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木牛流馬怎麼製作的?原來《三國演義》中有介紹,很多人都沒注意

木牛流馬怎麼製作的?原來《三國演義》中有介紹,很多人都沒注意

諸葛亮,揮斥方遒,彈指間盡顯英雄本色。他不僅軍事才能優越,就連實踐發明,他也是能夠手到拈來,總的來說,他這個人,不僅腦子轉得快,動手能力也很強。

三國時期,軍事不斷,而軍隊的糧食問題就變得尤為棘手,而在古代,糧食搬運一直是一個較難解決的難題,馬車所攜糧食遠遠無法滿足軍隊使用量,且馬夫偶爾也有體力不支的現象,如此一來,糧食搬運的問題亟待解決。而在《三國演義》中,就有提及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發明了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叫「木牛流馬」,名字聽起來不知所云,但不明覺厲。

而諸葛亮的這一發明也被人們一直猜測,人們對其整個裝置的運作以及相關結構都存有懷疑,一者,木牛流馬的運作必定要消耗能量,那麼在沒有石油,沒有其他相關能源的情況下,它要如何去運作呢?二者,木牛流馬的整個構造又是如何的,它能裝運多少糧食?

在歷史上的發明也不少,但是像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造紙術這四大發明,都是清晰可見其整個歷史發展軌跡的,這也為人們的未來生活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並沒有保存下來,這一點也讓人們感到不解,如果是這樣偉大的發明,那麼為何古人不將其保存以造福後人呢?這一直是一個讓無數學者爭論不休的謎。

而在《三國演義》 中,也有對木牛流馬的詳細介紹,但是由於帶有文學色彩,作者將其講得撲朔迷離,人們對其理解不一。書中有云:「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當然這只是其中介紹的一小部分,但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些許亮點。

其一,我們可以從其描述中了解到其和牛的不同,「方腹」大概是為了用於儲存更多的糧食,以滿足空間需求,頭是曲形的,這樣可以滿足方位的調節,有點類似方向盤操作。

其二,「一腳四足」,可以看出其比正常的牛多了一隻腳;

其三,舌著於腹,這裡可以看出,其舌頭是連接在腹部上的,由此可以推想,木牛流馬的舌頭,就如同一個制動裝置,牛舌是為了其能夠更好地控制速度而存在的;

其四,「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說明只有運輸量極大的時候用起來才有價值,否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說明了木牛流馬的局限性。

在《三國演義》中還分別對其各個部位進行了說明,牛頭、牛腳、牛領、牛足、牛背、牛腹、牛肋等等,但總的來說,其運作方式還有待考究,有人說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不遵守能量守恆定律,但有專家指出,它的確是一個省力機械,從一定程度上說,它滿足了杠杠原理。

另外,有人指出,木牛流馬應該是有齒輪的,不管是走棧道還是上下坡,都必須滿足杠杠原理,否則無法解釋它在棧道以及上下坡時的運作原理。

現如今,很多人根據文字描述復原了木牛流馬,但是最初始的木牛流馬仍舊是一個謎,古人的智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附錄:《三國演義》對木牛流馬的原文介紹:

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

造流馬之法云:"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杠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從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杠,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曹操軍事生涯最慘的敗仗:最信任的猛將戰死,長子也為保他而犧牲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