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第一批無人便利店超95%都「死光了」!

第一批無人便利店超95%都「死光了」!

無人便利店,相信大家已經有小半年沒聊這個話題了,是因為這個燒錢項目讓眾多的投資者、創業者一夜之間成為Loser,一下子從天堂墜落到地獄。

40億,200家燒錢大戰

從2017年馬雲淘寶首家無人便利店開業,點燃了無人超市的導火索後,京東、蘇寧甚至娃哈哈也加入這個紅利風口中,而那些投資者、創業者所創立的如繽果盒子、F5未來店、Take GO、猩便利、果小美......各種各樣的無人便利店此起彼伏。

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無人便利店累計落地200家,無人零售這個新風口全年共吸引總額超40億人民幣投資,風頭賽過共享單車。

繽果盒子、小麥鋪這些創業公司的無人店,多則一年少則幾個月就輪番面臨開張和倒閉,儘管 2017 年繽果盒子 CEO 陳子林海還表示商店已開始盈利,但風口來得快,去得更快。

下半年就爆出了業績下降、高管離職、裁員等負面消息,上海首批落地的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早在2017年9月便因耐不住高溫而關閉。進入2018年後,它又相繼曝出裁員、高管離職以及業績不達標等負面消息。到了 2017 年年底,40 多家無人貨架企業里就有 10 多家以結業收場。

2018 年,各大店鋪陸續倒閉破產,一時間,這些無人店都充滿了飛蛾撲火的壯烈。

早在創立初期就被視為無人便利行業黑馬的鄰家便利,在2018年7月31日關閉了北京的160餘家門店。公司宣布,由於月虧500萬,持續虧損,缺乏造血能力,已基本破產。

曾經被資本看好的無人貨架,眾多品牌更是像多米諾骨牌般倒下。2018年初,「GOGO小超」宣布停止運營,這是全國無人貨架第一家倒閉的企業。

此後,猩便利裁去60%的BD人員;5月,七隻考拉停止貨架業務;同月,傳果小美融資遭擱淺,工資發不出;6月,傳哈米倒閉;10月,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

至此,轟轟烈烈的無人零售模式基本宣布破產。

40億就這樣燒光了……

無人店怎麼成了"無人"店?

無人店,創立之初本意是讓自己購物無憂、下單無慮、結賬輕而易舉的一種線下購物體驗,但從資金、技術、人力,到供應鏈、精細化運營、場景價值打造,每個新起的行業,都需要由各個鏈節穩定搭建才能長期發展,而無論是巨頭還是創企,都在不同的環節都遭遇了相同的阻礙。

對無人店本身來說,前期店面幾十個監控設備和後台大量雲端部署動輒幾十上百萬投入,雖然線下的人流成本比起線上低很多,但其實相比傳統店面,無人店僅僅就是少了收銀員的成本,其餘補貨、整理、清潔、運營照樣需要人工進行。

這意味著無人店節省的充其量也就是收銀員的成本,而這一塊成本恰恰是零售業中最低的部分。

在一二線城市,收銀員的工資也就是3000-4000塊不等。而無人店卻要安裝和保養智能設備,例如多個攝錄鏡頭、自動識別裝置等,並且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建立一套完整的營運系統,這更是燒錢的主。

而且,失去人工溫度的冷冰冰店鋪,消費者在嘗嘗鮮之後復購率非常低,這就造成了低坪效的怪圈。通過納食輿情監測系統發現,無人便利店在全國的熱度也是一片慘淡,真成了無人問津的便利店。

我們以某無人店為例,月均營業額取中位數兩萬,毛利25%為5000塊,扣掉營運費用基本上沒有任何盈利空間。

風口不是人人都能玩的起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無人零售市場過去兩年的投資資本總量已達 460 億元人民幣,但企業並沒利用模式賺錢,而是不斷擴大規模,幹掉一起進入這個投機創業潮的競爭對手,資本見勢不對收手後,企業卻只能陷入競爭的泥淖里持續虧損。

就連率先扛起無人便利店大旗的阿里、騰訊,前者僅僅是一家在淘寶造物節上存在了四天的快閃店,時間一到,便在線下徹底消失。後者是開在園區的公司內部店,要麼也是快閃店。

兩個巨頭在無人店的探索上一直非常保守,而廣大不明真相的吃瓜創業者卻傻傻地滿倉梭哈。

無人便利店的真面目

無人便利店的核心並不是無人,而是其中使用到的人工智慧技術,它們才決定了零售店的未來。

比如,在人工智慧的監控協助下,用前所未有的效率去實時跟蹤管理貨架庫存,讓顧客隨時買到新鮮商品,也以防你因為沒看到新鮮水果肉類就離開。同時,店員們也能隨時關注到顧客即時的需求,並提供最專業的幫助。

還有Amazon Go 基於計算機視覺開設,為消費者帶來即拿即走的購物體驗當顧客想進入 Amazon Go 時,只需掃描門口的二維碼即可。

進店後,AI 的計算機視覺系統將通過貨架上和過道上的數百個攝像頭,跟蹤記錄人們的購物活動。顧客可以自行選擇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當他們將物品放回貨架,系統便能從顧客的虛擬購物籃中移除物品。

選定商品後,顧客就能直接離開商店,AI 系統將會確保在顧客外出後向正確的人收取正確的商品費用。而人們只需在 Amazon Go 應用程序里線上支付即可。

追求無障礙的購物體驗一直是亞馬遜的首要任務。亞馬遜也一直在消除其中的不愉快體驗,通過 Amazon Go 收集到的消費者行為和偏好數據,亞馬遜下一步將能為顧客定製化服務,如向家庭進行針對性發放免費商品試用樣本、直接推薦讓你最心動的廣告給你等等。

在商業全面數字化的時代,線上線下一體化是未來零售業革命的趨勢,而未來購物不止於AI,那些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的購物體驗技術已經離我們近在咫尺了。

記住,零售商超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什麼無人超市,只不過是那些資本大佬突發奇想而已。

來源:納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為了中國實業崛起,這家科技公司5年只干一件事!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