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又一部破紀錄大爆款神作,看完顫抖著打五星

又一部破紀錄大爆款神作,看完顫抖著打五星

條姐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這麼一家四口愉快的去沙灘上度假。

媽媽,爸爸,帶著女兒和兒子。

這天夜晚,停電。

兒子突然從黑暗中走出來,說——

「有一家人站在我們的車道上。」

從窗外望去,四個人手拉手,一動不動。

只是在遠處凝望著房中的你。

是鄰居嗎?

似乎並不像。

那麼,到底是誰?

他們過來了,朝屋內的這家人走來。

看清了。

一樣,長得一模一樣。

並且,似乎想要大開殺戒。

一張面孔只能存活一個,不是他們,就是我們。

到底誰是最後的倖存者?

如果看到這你就覺得毛骨悚然了,那麼我想告訴你的還遠遠不止這些。

《我們 Us》來了。

這部電影不簡單。(適合深夜刷)

可以說,爆了

製作成本2000萬美元的它,在北美上映三天,就狂攬7025萬美元。

這是繼《小丑回魂》(1.2億美元)和去年的《月光光心慌慌》續集(7.6千萬美元)後,沒有大IP加持的純原創恐怖片最佳首周票房之一。

不僅票房爆了,口碑也爆了。

爛番茄新鮮指數94%

在權威媒體評論收錄網站MetaCritic收錄的51家媒體也給本片平均打出81分的高分,分數僅略低於《逃出絕命鎮》的84分。

終於,又來一部好片。

至於為什麼要和《逃出絕命鎮》比,看看導演就知道了。

就是他,喬丹·皮爾

兩年前,他就用實力證明了,不會拍恐怖片的導演不是好諧星。

2017年,一部成本只有450萬美元卻收穫了2.5億美元的恐怖喜劇《逃出絕命鎮》以黑馬姿態突破重圍。

擊敗《伯德小姐》、《水形物語》、《三塊廣告牌》,一舉拿下了第91屆奧斯卡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除了獲得奧斯卡的獎項外,還在全球各大電影節以及影展中獲得了193次提名,共獲得147項大獎。

牛逼。

而這個只是他的處女作。

時隔兩年,帶著第二部來了,同樣拉風。

還是那個喬丹·皮爾,隱喻、諷刺,黑人,一樣都沒少。

不過這次,更像是挖了一個更大的黑洞,讓我們在墜落中一步步探索,探索那埋在影片背後的「我們」。

1986年,聖克魯斯,一家三口,遊樂場。

爸爸正在玩闖關遊戲,女兒正吃著棒棒糖。

這個小女孩叫艾迪,這天是她的生日。

而她的父親正在給她贏獎品,贏了什麼呢?

一件T恤,一件印著恐怖圖案的T恤。

夜晚的遊樂場,很熱鬧,還是小孩子的艾迪,卻顯得有些緊張,她對周圍感到陌生又好奇。

父親在打鼴鼠,母親去衛生間,這時,獨自一人的艾迪好似被一股力量牽引著,牽引著走到了海邊。

看到了沙灘邊上的那座叫作「了解真正的自己」的小屋。

那個燈火通明卻沒有一個人的小屋。

艾迪沒有停止腳步,她進入了那個神秘的玻璃屋。

看到了那個女孩。

和她一樣的女孩。

從鏡子中看到自己不是很正常嗎,為什麼她露出了這種表情?

鏡頭一轉,艾迪長大了。

結婚生子。

有一個沙雕老公還有一雙兒女。

回到文章開頭,一家四口再次去聖克魯茲度假,並且丈夫非要帶大家去小時候那個沙灘玩。

在去沙灘的路上,詭異的事情就開始接連發生。

舉牌子的老頭莫名死亡,牌子上寫著《舊約-耶利米書 第十一章11節》

小兒子也莫名走失,還看到了一個滴血的稻草人。

就像是...那個舉著牌子的人。

別擔心,稻草人並沒有轉過來嚇人。

沙灘之旅平安無事。

真的平安無事嗎?

