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藏在老弄堂里的「學霸媽媽」,為何觸動了居民的心弦?

藏在老弄堂里的「學霸媽媽」,為何觸動了居民的心弦?

如果按照攝影作品的標準,這應該算得上一張唯美的照片:冬雨的瞬間,遠處的東方明珠在弄堂空隙間閃耀。老房子的底層,一個頗具現代感的圓形拱門透著光,和地面積水中的倒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圓,和東方明珠遙相呼應,彷彿為舊區注入了鮮活的靈魂。弄堂里的人們,驚喜地簇擁在圓形拱門前面,靜靜地觀望著。

走近看,這個圓形拱門邊上有四個字——「學霸媽媽」。這個建築面積不過35平方米的空間,原本是一個居家養老服務點,因為北外灘第一市民驛站開放,助餐點被移過去,而漸漸閑置。今年2月,它作為城市更新項目,成了北外灘街道塘漢居委會「學霸媽媽」自治項目的承載地。

不過3個多月,當「城市更新」遇上「居民自治」,卻又正好搭准某種社會焦慮時,弄堂里的變化悄悄地發生了。

曾經低調的「學霸媽媽」們

虹口北外灘塘漢居民區,近2萬平方米的二級舊里,是典型的上海老城區。

清晨,老弄堂被灶披間里鍋碗瓢盆清脆的碰撞聲喚醒,陸續有居民出來倒馬桶,阿婆出來曬太陽,也有租戶形色匆匆趕著出來打工……

37歲的張秋蓉2017年開始擔任塘漢居民區書記,第一個感受就是這裡的「兩多一少」:老年人多、外來租戶多,年輕志願者少。她攤開一張紙,數據顯示:居民區戶籍人口6338人,其中60歲以上2724人,外來人口1118人。而戶籍人口中,還有很多屬於人戶分離狀態,大多中青人並不居住於此。

張秋蓉想搞活動,結果發現出來的樓組長動輒七八十歲。她心裡暗想,「有沒有可能讓更多年輕的居民出來做志願者呢?」

在居委幹部們走家串戶的過程中,陸續浮現的一組信息讓張秋蓉發現了驚喜:侯阿姨家的孩子在交大,吳阿姨家的孩子在復旦,倪阿姨家的孩子在中科大,還有阿姨的孩子在同濟……「孩子們都考上了名牌大學,媽媽們也剛退休不久,她們如果能出來做志願者,給居民們分享一下自己的育兒經驗,不是再好不過嗎?」居委會陸續梳理出一批「學霸媽媽」,連自治項目的名稱也想好了,就叫「學霸媽媽」。

張秋蓉有個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她這樣解釋項目的初衷:當下社會育兒焦慮嚴重,和居民們聊天時也常說起這個話題:家長們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忙著送孩子上各類輔導班,孩子負擔越來越重,效果也不見得好。這些弄堂里的「學霸媽媽」,雖然都是普通家庭出身,還有的是下崗或低保家庭,但教育孩子都挺成功。讓他們以過來人的身份點撥一下其他小年齡孩子的父母,或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說居民活動也得創新,老是包粽子、包湯圓之類的,很難吸引人了。

在居委會說出想法並加以動員之後,以前很少在居委活動拋頭露面的「學霸媽媽」們也一個個站出來了。核心成員就有8位。「學霸媽媽」項目負責人賀燕萍,孩子畢業於上師大,常拿獎學金,自謙不是「學霸媽媽」,她說:「其實我們待在家裡也是閑著。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能給別人提供幫助,自己也得到提升。」

2018年上半年,隊伍組織起來了,活動開展起來了,問題卻又來了。原先的居委會活動室十分老舊,無法完全滿足居民需求。此時,南潯路塘沽路路口逐漸閑置的居家養老服務點,也就進入了居委會視野。與它隔著一條馬路的地方,就是北虹高級中學,當時有些家長課餘就喜歡借用這裡交流心得。這也與「學霸媽媽」的含義不謀而合。

恰在此時,北外灘街道正在引入社區規劃師參與城市更新項目。張秋蓉便趁機提交了報告,並有幸入選。這樣,「學霸媽媽」志願者活動室,變成了一個由社區規劃師參與的城市更新項目。

