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克里希那穆提精華語錄26句,認識自己,解救心靈,升華靈魂!

克里希那穆提精華語錄26句,認識自己,解救心靈,升華靈魂!

關於道德和幸福的關係問題,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與中國的現代哲學家牟宗三在理解和論述上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定的真理性參考。

具體如何呢?請跟隨哲學詩畫一起深度進入今日之話題——人類如何處理好道德和幸福的關係?

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提出,最高的善即道德和幸福的一致,這也是哲學的終極問題,並且將道德和幸福一致得以實現的基礎建立在自由意志、靈魂不滅、上帝存在三大假設上,實際上康德還是依據西方基督教傳統的處理方式來解決道德和幸福一致的問題。

對此,中國哲學家牟宗三並不完全贊同,他將最高善理解為圓善,採取了中國儒、釋、道三教的完全理性決定的說明模式即圓教模式來處理道德和幸福的關係問題。

1,哲學的終極問題。

在中國哲學中,很早就有關於道德和幸福關係的討論。孔子在其儒家學說中闡明了德性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即人生而有德,但他的儒學理論並沒有講道德和幸福必須一致,孔子沒有為德性必然有其相應的福報提供任何理論說明或事實依據。孔子以前的傳統的哲學並沒有說,善良有德之人,必然會在塵世獲得幸福和美好。

亞聖孟子出來後,主張仁、義、禮、智四端,認為人皆有四端,即都有道德心,並且強調四端內在於每個人,需要人時刻保存,強調福報是緊隨德性而來的,「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從孟子開始,中國哲學第一次對道德和幸福的關係有所認識。

儘管如此,中國哲學依然存有漏洞。那就是:不論是孔孟還是後來對道德和幸福一致觀點提出疑問的史學家司馬遷,他們都沒有在道德和幸福關係問題上給出具體且系統的理論學說,他們的思想不具有完備性。直到近代,牟宗三的《圓善論》才對道德和幸福的關係問題給出了比較系統詳細的闡釋。牟宗三以其獨有的出發點,消融了康德哲學的基礎,即自由意志、靈魂不滅、上帝存在三個假設,從哲學層面來論證了道德和幸福一致的實現的可能。

2,西方那些關於道德和幸福關係的論述。

在西方哲學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理性主義道德和幸福觀念主要有: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獲得幸福的前提是培養人的理性,學習知識;柏拉圖的「理念論」,即善的理念是一切存在的終極目標,即善的理念就是至善;還有亞里士多德的「合乎德性的現實活動」就是幸福。

但缺憾的是,這三位古希臘理性主義哲學家都沒有對「至善」概念做出具體闡釋,並且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感性,導致後來產生許多不同的研究學派和看法,如以伊壁鳩魯學派為代表的感性主義道德和幸福觀念。在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看來,道德與幸福的關係是一個分析判斷,不同點只是在於前者將「道德」作為賓詞包含在主詞「幸福」里,而後者將「幸福」作為賓詞包含在主詞「道德」里。說白了,就是先以哪個為前提。一方認為只有有了道德,人才幸福。另一方認為只有幸福的人,才會認識道德。

此外,還有以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為代表的中世紀基督教道德和幸福觀。奧古斯丁認為,幸福來源於上帝,且只能來自於上帝。物質並不能給人們帶來幸福。托馬斯·阿奎那也指出,唯有上帝才能滿足人類的慾望,使人類幸福,只有上帝才是「至善」的,人們只有信仰上帝才能不斷地向「至善」或「至德」靠近從而獲得幸福。這兩位哲人的觀點只是在向上帝尋求幸福,並不強調人內在自身的德性,他們把一切德性或幸福都寄托在上帝那裡。

