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古書數量看中國文明的廣度:究竟是地方性文明,還是世界性文明

從古書數量看中國文明的廣度:究竟是地方性文明,還是世界性文明

在歷史領域,曾出現過一種看法:所謂的世界性文明,或者說對人類有突出貢獻的文明,必然在其文明的書籍中,具有大量科技、經濟和軍事方面的資料,比如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拿破崙的《拿破崙法典》(民法典)、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從這方面看,中國似乎算不上世界性文明,因為中國所有的史書都是「政治史」或「宮廷史」。事實真是如此嗎?

正確認識「世界性」與「歷史」的概念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一個概念,即世界性文明,並不是自古就有,所謂的世界性,最早只能從大航海開始之後才算,更嚴格一點說,在全球化實現前,不能說哪個文明是「世界性」的,所有文明都是「地方性」文明。

其次,認為中國所有的古書都是「政治史」或「宮廷史」,在極狹隘的視角上看不算錯,但要放在邏輯自洽的角度看,對中國古書的整體判斷不正確。

站在狹隘的視角看,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特別是古代史書,著墨重點是帝王貴胄的家史及其精神嬗變,這一點不錯。一般經濟、軍事,包括數學在內的科技類書籍始終沒有被重視過,以至於在中國文明的價值體系中排名末位。

但是,站在更高的層次看,中國古代經典書籍數量之大,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即便某些類目的書籍佔比很小,但絕對數量卻不低,與中國自己相比較顯得少,跟與其他文明相比未必少。

另外,史書和經典著作不能與所有資料等而視之,有些類目的書籍沒有被總結,散佚在歷史的角落,有些則根本就沒有流傳下來,它們也是文明的一部分,應當給與其相應的地位。

中國古代科技類書籍

用「浩若煙海」形容中國古書的類目和數量,一點都不誇張,其中關於農學、數學、工程、藥學的著名文獻不算少。

遠的不說,僅從宋代開始,就有沈括的《夢溪筆談》、元代王禎的《王禎農書》、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以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這些書籍質量上乘,都具備世界級的水平。

我們以《天工開物》為例:17世紀的宋應星,有意識地將其著作《天工開物》系統化,這本書分為18章,每一章討論一種工程技術,包括冶金、製糖、造紙、紡織、染色、種植等等,完全稱得上工業革命前工程技術和手工業的集大成者。法國19世紀的漢學家斯塔尼斯拉斯·朱利安(儒蓮)對《天工開物》讚不絕口,推崇備至。很難說法國的百科全書沒有受到《天工開物》的影響。

到了20世紀,英國人李約瑟(Joseph Needham)寫成的大部頭《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共7卷24冊,其寫作資料大部分出自中國史料的記載。中科院前院長盧嘉錫任總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共有30卷,每卷至少60萬字,至多100萬字,其中的專門史19卷,分為數學、物理、化學、天文、水利、機械、建築、交通等等。

這部被稱為《大書》的巨著,其資料主要來源不僅是各類史料,還加上了考古實物。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推理:如果沒有足夠的史料,能編出關於中國科技的超級著作嗎?

中國古代經濟類書籍

說中國文明不注意經濟,完全是無稽之談,對中國人來說,耕、戰、貨(經濟)同樣重要。早在《史記》中就有《貨殖列傳》,其後的《漢書》有《食貨志》,此後正史必須附有關於國家經濟情況的《食貨志》。這些《食貨志》就是考察中國經濟歷史的基本材料。

中國對經濟的重視,除了《二十四史》中的《食貨志》,還有大量補充資料,比如「十通」,分別是唐朝時的「三通」——《通典》《通志》《文獻通考》,明朝時的「續三通」,清朝時的「清三通」和《清朝續文獻通考》)。「十通」類的政書包含大量經濟理論和數據,全面刻畫了古代的經濟活動。