弄堂里的一輪「新月」

設計師俞挺剛走進南潯路的弄堂,面對歷經雜亂搭建但歷史悠久的街區立面,他五秒鐘就做了決定。此前,他參與過「夢想改造家」節目,對里弄房子熟悉。

他說:「用一個圓拱去控制整個複雜的立面,最簡單也最有效。不規整的室內則分成三部分,邊角空間是儲藏和茶水。然後繼續用圓拱在室內形成視覺連續,和立面的圓拱形成層層疊疊的視覺效果,雖然小,但一眼看不透。」

簡單說,就是立面的動作要簡單清楚、內部空間要看上去有些複雜。在俞挺看來,塘漢居民區是個人口密集的老城區,迄今還有許多住戶使用馬桶。他希望這個微小的項目能夠傳遞一個信號——任何存在於上海的歷史遺產,無論現狀有多讓人焦慮,但設計都可以在最細微的地方順應用戶的需求,去創建一個意外的驚喜,讓一個負面的微空間最後成為積極的示範。

他甚至覺得,這個房子應該實現文脈上的超鏈接。「如果地面有積水,結合倒影,這個圓拱會變成弄堂里的一輪『新月』,不僅和兩邊里弄的拱門對應,也和上海東方明珠形成呼應,彷彿這箇舊區也有了更多的存在感。這樣,這個微小的空間更新,就實現了在視覺空間上最大的借力打力。」

這個理念也得到了北外灘街道辦事處主任程軍的認同:「政府實施微空間更新的目的是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喚起居民對社區的熱愛,以公眾參與的形式培育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並形成對其他居民區的示範效應,從而帶動整個街道區域的品質提升。」

參與「學霸媽媽」項目的年輕建築師穆芝霖,對這個項目推進過程中居民的支持配合記憶尤深。「我參與過一些城市更新項目,最難的環節是做居民的工作。但在這個項目中,前期街道和居委會和居民做了很多溝通,讓居民充分表達意見,然後努力尋找最大公約數,最後達成了共識。

她記得,樓上的居民當時有擔憂:「施工會不會影響我們?以後的燈光會不會太亮?」穆芝霖很理解,「因為木結構的老房子,層與層之間用磚填空,很容易打通。」於是在協調會上,施工方就承諾:保證只會在白天施工,保證使用柔和的燈光,肯定不會擾民。還有一位居民對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有些不解,旁邊的一位居民主動勸他:「人家是專業設計師設計的,以後我們都可以過來活動,是好事情呢。」

2018年9月,「學霸媽媽」城市更新項目動工,一個多月後就竣工了。施工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好奇的居民圍觀。「這麼好看這麼有現代感,是給新娘子做化妝間的嗎?」「可以拍婚紗照的嗎?」……這讓設計師很感慨,老弄堂里的居民,對現代感的東西也很有需求。只是以前,這些離他們的生活總有些遙遠。

果然「高手自在民間」

「學霸媽媽」志願者活動室的全新環境,一上來似乎就給居民帶來了驚喜。

進入白色圓形拱門之後,弄堂里的居民們就像來到了一個創客空間,儘管空間不大,卻時尚新穎:正對拱門的牆面上裝飾著立體綠植,側面的牆上頗有層次感地擺放著居民製作的各類手工,邊上是投影儀。最裡面有一個工作台,可供做餐點使用。

居委會在這裡組織的教育類沙龍,基本場場爆滿。幾場活動下來,張秋蓉沒想到:「居民們居然這麼能說,一點不比請來的專業老師遜色。」

在一場交流中,面對家長們忙於讓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的焦慮,女兒上交大的「學霸媽媽」吳阿姨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育兒經驗:「我讓女兒從小練習體育,參加了游泳、籃球等多種運動,不僅增強了體質,而且訓練了反應速度和身體協調性,更重要的是增強她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這會讓她終生受用。」一番話說完,讓很多家長若有所思。

還有一位孩子上復旦的「學霸媽媽」,讓孩子從小就自己選擇小夥伴,通過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遊戲,學習到各種知識。孩子要打遊戲,她也沒有明確反對,只是告訴孩子:你自己要學會控制時間,遊戲中遇到的英語單詞,必須要自己一個個查字典掌握。

一場場交流下來,大家終於發現,傳說中的「學霸媽媽」原來沒有一個是「虎媽」,儘管教子各有特色,但都以「散養」孩子為主。而且弄堂里的「學霸媽媽」都從事著普通的職業,有些人自己學歷並不高,家庭條件也很一般,但一點也不妨礙她們孩子的優秀。

