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量子理論分析探討:人類科技或早已發展到現在的上千倍

量子理論分析探討:人類科技或早已發展到現在的上千倍

有不少人會認同這樣的說法:人生在世的最大意義是不斷滿足於自我「感覺」,只要自我感覺良好了,世界也就平靜了。而事實是,每個人都不會一直處於「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中。腦生物研究者指出,在人的一生歷程中,「自我感覺良好」的時間,僅占整個生命時間的極少部分。

或許,正是這種不平衡的「感覺」,無形中推動著整個人類的發展。

對於發生的同一件事,或遇到的同一個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觀點,而每個人的不同看法和觀點,正是來自於他們各自的不同感覺。

為什麼對於相同的事或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呢?這些不同的「感覺」來自哪裡?是誰傳遞給我們的這些不同感覺的信息?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而根據科學研究,「感覺」來自於大腦的反饋信息。大腦將接收到的外部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後,反饋給我們的神經系統,從而激發出我們的喜、怒、哀、樂等各種不同的感覺。

但也有一些研究者並不認同以上大多數科學家所認同的解釋。這些研究者的解釋正好是相反的。他們認為,是外部世界的信息先觸發了神經系統,然後神經系統在各種不同信息的刺激下,做出相應的感覺反應,然後才將感覺反應輸送給大腦。大腦從不同的感覺反應,就會加工出不同的觀點看法。所以,對於同一事物或人,人和人之間總會存在著千差萬別的各種看法。

前者科學家的解釋,只是把「感覺」當成了一種被觸發的對象,似乎認為「感覺」本來就存在,但需要觸發被激活,否則會像沉睡的機器,一直處於沉睡狀態。

而後者研究者的分析,則是把「感覺」當成了信息傳輸媒介,通過「感覺」才能生產出來各種觀點、看法、理論等。

無論前者科學家的解釋,還是後者研究者的分析,都沒有明確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有感覺?感覺來自哪裡?

前面文章我們探討了意識的可能來源之處——或來自於我們這個宇宙之外,或來自於高維空間。那麼,感覺又是什麼呢?感覺到底來自哪裡?

如果用鎚子敲打一台機器,機器看去不疼不癢,好像沒有任何感覺。但用鎚子敲打人,必然疼痛無比。原理何在?用前面文章我們分析探討的結果,萬物皆有意識,機器之所以沒有任何感覺,是因為機器的意識如同沉睡著般,並未蘇醒,一旦「意識」蘇醒,機器就會轉化為有生命的物質,從而就會形成知覺感覺。

由此可見,「感覺」與「意識」實則是分不開的。沒有「意識」的物質,或者說「意識」沉睡著的物質,是不可能會有任何感覺的,更不可能產生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和理論。

故有研究者分析指出,如果說「意識」是人的靈魂的話,那麼「感覺」就是意識的靈魂。意識不存在,感覺也不會存在。意識不屬於本空間,感覺同樣來自於本空間之外。果如此,一個令人驚悚的推測就會不由自主地誕生出來:如果生命的存活只是依賴於意識的感覺,那麼,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大自然里發生的一切大小事情,完全有理由推測懷疑,可能不是真實的存在,就像「駭客帝國」里所展示的那樣。

只要科技足夠發達,我們人類也完全可以做到,只讓自己的感覺意識進入電腦構建的「虛擬世界」,去身臨其境般地體會感受那裡的世界。如果沉迷於「虛擬世界」太深,完全有可能迷失在裡面,忘記那裡是虛擬世界而不是現實世界。直到感覺意識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原來只不過是在虛擬的世界裡遊戲而已。

隨著量子科技的發展,未來人類完全有可能做到將「感覺意識」量子化,作為量子信息保存到電腦中。甚至,如果人類對量子世界探索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會使人類這個意識承載體完全被淘汰掉,從而只保存意識在電腦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裡生活。也就是說,人類藉助量子科技在未來或許會使自己永久生存下去,因為已經不再需要意識的脆弱載體——人類的身體軀殼。

反過來,我們再進一步思考一下我們的「現實世界」——我們生存的這個三維空間。

又如何能絕對肯定地認為,我們生存的所謂的「現實世界」,真的就是真實的世界?

又怎能保證,我們在這個世界裡所看到的一切,所感受到的一切,不是電腦模擬出來的一個「虛擬世界」?

又怎能不讓人懷疑,我們「人類」有可能科技早已發展到,比現在我們在這個世界裡所掌握的科技高出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的程度,為了體驗快要忘卻的曾經低維空間的那種感覺,或者曾經發展歷程中某段令人懷念的歷史,抑或休閑時想要體驗自己幻想中的世界,而用超級電腦模擬模擬出來了一個想要體驗的「虛擬世界」,並通過量子高科技手段,將意識量子化輸送到了電腦程序創建好的「虛擬世界」?

量子理論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而我們每一次的深入分析探索,都無不在驗證著量子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曾經,人類把不能理解的怪異現象,稱之為神的旨意,當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方才恍然大悟;曾經,人類以鐵定的信心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隨著科學的發展,鐵定的信心早已被融化成了鐵水,直至進一步揮發成蒸汽,消失的無影無蹤。

如果跳不出被捆綁的思維框架,如果只相信眼睛所看到的,如果只願意沿著前人鋪就好的道路前行,而不願意去探索開發其他新路徑,人類的科學也許只能徘徊在原地一直畫圈圈。果如此,飛出太陽系都難,又如何實現宇宙遨遊之夢想?甚至,如何走出這個宇宙呢?不是嗎?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的精彩文章:

月球為何使人類爭相探究?六大優勢讓月球從太陽系脫穎而出

TAG: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