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的「仁義」之名,到底有多大水分?他可沒電視里演的那麼好!

劉備的「仁義」之名,到底有多大水分?他可沒電視里演的那麼好!

三國演義里的劉備,可是被披上了神話的色彩,寬厚待人,禮賢下士,雖然出身卑微,卻毅然決然的擔起了匡扶漢室的重擔。因為他深得民心,老百姓賜予他一個非常好聽的稱呼「劉皇叔」。但是當我們長大一些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卻發現,劉備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他可以說和曹操是一種類型的人,是一個奸雄,絕對不是一個仁主。

每一個白手起家的人都知道成功不易,劉備也不例外。公元196年,剛剛開始創業的劉備就和袁術交惡了,怒氣衝天的袁術派紀靈帶領3萬精銳攻打劉備,劉備嚇壞了,趕緊向呂布尋求幫助。呂布也算夠意思,劇中調解,憑著一手「轅門射戟」化解了劉備這場危機。當然,呂布也有為自己的利益考量,但是客觀上卻實實在在幫了劉備大忙。

「仁義劉皇叔」是怎麼報答的呢?就算做不到「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至少也得「大恩大德銘記在心」吧?可是公元199年,呂布被曹操擒獲,鑒於呂布戰鬥力不俗。曹操一向識英雄重英雄,又虧得呂布生的一副好嘴,拍馬屁的功夫了得願意幫助曹操一統天下,曹操頓時起了愛才招降之意。「仁義劉皇叔」來了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一句話要了呂布的命。

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下,劉備打不過只能逃亡。由於劉備「捨不得」新城和樊城的百姓,於是帶著百姓一起逃走,「攜民渡江」也成為劉備「仁義」的典型案例,只不過,此事彷彿經不起推敲。我們仔細看一下,劉備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追上後,連妻兒都不要了,帶著諸葛亮、張飛等幾十個人逃之夭夭,談什麼照顧百姓?

如果劉備只帶著自己的人和老小一起跑路,目標會很清晰,被敵人追上的概率也很大。和百姓中一塊走,既能很好的掩護自己,還能在百姓心中留下一個好的形象。一旦成功躲開追兵,這些百姓又成了劉備最需要的人力資源。可謂是虛偽至極。

劉備入主成都之後,為了籌集軍費,下令鑄「直百五銖錢」,說白了就是一枚錢當一百枚五銖錢使用,大錢換小錢。這項政策迅速為劉備積攢了大量的財富,史料記載「(劉備)數月之間,府庫充實」,這種經濟槓桿的形式,把老百姓一輩子積攢的錢弄到了自己的國庫里,讓百姓覺得不是被解放而是被強盜搶劫了一樣。百姓對劉備是流言飛起,說劉備就是強盜,假仁假義。這事劉備幹了好幾次,「仁義劉皇叔」搜颳起民脂民膏來,一點也不心慈手軟。

後來發家之後的劉備來到益州,這益州本來是劉璋的屬地,劉備到來之後就把益州"強取豪奪",一轉手就把劉璋的地盤兒都給吃了。劉備常常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這叫出師有名。只不過明明漢帝還在,就急於稱帝,這一點算是失策的污點了。劉備到底是真君子還是假小人,到底是大漢忠良還是亂世奸雄,想必小編不用多說答案也顯而易見。他是一個亂世奸雄,一個戴著仁義面具之君主。

只不過縱觀歷史長河中,又有哪個霸主沒點能耐呢?亂世梟雄必有過人之處,那個年代的人,處於亂世也是迫不得已,為了成就大業只能不擇手段,正是憑藉「仁義」之名的強大號召力,白手起家的劉皇叔才能在弱肉強食的三國亂世里闖出一片天空。參考資料:《三國志》、《魏書》、《資治通鑒》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金兀朮真是被牛皋氣死的嗎?歷史上他和岳飛的對戰,勝敗究竟如何
宋朝唯一合法的民間武器,梁山好漢人手一把的「朴刀」長什麼樣?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