3,康德論道德和幸福的關係。

康德之前,西方哲人們對道德與幸福的關係眾說紛紜,各執一端。康德出現後,他的哲學批判理論把道德和幸福關係的探討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亞學派都認為道德和幸福的關係是一個分析判斷,但在康德看來則是一個綜合判斷。他在《實踐理性批判》的辨證論中講到了兩種幸福觀——德性和幸福,雖然兩者看起來不同,但在康德看來,德性和幸福的統一才是真正的至善。何為至善呢?即最高的善、最完滿的善,這是人類終極的行為準則。這種一致體現在一個有德行的人必然會有其福報,即道德與幸福相匹配,相一致。

康德認為「道德與幸福一致」是一個先天綜合判斷。那麼這個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實現呢?為了確保道德和幸福一致,他在自由意志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預設:即首先要有靈魂不滅和上帝存在。這兩個條件是康德「道德和幸福一致」之所以可能實現的前提,當然這兩個預設是基於康德最基本的預設「自由意志」為前提的。靈魂不滅和上帝存在,都是在人的自由意志的條件下展開的。

康德說,通過自由意志產生出至善,這是在道德上必然的;所以至善的可能性條件必須且只能是建立在先天的知識根據上。人有自由意志,所以人們必須遵守這一先天法則,即德性法則,而德性法則本身就是人的動機,即人是有德性的,都是有向善本性的。而一個有德性的人又必然會追求一種不單單是手段的善,而是以自身為目的的絕對的善,追求一種完滿的善。也就是說不僅要求人有高尚的道德,還應該給予這樣的人與之相匹配的幸福和美好,而這種完滿的善必須有「靈魂不滅」和「上帝存在」作為條件和保障。否則至高的善就會受到塵世各種假醜惡的挑戰。

當人有了「自由意志」,就會是道德的,就會有信仰。人類所有的宗教是從道德里推出來的,道德是宗教的基礎。道德本身是自足的,一個有道德的人必然會走向上帝,走向宗教。而在自然領域,一切都是被決定的,理性只能服從於決定論和自然規律,但是在人的實踐領域,理性是自由的,不為任何外在的東西所決定。

4,康德三大預設:自由意志、靈魂不滅、上帝存在。

康德的哲學認為自由本身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是實踐理性的直接現實,不需要論證它何以可能實現。自由以自身為目的,自由意志以善良自身為目的,這個目的即善良意志,它是自由的最佳體現,所以人只有出於道德律去行動才是自由的。自由意志並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公設,更是純粹理性的意義和直接現實,是道德的先決條件。

康德指出,「至善」這種道德的最高理想在人這個有限的生命存在者身上很難達到,若不預設「靈魂不滅」,人在此岸世界的信仰和追求將無從寄託,人會質疑「至善」的現實性,而放棄在道德上的追求,那麼所謂的「道德與幸福一致」就會像猶太教的現世獲得上帝的拯救與解脫一樣讓人們失望,從而無法贏得信眾。所以,必須有這樣一種形式上的規定,讓人們在追求道德的路上不至於懈怠,確保人在現世中不斷行善、追求德性。而「上帝存在」這個預設之規定在此基礎上就顯得十分必要,如果沒有一個全善、全知、全能的上帝存在並外在地監督人們在德性路上前行的話,人們必然會懶於追求至善,變得邪惡、懶散、慾望泛濫,甚至放棄對最高道德理想的追求,所以「上帝存在」是「道德與幸福一致」得以可能實現的必要保障。

至此,康德在這三大預設的基礎上,論證了一個理性的有限存在者(人)不斷在現實的此岸世界中行善(出於道德律去行動)去追求德性,才可能在死後的彼岸世界(靈魂不滅)獲得福報(與德性完全相匹配的福報,上帝是最後的審判),這就是康德為我們提供「道德與幸福相一致」的經典的、富有邏輯鏈條的深刻論述。

