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我喜歡一個人指給我看的地方

我喜歡一個人指給我看的地方

有一年去廣州,就一個人跑到天河區轉悠,順著街道走進了一條很小的巷子,兩邊的距離不到三步,挺幽深的感覺,一些茉莉花從幽暗的巷影里散發出淡約的清香。左側有一道門,兩扇門一扇開著,一扇虛掩著,裡面有些人煙。這種地方實在適合我個人的味道,於是就探頭進去。正對面是一個老戲台,左右兩側的廂房保持非常完整,幾個老人坐在院子里,彼此隔著一點溫暖感情的距離,喝茶聊天。看見我這樣一個陌生人走進來,就都抬起頭來,也不說話。陽光從高處的屋檐下斜斜地溜下來,形成一種炊煙般的感覺,這種和老屋極為吻合的氛圍,彷彿告訴我此刻我已經踏足另外一個世界。這是一個祠堂,一直保存著,只是不再演戲,廂房裡放置了一些屬於過去的東西,隔著窗欞,我知道這些東西都和時間發生關係,而細節並不需要明白。

這種偶然的收穫,使得我在旅行的筆記上常常猶豫起來,不知道怎麼記述。這種房子現在也許沒有了,老人也許都已經作古,時間的刻痕上滑溜得蕩然無存。這會令一個陌生的訪客憂鬱,會讓他不小心翻閱過去的筆記的時候,一下子無語。

和這種情形極為相似的是,我們對於所熟悉的環境的忽略。這就和你買了一本書一樣,總是告訴自己,一定有一天有時間來看看的,也就並不著急。結果是什麼?時間一直沒有,書一直來不及閱讀。我一直驚訝於人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很遠的地方看山看水看風景,坐在上海街頭或者馬德里的拐角喝咖啡,感覺人生真是無比美好,卻對於家鄉和所在的地方細節一點都不清楚,要是問他玉林村有什麼好看的,他就會瞪大眼說:「你咋個整的啊?玉林村,啥子都冒得。」我喜歡一個人用著深邃而熱愛的感情談論他的家鄉,我喜歡一個人指著對面的街,努努嘴,告訴我再過兩條巷子就有一家最資格的煎蛋面,然後側過身子,朝另外一個方向又對我說:「朝這頭走,就是巴金的家。」我喜歡這種感覺,就會從那個人的眼神里看見他歸宿一樣的情緒與驕傲。

在南方丘陵,我的老家,一座橋的歷史能夠講半天,這對於一個造訪者來說,無異於一堂生動的課,那種湘楚的音調,高亢而熱烈。可是,要是你今天去,就不再有這樣的機遇,那裡的人能夠告訴你北京的故事和舊金山的風景,卻毫無辦法重新描述屬於所站的地方,腳下的土地的故事。這很令人焦急。

我知道成都有個詩人翟永明,在玉林村生活著,經營著一個叫做「白夜」的茶坊,我知道她很美,是那種不可以複製的美,有脾氣的美,是最早把文藝女青年幾個字演繹到極致的美,是很難得有中國男人能夠駕馭的美,所以,我能夠理解何多苓和她分手的原因。除開這些,我一直懷疑她把玉林村比喻為法國的某個小鎮的說法,我不知道是指浪漫,還是休閑,或者奢華。我得去看看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種說法的根據。我按照老舊的原則,去詢問附近的人,我希望一個住在這裡的人能夠多少講述一些關於她的故事,結果大失所望,這和我在溫徹斯特打聽濟慈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那裡的人只要我問,就會毫不猶豫地指給我看,下了一個長坡,就可以到達濟慈住過的房子,要是夕陽西下,沿著河流慢慢走,就會不小心踩上濟慈當年的腳印。我喜歡這種感覺,很親近,很舒服,很美,很漂亮。在玉林村,我找不到可以詢問的人,他們對於詩人不感興趣,對於一個曾經影響過中國詩壇的女孩不感興趣。於是,在玉林村,我終於徹底放棄了自己的想法,我寧願這種遺憾留給我一種空間,使得我的想像漫無邊際。

我喜歡這種似隱似現的線索,明暗交織,也就可以讓一個旅行者敏感起來,而要是遇到任何一個人,就可以給我講述屬於他腳下的土地上曾經發生的故事,哪怕沒有動人的情節,我也喜歡。我喜歡一切和人有關的事情,到了一個地方,我喜歡聽見他關於本地和本村的樸實熱情的描述,指給我看,不遠處某棟房子值得去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多少次,你和這河水幾乎要飛走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