代際育兒溝通技巧,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一天,居委會請來了5位年輕父母和5位祖父母,以及專業的心理學老師和育兒老師,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開始,80%的居民都在說兩代人的育兒經驗和理念不同引起的「衝突」:老人說年輕人老愛看手機,一教育孩子就沒耐心,年輕人說老人觀念老舊,要把孩子寵壞了……

還沒等專業老師開口,一位奶奶先開口了:「我說個例子吧。我平時帶孫子,周末讓兒子媳婦自己帶。結果有一次,媳婦不小心讓孫子摔了一跤,頭上腫了個包,沒及時去醫院,後來還需要動個小手術。一般來說婆婆要責怪媳婦了吧?但我一句沒責怪她,反倒一直在勸她:『小孩摔跤很正常的,下次注意點就是。』媳婦特別感激我,我們關係也一直很好。因為我想明白了,摔都摔了,這時再責怪有用嗎?」

大家紛紛點頭,稱讚「老太太思路清爽。」這時,這位奶奶又開口了:「我還有一個經驗就是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天天圍著孩子轉。所以我周末一定是放手的,有空就安排些旅遊、唱歌之類的。」

聽著「學霸媽媽」「學霸奶奶」們的精彩發言,有位媽媽脫口而出:「果然高手在民間。」

為居民找回「久違的自豪」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霸媽媽」志願者活動室承載的內容逐漸多元起來,也成了居民區和學校、企業聯建互動的好據點。

以育兒為核心,拓展出各類親子活動:有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參加的少兒茶藝、趣味多米諾課堂;以「學霸媽媽志願者活動室」為圓心,向方圓幾公里延伸的文體活動:有周邊白領熱衷的手工香牌製作,周邊居民歡迎的棋類活動、心理諮詢、品歡相聲進社區……除了8位核心志願者以外,居民區的100多位志願者也輪番來到這裡服務。

甚至,這間小小的活動室還兩度出現了感人的場景:三八婦女節當天,居委會悄悄把弄堂里的男士們約了出來,請志願者教他們親手用黏土做成逼真的花,過了一個多小時,當妻子們被請來,看到丈夫送上的驚喜時,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夫妻忍不住擁抱、親吻,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丈夫做過的最浪漫的事」。

另一個場景是,弄堂里一些有智障或精神疾病的孩子家庭被請來,志願者們給他們現場做披薩,讓他們也美美吃上一頓西餐。活動中,為了保護隱私,工作人員還特意把圓拱門上的百葉窗拉了下來。現場的家庭都十分動容。有一些不願來現場的家庭,志願者也在活動結束後將披薩送到他們的家。

在張秋蓉看來,「學霸媽媽」項目雖然從關注育兒開始,但絕不僅僅止於育兒。對於老弄堂里的居民,給予生活上的關心和便利很重要,但尊嚴更為重要。這個居民共享的時尚議事空間,成了很多居民在局促的家以外的另一個落腳點。在這裡,他們學習、展示自己的才能,感到自己的聲音被傾聽了,甚至擁有了久違的自豪感。

「學霸媽媽」賀燕萍感慨:「住在老弄堂里的居民也歡喜新事物啊。現在和年輕人接觸得多了,看得多了、聽得多了,明顯感到自己的思路也更開闊了,心態也更好了。」

也因為參加「學霸媽媽」活動,弄堂里原本交流甚少的本地孩子和外來孩子,很快打成一片,後來的活動已經相伴前往……本地和外來居民逐漸熟悉之後,遇到生活局促導致的磕磕碰碰,比以前更能寬容以待,還常常會「居民做居民的工作」……

在程軍看來,「學霸媽媽」項目通過激活閑置消極空間,活化社區鄰里關係,盤活社會多方資源,通過街道的支持引導、規劃師的專業設計、居委的積極運作、居民的廣泛參與,以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方情感的注入和付出,喚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居民通過自助、助人,反哺社區的方式獲得自我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實現社區治理的共建共享。

有些微妙的變化,連居委會開始也沒想到。有一位居民薩克斯吹得很好,在外時有演出,以前居委會幾次請他來參加活動都沒成功。在看到「學霸媽媽」志願者活動室的新場地後,他欣然答應。那天晚上,他在時尚的圓拱門前吹著薩克斯,伴著悠揚的樂曲,孩子們在屋內聊天玩耍,老弄堂彷彿也在默默注視著,構成了一幅特別美好的圖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排隊沖頂,8000米上「大擁堵」:春季登山季還沒結束,命喪珠峰者已超去年總數
第一次!這所師範大學同時有了兩家附屬醫院,醫學學科新布局又多了一大塊實錘的拼圖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