5,牟宗三的批駁和發展。

康德將道德與幸福的一致理解為最高的善,絕對的善,而中國哲學家牟宗三把這種善理解為「圓善」,並由此形成了他的圓善思想即《圓善論》。

牟宗三認為,康德將「道德與幸福的一致」得以可能實現的依據建立在起情感推動作用而具有虛幻性的上帝身上,使「上帝存在」成了「道德與幸福相一致」可能實現的根據,這依據了基督傳統的處理方式;儘管肯定一個全知全能的無限存在者來保障「德福一致」的實現是可行的,但把一個無限存在者人格化為一個具有無限性的個體存在者是有問題的。因為上帝存在並不能被實踐理性所證實,這種人格神的上帝,只是一種信仰,一種符合西方基督教傳統下的人們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人的理性所決定的,「上帝存在」只是康德為了論證「德福一致」所提出來的不能論證的心理預設。

既然上帝能夠創造自然並使自然依賴於無限心智,即無限心智擔負著存在的重任,所以要想實現至善的可能,只要說明無限心智即可。而中國的儒釋道三教都是從實踐層面肯定的無限心智的存在。

6,無限心智下的圓善。

「圓善」實現的條件:無限心智。

關於無限心智,儒釋道三家皆有。儒家講本心或良知;道家講道心或玄智;佛家講般若智慧或如來藏自性清凈心。

牟宗三指出,儒釋道三家都沒有將無限心智的對象化為人格神,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無限心智可由實踐理性所證實,不像康德所說的上帝那樣具有虛幻性和無法證實性。依此無限而普遍的理性的無限心智之作用,便能樹立道德之必然性,而且能覺潤以改善和成全萬物的存在。因此無限心智足以保住道德之純凈性,也保住天地萬物的存在以及這一存在能和諧於道德的必然性。

無限心智的確立雖然可打開「道德與幸福一致」的大門,但是不能真正實現「道德與幸福一致」,要想做到這點,必須使無限心智上升為宗教認識,才能真正實現「德福一致」。而把無限心智和至善說的最好最明確者,則是中國佛教中的天台宗。邏輯、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等知識系統是知識,卻不是智慧。唯有那「能開啟人之理性使人運用其理性通過各種形態的實踐以純潔化其生命以至於達至最高理想之境」的,方為智慧。西方有基督教智慧,中國則有儒釋道三家智慧。

康德依據基督教傳統的處理方式並不能夠使「道德與幸福一致」真實地落實於現實,只有藉助中國哲學中的儒釋道三家的智慧,我們才更可能的實現「道德與幸福的一致」,即至善的可能。

結語:

現實世界是複雜的,是永遠變動不居的。生命宇宙充滿了無盡的奧秘和未知。無論是康德,還是牟宗三,都只能通過其學說認識或揭示世界的某一面,而這些只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冰山一角。誰也成為不了上帝,變得全知全能。所以,從這點看,道德與幸福的關係問題不僅僅是一個主觀判斷問題,更是一個尖銳且複雜的社會問題、現實問題。任其學說或理論如何的好,如何的精準正確,在現實面前都要面臨實踐和時間的考驗。哲學詩畫試問:現實中,在目前之社會,有幾個有德之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很幸福呢?又有幾人能做到讓自己的德性程度和幸福程度相匹配呢?所謂靈魂不滅,不過就是把有德之人的現世回報轉移到了來世(而來世何嘗不是一個虛幻的欺騙呢?),而西方基督文化中對此加入了末日審判和天堂地獄論,也是同樣道理。

無論是康德,還是牟宗三,都不能保證每個人皆可得到與其道德相應的福報。或許,這正是人類的命運,也是人類將一直持續奮鬥或改進的終極目標,更是人類絕望與希望、掙扎與徘徊、悲苦與歡樂並存之現狀。不過,無論如何,在今生我們都應該以善為本,以德為行,儘可能得讓自己的一生配得上幸福和好人這兩個偉大的稱謂。

關於兩位哲人的爭論和分析,你覺得誰對呢?誰的更有說服力呢?歡迎後台留言,和眾多粉絲一起互動,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與古代人相比,現代人更幸福嗎?這問題還真不好說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