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WTO改革仍膠著,美國霸凌做法損害自身

WTO改革仍膠著,美國霸凌做法損害自身

臨近6月,涉及全球經貿未來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仍然陷在膠著狀態。

一方面,美國頻頻以國家安全理由針對華為等中國企業採取貿易單邊主義措施,中美談判下一輪磋商仍未確定,另一方面,臨近日本大阪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WTO改革將成為重要議題。

美國的立場也使各方試圖改革WTO的努力變得錯綜複雜且異常艱難。一位日內瓦資深觀察人士就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說,若最終沒有美國和中國的同意,很難達成WTO改革協議。但雙方立場差距較大,改革難度可想而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30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自2017年8月,上訴機構遴選,已經被個別成員持續阻撓將近兩年,成員普遍對美國做法感到失望,呼籲儘快破解遴選僵局。

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在前一天的關於中美高科技產業關係的內部研討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不論是美方在貿易摩擦升級搞「極限施壓」,還是加大科技遏制、打壓中國高技術產業,都不可能阻擋中國人民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擴大開放,建設創新型強國的堅實步伐。

上訴機構成員遴選連續兩年受阻撓

包括WTO前任總幹事拉米等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看來,歐盟和日本等成員努力推進WTO改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將美國留在WTO的帳篷里,但目前看來,美國的態度仍未發生轉變。

美國代表在否決了中國歐盟等聯合提出的WTO改革提案後,還在持續阻撓上訴機構成員遴選過程。到今年末,上訴機構大法官的數量將少於三個,這也是審理案子最低法官人數。屆時,上訴機構將面臨實質性癱瘓的局面。

高峰說,5月28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例會上,美國繼續阻撓上訴機構的遴選,成員普遍對美國做法感到失望,呼籲儘快破解遴選的僵局。中國與歐盟、俄羅斯、印度、巴西、加拿大等19個成員相繼發言,表達了對這個問題的嚴重關切。

自2017年8月以來,上訴機構遴選已經被個別成員持續阻撓將近兩年,中方對此表示遺憾。中方將繼續以建設性的態度,與絕大多數成員一道,努力推動解決上訴機構的危機,保障爭端解決機制的正常運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美國的這些單邊行動,對世界經濟及美國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導致中美貿易減少,但雙邊的貿易逆差的基本情況沒有變化,因關稅上漲造成的成本幾乎全部由美國企業承擔。

美國霸凌做法損害自身

值得關注的是,多位人士也援引數據描述了美國霸凌做法損害自身。

張曉強表示,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和科技強國,但也不是在所有領域或行業都領先。以4G為例,全球基站有500多萬個,中國有372萬個,美國只有約35萬個,其4G網路的通達程度、網路質量均低於世界多個先進國家,也低於我國水平。

此外,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不可逆轉,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國科技的交流互鑒、合作與競爭是促進創新發展的客觀規律。華為公司每年從美國的採購額超過100億美元,美國的主要半導體公司思佳訊(Skyworks Solutions)、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美光(Micron Technology)和英偉達(NVIDIA)的總銷售收入中,中國市場比重超過50%。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閃迪(SanDisk)和英特爾均在1/3以上。美國蘋果公司、惠普公司全球最大的生產組裝基地在中國,並大量在中國市場銷售其產品。這些公司對中國的經濟與就業做出了貢獻,同時也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並獲得良好效益,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關係。今年5月美國政府行政令發布後,使相關公司的股市價格大幅下跌。據統計,衡量美國晶元股整體表現的費城半導體指數4月屢次刷新歷史高點(1600),但近日收盤點已累計下跌近17%(1312)。

他說,美方挑起的貿易摩擦和對中國高技術企業遏制的不斷升級,對世界供應鏈也在造成衝擊。美國歐亞集團全球科技政策事務負責人保羅·特廖洛稱,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受影響的將不僅是這家中國公司,還包括全球供應鏈,而英特爾、微軟和甲骨文等美國公司也在這條供應鏈上。美國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IFIF)」5月發布的一份關於新興技術出口限制對美國影響的報告指出,5年內美國企業因此損失的金額可能達141億至563億美元。美方在傷害中國企業的同時,也必將付出相當的代價,使美國企業和廣大民眾深受其害。

高峰強調說,美方的貿易霸凌做法,最終損害的是美國自身,買單的是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紐約聯儲經濟學家最近的預測表明,美方加征關稅措施將使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平均損失831美元。美國一些智庫的研究顯示,如果美方的措施持續下去,會導致美國的GDP增速下滑、就業和投資減少、國內物價上升,美國商品在海外的競爭力下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消費者感受到加征關稅的影響。

面對未來,張曉強認為,中國要成為創新強國還需要做出巨大努力,有若干關鍵核心技術仍存在「瓶頸」,高技術產業總體而言「大而不強」。但我們有信心和能力變壓力為動力,以更大的力度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升高技術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更有效地發揮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打贏這場「攻堅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從藍籌到中小盤,ETF規模排名換位,市場風格已變?
「醫療+區塊鏈」探索多場景應用,數字治理產業潛力巨大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