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齊白石一幅得罪天下同行的畫,寫盡他的小心思,還賣了224萬

齊白石一幅得罪天下同行的畫,寫盡他的小心思,還賣了224萬

齊白石的畫一般題跋都不很長,甚至僅僅只是落個款而已。迄今為止已經面世的白石真跡當中,題跋字數最多的一幅畫足足有三百三十五個字,先後分為四次四段寫成,乃白石國畫作品當中題跋字數之最,而這幅畫的命運原本是要被白石撕毀的,僥倖留存至今還賣出了兩百二十四萬。

之所以齊白石要分四次題寫三百餘字的內容,只要是畫完這幅畫之後他有著反覆的糾結和思量。這幅畫尺幅小巧,原本是一套冊頁中的一張小頁幅,根據主畫之上的初次題跋可知,該作為白石應友人之請而作。

二一年的某天,白石正在室中揮墨要作一幅大畫,忽然有人扣門而入,原來是他齊姓家門如山老弟帶著另外一個唱戲的朋友登門拜訪。

齊如山比白石小十一歲,因為都是姓齊且都在京都漂泊,故白石與如山兩人以兄弟相稱。齊如山是戲曲名家,他帶來的那個朋友正是名角梅蘭芳。

對於梅蘭芳白石自然不陌生,作為一個戲曲票友白石早已久聞梅郎之名——坊間盛傳他是男人都想娶女人都想嫁的一個奇人。

跟白石是個戲曲票友一樣,梅蘭芳也是個丹青票友,此次他與齊如山拜訪白石,別無他事,只求白石為他精心收集的一套冊頁填上一頁。

能為自己的偶像作畫白石自然是開心的,更別說是自家如山老弟開口相求的,他欣然允諾。於是梅郎將他那本冊頁遞給白石,以便白石參考整本冊頁的風格。

白石接過來一番,這本冊頁已經幾乎滿了,看來留下來的末頁就是留給自己的,當下他心中就有點不自在。認真一番,額滴乖乖,不愧是梅郎,整本冊頁全是當時京都的頂級名家所作,個個是名壓白石、甚至平時小瞧白石的「大師」所作,整本冊頁全是傳統花鳥。

一九二一年白石名聲尚在京都不能排上號,而且他的畫作完全不被當時的「美協」所承認,白石為人孤傲更被視為畫壇異類,但梅郎卻認為白石的畫非常適合自己這本冊頁,遂求齊如山引薦登門求畫。

白石看完這本冊頁之後雖然心生不快,但當時以梅郎之名氣能親臨齊府誠意求畫,還是令白石無法拒絕。但是,白石翻到一頁署名「姚茫父」的菊花圖時,心頭又湧起一種不服的憤意——這姚茫父畫菊沒半點意思,就是老一套的舊筆墨,這種舊法陳規最是讓白石不屑。

既然一開始就已經應承了如山弟和梅郎,白石便接下這票活要他們幾日後再來取。

接下來白石就獨自思考畫張啥畫到這冊頁當中去,這可是個傷腦筋的活,前面那些人都不怎麼待見自己,自己又看不慣他們那套畫法。

所以,要麼畫得可以壓軸不輸前者,要麼就和他們一樣畫得八面玲瓏挑不出啥毛病來。白石傲氣,所以他最終決定要畫一幅如同鶴立雞群的出來!你們畫花鳥,老齊俺才不跟你們這幫墨守成規的老傢伙弄成一樣,俺畫蟲子!

於是白石三下五除二畫了八隻蟋蟀,題跋將如山帶梅郎前來求畫的緣由敘述了一番,然後特地點明了冊頁中姚茫父所畫之菊為「舊法」,表達了自己內心的那點不屑和憤意小心思,也彰顯了自己畫幾隻蟲子就是不像你們一般都是玩「舊法」,另起一段記下所作時間和自己破例畫小畫的心情。

隨後他又另起一頁單獨題跋把蟋蟀介紹了一番,此乃第三段題跋。幾日之後齊如山一個人來取畫,快要交付給齊如山時,白石突然又收了回來,因為他覺得在名家齊聚的花鳥冊頁當中獨獨自己畫幾隻蟲子有些不倫不類,又擔心日後別人見了此冊之後認為自己畫蟲是辱罵其他同行,加之自己當時還憤然點名了姚茫父,更是犯了忌諱。

於是他和齊如山說,自己還是另外畫幅正兒八經的花鳥為好,這種得罪人的事細細思量之下還是不妥。齊如山是個明白人,他當時看了就覺得白石有些任性,又怕白石難堪,便笑著說那你就把這幅給我罷,我自己收著不給別人看就是。

白石原本打算撕毀此頁,但自己覺得所畫蟋蟀的確精到,便順水推舟將這幅小畫贈予了如山,又加了段題跋在最左邊,特地說明這幅畫可能會得罪天下同行,所以就不給梅郎那本冊頁添亂,贈予如山罷了,還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這幅畫與同行無關,言下之意就是自己畫八隻蟋蟀不是貶低同行的。此為第四段題跋。

四段題跋三百餘字彷彿都是有意無意在嘲笑同行,寫盡了白石當時的那點近乎「小聰明」的心思,他既不屑同行「舊法」,又想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才憤然作了此畫還頗為得意,但當時白石名聲不顯地位不高,又覺得怕得罪了同行同時還得罪了偶像梅郎,才收回此畫贈予如山。

也有人說這就是白石的「大智慧」,既貶損了同行又抬高了自己。您覺得,這到底是白石的「小聰明」呢還是他的「大智慧」呢?

(文: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畫說 的精彩文章:

他10歲就被譽為第二個齊白石,36年過去了,如今怎樣了?

TAG:有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