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洲人為采參從拉幫到進山的活動

滿洲人為采參從拉幫到進山的活動

編者註:滿洲人的人蔘文化源遠流長,滿洲人以前的生活主要是狩獵和采參,所以滿洲人建立了很多原始的廟宇,山神廟和采參廟。滿洲人認為山神就是老罕王努爾哈赤,生日是農曆三月十六日,所以這也算是民間流傳是紀念老罕王。采參廟紀念的是清始祖布庫里雍順的母親佛庫倫的姐姐天女恩古倫,滿洲人流傳是天女恩古倫盜取天庭的仙草種子,並撒在長白山一帶,就是後來人們稱為的人蔘。紀念恩古倫的采參廟有的就演化成財神廟,可以說滿洲人的采參廟就是財神廟。

我們的民俗專家富察晨楓專門寫出《 滿洲人的采參活動》。

滿洲人的采參活動

人蔘是「關東三寶」之首。滿洲人稱「奧爾厚達」,意為百草之首。

人蔘(滿洲人稱「棒槌」)喜散光而怕強光,怕暴雨和強風,喜濕怕旱,喜向陰而背陽,遮陰而透光,遮雨而透水,窩風而透涼,土濕而不澇,地肥而不腐,

霜重但不受影響的地方。滿洲族和他們的先祖,在一千多年的采參生產活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采參習俗。

1、拉幫

滿族人把采參稱做「放山」,「拉幫」就是組織「放山」的組織。幾個想要采參的人,聚到一起,先要選出有經驗的人當「把頭」,「把頭」根據不同人員的情況進行「排棍」。一般三至九人為伙,一伙人要單數。因放山的規矩是「放山不從雙,」要單去雙回,意為回來帶人蔘(人身)。如單人放山叫「放單棍」,但遇到團伙可申請加入。把頭根據人數就可以「排棍」了。有經驗的人要當「邊棍」,把經驗不足的人夾在中間叫「腰棍」。「邊棍」要帶動「腰棍」和防止「腰棍人」跳出去而「麻達山(迷路)」。「端鍋」人(後勤)不在「排棍」之列。

2、放山物品的準備

放山采參的人要準備的物品很多。必帶的物件有:

索撥棍:是滿語稱呼,漢人采參放山用的叫「索羅棍」。它是用鐵梨木做的,長約五尺二寸(1.5米右右),粗約一寸(3厘米),上粗下細,不準去皮。大頭一端端頂需釘有五枚唐開元年間的「開元」大錢兒。

挖參時要準備一大一小兩種釺子。釺子是用鹿骨磨製而成

,大釺子約一尺半長(45cm)頂部寬約6寸(18cm),大頭寬處有一小孔,用來拴紅布條和紅絨繩的。小釺子是專門挖大人蔘用的,長約8寸(25Cm)左右,上寬3寸(8Cm),有孔,也栓紅布條與紅絨繩。

棒槌鎖:實際是長約2尺4寸兩頭各拴兩枚吉利年號的紅絨繩。

因放一次山的時間少說半月多則兩三個月,所以一些工具如鍬、斧、鋸、鐮等作業工具以及鍋碗瓢盆鹽或鹹菜,引火用品的火石、火鐮、用艾蒿搓成的火繩,狍皮和換用的衣服鞋。狍皮能隔潮濕並起保暖作用。這麼多的工具和米都放在放山人人手一件的樺樹皮編成的背簍中,樺皮簍是滿洲人在曰常生產生話中發明的獨特的放山搬運物品的工具。而漢族人放山器具是放在像鮮族人用的背夾里搬運上下山的。

3 進山

拉起了幫,就可以進山了。但進山必須要瞧(選)日子。俗語說:要想有,三六九,要想發,三個八,六六大順帶回家。所以要選擇吉曰進山:進山得寶,出山順當。

拉幫進山後,先要給山神爺和老把頭建廟(搭建簡易的廟)。然後找背風向陽的山坡搭嗆子。「嗆」(音)子,滿族人叫撮羅,漢譯叫嗆子或窩棚。在漫坡上挖進八尺到一丈的空間,上面搭上木頭,披上山草以防雨和日晒,也起背風和保暖作用,裡面先鋪一些乾草,再鋪狍皮,用來過夜休息。

嗆子搭成後,晚上和夜間都要「打火堆」,要把火燒得旺旺地,以示「火燒財(柴)運旺」。打火堆主要是防止野獸襲擾、暖身、去潮和驅蚊作用,同時也能和其它放山的同夥聯繫。「打火堆」要由把頭引火,如把沒回或不在,則由「端鍋」的來引火,柴禾要擺放順順噹噹,不準往火堆中扔東西或燒烤食物,更不準在火堆旁說不吉利的話。「打火堆」是滿洲人祭祀火神的演變、和崇尚日月星辰。崇尚火神,認為「打火堆」給人們帶來光明、溫暖和幸福。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回擊明粉的胡言亂語
民國總是黑清朝,清朝真的那麼糟糕嗎?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