正史和通典類的書,只是經過專業人士彙編的官方著作。如果以「史料」的數量而言,各種未經提煉的檔案、奏章、方誌、家譜、碑文、筆記、甚至小說等,也有不可勝數的經濟活動記載。這些文獻數量之多,散布範圍之廣都足夠驚人,只要有動力去提煉這些原始史料,就能重新塑造中國古代經濟形態。僅就資料翔實度來說,沒有文明如中國一樣面面俱到。

中國古代軍事類書籍

中國歷史中有大量的戰爭實踐,誕生了無數軍事書籍和資料。早至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就有兵家,專門談兵法、戰略和戰術。

最著名的《孫子兵法》,至今在整個世界歷史中都是軍事名著。在中國古代,對《孫子兵法》的注釋和分析汗牛充棟,光是這些注釋就能發展出一整套軍事學體系。

《孫子兵法》至遲於公元7世紀時傳到外國,對整個亞洲文化圈產生了巨大影響。歐洲在18世紀首次將《孫子兵法》翻譯成法語,20世紀初又翻譯為英語。孫子的著作在外國軍事學者中極受重視,美國國防部一直把《孫子兵法》列為軍事院校推薦讀物。

中國軍事書籍絕對不是《孫子兵法》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截止漢朝時,兵書有「五十三家」,文章790篇,圖43卷。其中「兵技巧」13家,199篇。所謂的「技巧」——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可見,「兵技巧」指的就是軍事訓練以及軍事器械。

除了春秋戰國,後世兵書撰寫依然沒斷。托寫在戰國,實際成書於西漢的《六韜》、唐朝李筌的《太白陰經》、唐朝李靖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等,都是各朝代的代表名著。

如果說舊兵書更注重博弈類的「戰略」,那麼宋朝曾公亮和丁度一塊編寫的《武經總要》,就是軍事學的百科全書,中國古代軍事集大成之作,不僅記錄戰略、戰術,還寫了大量的器械圖譜和訓練方法,這是目前研究古代冷兵器戰爭的最可靠官方史料。也是在這部書中,明確記載了火藥,提供了中國發明火藥的證據。

到了明朝,由於抗倭和北方前線的戰事,中國兵書進入一個新階段,比如明朝茅元儀編輯的《武備志》,它是前代兵書的匯總,原創價值雖不如《武經總要》,但內容更詳盡,篇幅達到了令人咋舌的200萬字。

地方性與世界性辨

中國傳統史學確實關注帝王貴胄,以及政治史,但是從橫向的角度看,哪一個古代文明不是如此呢?每個文明的歷史都只記載王侯大臣、政治與戰爭,而不會在日常生活上傾注太多精力。在古希臘和羅馬的歷史學著作中,政治史也排在第一位,希羅多德的《歷史》,主要講述了希臘和波斯的戰爭,它是西方文學的開山之作,但有些人還是「慷慨」地將其放入文學和歷史的兩個維度中,再比如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顧名思義就是戰爭史,他也沒有關注希臘百姓的生活。

縱向的看歷史學的發展,各文明都是近代市民社會出現之後,才逐漸在政治史之外,單獨開闢了經濟史、社會史等,關注重點也從國王貴族轉到了社會百態。

進一步說,歷史學不等於文明,只是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便中國古代歷史過多關注政治,也不等於說整個中國文化,只包含政治,而缺少其他東西。

綜上所述,中國文化中原始材料很多,只是人們不知道,或不關心而已。所以,不能籠統地說中國古代歷史只是「政治史」或「宮廷史」。如果說「一個文明是世界性的,必然包含大量科技、經濟和軍事資料」這個評價標準是成立的,那麼中國文明一定是世界性的。假使中國人謙虛地說自己是地方性文明,恐怕很多西方研究者也不會接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利用「深度偽造」技術,讓蒙娜麗莎的臉「動」了起來
吃完蒜的口氣怎麼回事?科學家:蒜是香的,難聞的是你的嘴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