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透過這兩座建築,一窺貝聿銘的傳奇人生

透過這兩座建築,一窺貝聿銘的傳奇人生

今天一早,著名的建築設計師貝聿銘逝世的消息,震動了國內外媒體。

對於世界人民來說,這位大師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恐怕是法國巴黎盧浮宮廣場前最上鏡的那座「金字塔」。

而對於我們來說,這位美籍華裔建築師和他的故土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貝聿銘一手打造了香港的中銀大廈、北京的香山飯店,以及被他愛稱為「小女兒」的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和盧浮宮金字塔,這兩件作品一東一西、宜古宜今,從某種程度上也正是這位建築師一生的寫照。

今天,我們就隨著這兩座堪稱旅行地標的建築物,一起來回顧一下貝聿銘的傳奇人生。

蘇州博物館

連接故土的「小女兒」

蘇州博物館在官網紀念貝聿銘|圖:蘇州博物館官網

如果你在2006年之後來過蘇州,很難不注意到市中心姑蘇區東北街的一座獨特的建築。

它有著白牆黑頂、曲橋涼亭的古樸,又有著線條層疊、玻璃幕牆的現代。

在貝聿銘設計的眾多項目中,選址蘇州歷史城區的蘇州博物館,可能是規模最小、限制最多的。

圖:flickr@24_

但在貝聿銘的心中,這個作品對他意義非凡。這既是他對童年故土的尋覓、也是他豐城劍回的情感返鄉。就如同他在採訪中所稱,蘇州博物館是他建築生涯里最親昵的「小女兒」。

蘇州博物館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完美地兼容了古典與新潮:白牆灰頂是傳統的延續,透光玻璃是現代的體現。

建在拙政園和獅子林之間,蘇博絲毫不會令人感到突兀或有損古典園林的意境。但當面對建築本身,你又能清晰地意識到,這是一座屬於現代的作品。

圖:flickr@Fiona Zhang

在蘇博的建築群中間,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個大水塘。貝聿銘認為,水、石頭和植物是蘇州園林最重要的三個構成元素。

為了在水塘上構建出一幅現代的「園林圖」,他經過多番實地考察,從山東泰山找到了一種天晴時顯灰色、下雨時顯黑色的石材。

在接受上海電視台訪問時,年近九十的貝聿銘操著一口熟練的上海話表示,這一設計的靈感,來源自宋代著名畫家、定居江蘇的米芾所創作的米氏雲山一畫。

以米氏雲山為靈感創作的石景|圖:flickr@Eightsl八子

貝聿銘認為,蘇州園林是古代鼎盛時期的產物,如今再怎麼模仿也無法超越,只能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而這座連接著過去,又屬於現代和未來的蘇州博物館,也如同這個江南古城的眾多園林一樣,成為了蘇州旅遊的名片,迎接著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十八年故土印記

少年時代的貝聿銘在蘇州獅子林|圖:wikipedia

貝聿銘對故土的執念,源自於他的童年。

1917年4月25日,貝聿銘出生在民國時代的廣州。貝家是個名副其實的豪門家族,祖上的發家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在乾隆年間貝家就是「蘇州四富」之一。

十八歲之前,貝聿銘跟隨父親在廣州、上海兩地都生活過。民國時期的上海,是全國乃至遠東地區最繁榮新潮的都市之一,有著「東方巴黎」的美譽。

1928年的上海外灘|圖:wikipedia

在這個十里洋場,他被或傳統或潮流的建築所深深吸引。貝聿銘在晚年的紀錄片里回憶,當時上海西式風格的外灘建築群和著名的花園酒店,使他萌生了成為一名建築師的願望。

除了上海這座花花都市,貝家的祖籍蘇州也給他留下了不可泯滅的童年印象。

蘇州獅子林|圖:wikipedia@finblanco

童年時代每逢假期,貝聿銘都會回到蘇州的祖宅居住。而貝家當時的私家園林,正是如今大名鼎鼎、遊人如織的獅子林。

在蘇州小住的無數個童年夏日,獅子林都留下了貝聿銘與堂兄弟們玩耍的身影。

園林里精美絕倫的假山瀑布、迴廊雕窗,在他的童年記憶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貝聿銘曾在採訪中回憶,是兒時的蘇州,讓他能夠「感受並珍惜生活與建築之間的關係」。

盧浮宮「金字塔」

建築生涯的濃縮

如果說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對故土的紀念,那盧浮宮的「金字塔」,可以說是他整個建築生涯的濃縮。

