實嗎?本文告訴你答案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