直到晚上。

「我們」出現了。

硬闖進門後,借著火光,終於看清了他們的樣子。

也是一家四口,也是兩大兩小,也是...一樣的面孔

一樣的面孔,沒錯。

坐在沙發的兩邊,好像在看著未知的自己。

但如果說這像是照鏡子般,並不準確。

首先,衣服顏色不同,一邊是家常的服裝,另一邊則是統一著裝,大紅色套裝。

其次,看,他們的表情

搞笑的爸爸變成了只會吼叫的原始人。

姐姐變成了只會假笑的「假笑女孩」。

弟弟則變成了不會走路只會玩火的「頭套男孩」。

並且除了媽媽是啞巴嗓之外,其餘的都不會說話。

交流全靠手勢。

那他們是什麼人?

據紅衣媽媽說,他們是「影子」

想想我們的影子。

沒有思想,無法交流。

但不管它們願不願意,動作必須始終和我們保持一致。

這些影子也是一樣。

姐姐擅長長跑,她的影子也跑的飛快。

弟弟愛戴面具,他的影子也戴著,弟弟摘他也摘。

爸爸喜歡他那條船,他的影子也喜歡。

除了媽媽的影子。

會說話,有思想。

她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復仇

更可怕的是,不止艾迪一家碰到了「我們」,她們的白人好友一家同樣碰到了「我們」。

只不過沒這麼幸運了。

一家人瞬間被殺死。

本該同為一體,怎麼會有如此大的仇恨與怨念?

這些影子又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真的僅僅只是「影子」嗎?

劇情條姐點到為止。

相信看到最後,你們一定會背脊發涼。

不過,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去看懂這部電影,條姐再給大家說幾個細節

1.片名《我們》。

英文片名《Us》,把s一大寫成S,就是U.S.美國

艾迪的丈夫問影子「你們是誰」,影子回答到「我們是美國人」,這是導演對美國當代社會階級分化的最直接的嘲弄與諷刺。

人人生而平等?在美國,從來就沒平等過。

2.第一個出現的畫面,片頭的廣告。

這支廣告,其實也是最初導演的靈感源泉。

這是1986年美國的一個慈善活動「手拉手穿越美國」

這種募捐看似是對窮人的體恤,實際上就是吃飽了撐的找個樂子。

手拉手連成一條線再捐一點點錢就能拉起貧困人民?這只不過是上層人的自我感動。

在影片中也變成了某些人的可笑的信仰。

我不僅沒被感動到,甚至還想起了李晨范冰冰的手拉手心連心活動。

3.11.11的寓言。

在片中,11.11曾多次出現,這當然不是導演對我們的雙十一有什麼特殊的感情。

而是呈現了一種美妙到極致的對稱與複製感。

這同樣也是一個古老的寓言。

原文如下:

「Therefore thus saith the Lord, Behold, I willbring evil upon them, which they shall not be able to escape; and though theyshall cry unto me, I will not hearken unto them.」

所以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災禍臨到他們,是他們不能逃脫的。他們必向我哀求,我卻不聽。

這句話原本是耶和華對猶大人和耶路撒冷有罪的人說的。

一種不可逃脫的災禍來了。

4.兔子

兔子,既是一種生活在牢籠中的動物,又是一種繁衍力極其強大的動物。

它們是試驗品,同時又是犧牲品。

而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話也會知道,兔子洞是進入未知世界的唯一入口。

影片中兔子洞之下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這些細節只是一小部分,只能說,這部電影解釋的空間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說《逃出絕命鎮》是「黑人政治」,那麼我能保證這部的寓意絕不僅僅是對於黑人,而是——

我們所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頭條 的精彩文章:

驚了,20年前的國產片還敢這麼拍?
這新劇太內涵,我只好假裝看不懂

TAG:電影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