1983年,除了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66歲的貝聿銘還迎來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個重要時刻——受當時的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邀請,成為了大盧浮宮擴建項目的總建築師。

晚年的貝聿銘曾經表示,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盧浮宮會排在首位」。他積累了近40年的設計經驗,都在這個項目中淋漓盡致的發揮了出來。

這個前後耗時15年才徹底完工的項目,很長一段時間都備受爭議,直到今天,依舊有聲音批評其破壞了盧浮宮的古典建築風格。

圖:flickr.com

但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這座由鋼鐵和玻璃組成的現代「金字塔」,已經成為了每個遊客都必須打卡拍照的盧浮宮標誌。

這座擁有不朽外觀的金字塔位於庭院的中部,可以稱得上是整個建築的中央焦點,也是盧浮宮的入口。

在接下項目之前,貝聿銘來到巴黎,用了近半年時間參觀盧浮宮,了解這座百年建築的歷史。

圖:flickr@iRis Sha

在他的構想中,玻璃金字塔結構的建築保持了整體的通透性,透過螺旋的階梯和巨幅玻璃仰望天空,參觀者能夠更好地體會盧浮宮的巴洛克建築風采。

同時,現代風格濃烈的金字塔,呼應了金碧輝煌的宮殿,融合了法國的現代與過去。

正如同貝聿銘自己所說,「它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建築」。

八十載去國離鄉

貝聿銘少年時與家人的合影|圖:紀錄片截圖

在通往殿堂級大師的這條路上,從求學到成名,大洋彼岸的貝聿銘走過了數十載。

時間倒回到上個世紀,在故土度過了十八年春秋後,1935年,貝聿銘被父親送至美國留學。

但遠渡重洋的他,並沒有按照家族的期望學習金融,而是先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攻讀建築設計。

在哈佛大學,他成為了德國著名建築師、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人之一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的研究生。

在多年以後,功成名就的貝聿銘回顧七十多年的建築生涯時,坦言承認自己「應當是個西方建築師」,概因他關於建築設計的一切基礎理論,都學習自西方。

但於此同時,他又表示,中國源遠流長的繪畫、詩詞、園林等文化,是他「興趣的起源」和「設計靈感的源泉」。

中年貝聿銘與齊肯多夫|圖:wikipedia

1948年,貝聿銘接受美國著名地產商威廉·齊肯多夫的聘請成為設計師,開始了他精彩又漫長的職業設計生涯。

貝聿銘的一生,至少完成了170個項目的設計,主持了50餘個設計項目的總體規劃。

他獲得的獎項更是不計其數,其中最著名的是1983年獲得的普利茲克建築獎。這個號稱建築學界諾貝爾獎的獎項評委會,將其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儘管無數研究者試圖從他浩瀚的作品裡尋找出一種「貝氏風格」,但貝聿銘從事設計的初衷從來不是為了建立所謂的個人風格或流派。

對他來說,一個建築設計師的成敗關鍵,是要深入了解建築所在地的人文歷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比個人烙印更為重要的,是設計出能真正融入當時當地的作品。蘇州博物館如是,盧浮宮前的金字塔亦如是。

大師逝去 經典永存

盧浮宮的黎塞留館|圖:flickr.com

除了玻璃金字塔,盧浮宮擴建項目還包括一座新建的黎塞留館。

這座場館擁有一個巨大的圓形入口,讓遊客能對建築的內部結構一覽無遺。

貝聿銘表示他對幾何圓形的最初印象,來源於祖籍蘇州傳統建築常用的月亮門。

蘇州獅子林里的月亮門|圖:wikipedia@Lee James

十八年故土印記、八十載去國離鄉,貝聿銘的百年人生,就如同他的設計作品一般,萌芽於東方、脫胎於西方,兼并著古典與現代。

除了盧浮宮金字塔和蘇州博物館,貝聿銘還設計過許多廣為人知的建築,例如香港的中銀大廈、美國的艾佛森美術館、卡達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等。

圖:wikipedia

如今一代大師離去,但他留下的作品依舊靜靜佇立在世界各地,等待著千萬旅行者們的探訪。

貝聿銘曾表示,現代建築應當把一個地方,與它的歷史、自然連接起來。他追求的不是革命性的改革,而是傳承與延續。

他最在乎的,是作品能否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而時間,終究會給我們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窮游錦囊 的精彩文章:

TAG:窮游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