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外國軍迷評「最強10大單兵武器」,德械最強,美械最多,日械…

外國軍迷評「最強10大單兵武器」,德械最強,美械最多,日械…

撰文:利刃龍貓

歐美人似乎在各種領域都喜歡搞各種形式的評比,什麼"十佳"、"最強"等之類。這不,國外軍迷又搞出了二戰"最強十大單兵武器"的評選活動,參選的都是二戰期間各國軍隊的槍械。果不其然,有著悠久機械設計與製造歷史的德國當之無愧憑藉著劃時代的STG-44當選為冠軍,而美軍依靠繁多的種類和數款經典槍械包攬了數量最多的獎項。當然,一貫"不走尋常路"的日本不出意料地沒有一款武器上榜。

讓我們根據排序先後,看看國外軍迷都評選出了什麼樣的"最強十大單兵武器":STG-44突擊步槍、MG-34與MG-42通用機槍、M1918/BAR自動步槍、"布倫"式輕機槍、"湯姆遜"衝鋒槍、"斯登"衝鋒槍、"波波沙"衝鋒槍、M1911"柯爾特"手槍、"李·恩菲爾德"步槍以及M1"加蘭德"步槍。上述武器中德械佔了2席,美械佔了4席,英械佔了3席,蘇械佔了1席。而德國槍械包攬了狀元和榜眼,頗為令人稱讚。

上榜的兩款著名德械,實際上都是具備劃時代意義的。STG-44與MG-34/42分別開創了突擊步槍與通用機槍的先河。STG-44突擊步槍首次亮相於卡昂戰役,大名鼎鼎的"希特勒青年團"使用這種持續火力兇猛的突擊步槍給英國軍隊帶來了不小的損失,遲滯了英軍的進攻。

而MG-34/42特別是MG-42,憑藉著貌似"簡陋"的衝壓槍身卻持續的高射速能力,揚名於奧馬哈海灘上,成為了令盟軍士兵恐怖的"希特勒電鋸"。MG-42在輕機槍與重機槍之間任意功能切換的能力更是影響到戰後通用機槍的設計,堪稱現代機槍的鼻祖。至今南美等國家的軍隊依然在使用MG-42系列的改進型號。

上榜的三種衝鋒槍中,美、蘇、英各佔一席,而德國的MP-38/40卻未能榮登榜內。實際上,上榜的這三種槍各有特點:"湯姆遜"11.43mm口徑配合50發大彈鼓構成了極其強大的速射火力,足以掃清對面的一切有生力量;"斯登"式衝鋒槍憑藉著極其簡易的製造工藝使得資源嚴重匱乏的英國依然能保持大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波波沙"可謂將二者的優點同時結合,成為了二戰蘇軍乃至戰後一段時間內華約國家軍隊的代理名片。不過國內部分網友對"波波沙"排名如此靠後感到委屈,憑藉其71發的超大彈容以及可靠的性能,若是國內軍迷排名的話其名次還會再靠前一些。德國的MP-38/40與上述三款經典的衝鋒槍相比,無論是可靠性、威力還是產量都有些不足,因此落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十款武器中中國軍迷最熟悉的恐怕是以ZB-26為原型改進的"布倫"式輕機槍了。ZB-26在中國有個婦孺皆知的綽號——"捷克造",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都廣為使用。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曾裝備過一批"布倫"式用於執行防空任務,最多可攜帶容量達到100發的圓型彈盤。"布倫"式與"捷克造"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彈匣容量,從而提高了火力持續性,增強了打擊能力。

"李·恩菲爾德"步槍在中國被軍迷熟知的原因更多的還是《集結號》中穀子地叫它"英77",原因是子彈口徑為7.7mm,還說它"不好使"。當然,這裡有些冤枉這款英倫名槍了。"李·恩菲爾德"步槍憑藉著直拉式槍機與雙排10發大容彈量廣受英軍士兵好評,不過這也帶來了較為複雜的機械結構,使得維護工作變得困難。與高度職業化的英軍不同,沒什麼文化的穀子地自然難以有效保養手中的"英77",說它"不好使"倒也說的過去。

這些所謂的"最強十大單兵武器"也廣泛出現在各類遊戲中,相應的讓全世界的玩家對二戰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敘利亞戰場上至今仍能見到這些經典老槍的身影,可謂"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擁有雙航母!世界第八大軍事強國,如今窮的連一架梟龍都買不起了
火力不是萬能的!范弗里特彈藥量是啥?大炮兵主義也有吃癟的時候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