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聽」十二藝: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感動觀眾

「聽」十二藝: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感動觀眾

山西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娘親》昨晚亮相上海虹橋藝術中心,作為第十六屆文華獎參評劇目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這齣戲講述了抗戰時期,太行母親趙氏與梨花,婆媳兩代人捨棄親生骨肉,救護八路軍後代的感人故事,塑造了平凡而偉大的太行母親的光輝形象。飾演趙氏的演員陳素琴憑藉這一角色獲得了第十六屆文華表演獎。

請聽記者臧明華髮來的報道:

「我覺得《太行娘親》真的很幸運,我也是非常幸運,其實很多人背後的付出,成就了舞台前的這麼一個娘親,也成就了這麼一個我,真的是感恩所有。」

演出前採訪剛剛獲得文華表演獎陳素琴,她說,雖然獎項是個人的,但這不是她一個人的成績。是整個劇組共同成就的。現在,這齣戲作為參評劇目參加本屆文華獎的角逐,她更興奮。

「聽」十二藝: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感動觀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儘管戲曲舞台上,「英雄母親」的形象比比皆是。但陳素琴作為土生土長的太行山人,對這個角色有強烈的創作衝動:

「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我從太行山長大,我覺得無論別人再怎麼表現,我覺得我們這裡的母親形象是怎麼樣的,我們特別有這種創作衝動!為了讓這個劇目更豐富化,編劇李莉她沒有僅從娘親的角度來說,而我們是從一個祖母的角度寫了兩代母親,我們這個母親的形象會更豐富。」

陳素琴飾演的趙氏,盼了三年才盼來兒媳梨花生了孫子鐵蛋,到後山換小米時,目睹了後山溝的鄉親因餵養八路軍孩子被日本鬼子屠村的慘狀,驚恐不已。回家正遇張伯把八路軍王營長的兒子鐵牛託付給梨花。趙氏百般推脫,因鐵牛高燒,她才勉強同意收養。鬼子掃蕩,張伯為掩護趙氏一家而犧牲,這令趙氏深受震動。

「俺知道,俺算不上英雄,王營長、洪醫生那才是英雄呢,俺就是一個顧家養娃的悍婆娘,哪兒能當得起英雄呢?」

「聽」十二藝: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感動觀眾

鬼子再次包圍村子,逼令村民交出八路軍的孩子。趙氏為保王營長的骨肉鐵牛,與鬼子周旋,後來和親孫子鐵蛋被活埋,英勇就義。編劇李莉說,寫出一個真實娘親的怕與愛,才能讓人物走進觀眾的心:

「我覺得這是我們中國其實很多千千萬萬的娘親都是這樣,平常看上去很普通,關鍵的時候她就能擔當。」

當千千萬萬的太行娘親懷抱八路軍的孩子,站在舞台上時,台下的觀眾沸騰了,拍紅了手掌,也淚濕了眼眶。

「真的是好棒的一齣戲,劇本好,主題好,演員演得也特別棒!好久沒有看到一部真正的戲了,它是用我們戲曲人的真正的本事去演繹的一個那個年代讓我們感動的故事,太棒了!山西上黨梆子我還是第一次看,跟他們沒有一個人認識,但就是發自心底的感動和震撼!」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臧明華

編輯:卞曉曉

責任編輯:包露

「聽」十二藝:上黨梆子《太行娘親》感動觀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