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婦科聖穴:三陰交(下)

婦科聖穴:三陰交(下)

昨天介紹了三陰交的取穴和功效,那麼該如何在三陰交穴進行操作呢?在三陰交穴常用刺激方法中,除了針刺之外(需專業醫師操作),艾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更加容易操作,在經過醫師的指導後,可自己在家實施。

懸灸法

取穴時正坐位,也可將需要施灸的一側小腿擱於另一側大腿上,用點燃的艾條在三陰交穴上方2厘米~3厘米處迴旋施灸10分鐘~15分鐘,使局部有舒適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按揉法

用大拇指或穴位指壓器械,輕輕按揉雙側三陰交穴,力度以穴位處微有酸脹為度,每次每穴按揉3分鐘~5分鐘,可很好緩解經期小腹疼痛、墜脹等不適癥狀。如果同時配合按揉足三里穴,還可起到很好的保健養生、延年益壽的效果。

刮痧法

用邊沿光滑的器具如刮痧板、瓷調羹、牛角梳等,蘸清水在三陰交穴上反覆輕輕刮擦,直至皮下出現細小的出血斑點,狀如沙礫。

三陰交穴在臨床應用中常與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使療效更加明顯。

+崑崙穴

治療遺尿

崑崙穴在外踝尖部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兩穴配合可用於辨證屬於肺脾氣虛,腎氣不足的遺尿,艾灸也有一定的效果。

+神門穴

治療失眠

神門穴位於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這兩個穴位互相配合,每天按揉15分鐘~30分鐘,可安神定志,有助於改善失眠。

+十七椎穴

緩解痛經

十七椎穴在《千金翼方》中被稱為「背部奇穴」,別名又叫「腰孔穴」,位於腰部的後正中線上,第五腰椎棘突下。按揉3分鐘~5分鐘,便可預防或緩解痛經。

小貼士

孕婦不要隨意艾灸或長期按揉三陰交穴,可能會導致流產。

選自《中醫健康養生》2016年第八期52-53頁

婦科聖穴:三陰交(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陵游 艾蒿 忘憂 )

懸灸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治病不治「命」
新聞 | 我校榮獲2019年上海教育系統落小落細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案例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