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紙如何選擇?

書法紙如何選擇?

現在,我們經常見到,每個書法家家裡都有很多宣紙,玩的狠的家裡會有專門一個屋子放宣紙,據說宣紙放的年代越久越好用,是這樣的,新的宣紙有火氣,不好用。所謂放的時間長了,就是讓宣紙鬆軟一些,類似發酵。

不過用什麼樣的宣紙寫字好,這個對於書法家來說挺重要的,就跟你買了一台法拉利跑車,到底這車是該在山上跑,還是在農村溜達還是在北京的街上飈一下車,這是有點名堂的。

宣紙基本分成三大類:

1、生宣(紙),很洇墨。

2、熟宣(紙),不洇墨。

3、半生熟(紙),不太洇墨。

生宣作為書法創作最為重要的書寫載體,已經不可逆轉的成為大家常用的材料,而且很多當代所謂一些名家也用生宣創作了大量的「經典」作品,這也是當代書法的創舉和巨大「開拓」。

那麼,就宣紙而言,因為二王書風的泛濫,導致大量的「書法家」開始尋求一種適合寫精緻筆畫和小行草的載體。於是,我們就得以見到很多高手經常用的紙張了。

這種紙大概清代有點,好像民國的時候使用稍微多一些。當代很多書家卻開始廣泛運用。這種材質,類似熟紙,不洇墨,而且書寫有一點摩擦力,比較好寫。只是現在的粗製濫造(當代人的特點),導致很多泥金、泥銀宣紙質量不佳,時間長了表面塗層會氧化變黑。而且這種宣紙比較「脆」,摺疊幾次容易斷裂。

這個民國的時候就有,好像清代也有使用過。比如,我們看到現在很多清代和民國的老作品,對聯啥的,都有皴裂,感覺紙張很厚,墨色濃黑,基本就是這種紙張,是表面有「粉狀」圖層的一種宣紙,和傳真熱敏紙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些書法家在書寫前,都是用干毛巾在表面蹭幾下,讓粉狀物更加密實一些,這樣才好寫,不然很難著墨。

這基本屬於練習紙,成本和售價都很低廉,因為具有特殊的書寫效果,往往被眾多書家所青睞。

這種宣紙近幾年才被大家逐漸重視起來。這是一種採用陝西、甘肅等地特有枸樹皮做成的紙張,有傳聞說魏晉時期的書法就是寫在這種宣紙上的,因為沒有可靠的依據,我不敢這麼說。但是這種宣紙因為是純手工製作,基本保持了古老紙張的製作工藝和紙張本身所具有的特點,這種紙近似半生不熟,書寫的時候既能有漲墨,又能「見筆」(筆畫的細節),書寫感很不錯,去年各類國展有很多作者都在使用。

對於書法家而言,對古代墨跡本書法中紙張的研究,是一個經常被忽略而又十分必要的環節,沒有對這個進行研究,我敢說,你的字恐怕永遠也寫不太好。

線條,其實都是動作形成的。所謂的筆法,就是寫字的動作。可是,如果你用同樣的動作,但紙張不一樣了,表現出來的線條形狀也是不一樣的,這裡面就需要你根據紙張的生熟程度來調整速度。那麼說,即使你弄明白了筆法,可是你沒有弄明白書寫載體,你依然很難做到和古人那樣精彩的線條。

所以,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只注意了線條、結構、章法,而忽略了古人的書寫材料(毛筆、宣紙或者還有墨)。除了要研究古人的技法,書寫材料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師書苑 的精彩文章:

TAG:京師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