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超新星爆炸有多可怕?等同於人體細胞承受159枚沙皇炸彈的轟炸

超新星爆炸有多可怕?等同於人體細胞承受159枚沙皇炸彈的轟炸

超新星爆炸是一種天文現象,擁有著巨大質量的恆星的內部溫度一般要高於表面溫度,研究發現,最大的超巨星內核溫度可達10億K,而對於一顆穩定的恆星而言,核心溫度的理論上限為60億k。

一旦恆星內部超過這個溫度,恆星內部的高能量物質便會相互碰撞,而這種能量轉化為正負離子時,超巨星會由於內部的不穩定而發生巨大的爆炸,這種爆炸會形成巨大耀眼的光芒,便是人們口中的超新星爆炸。

根據類型,超新星的爆炸類型可分為兩種:熱核爆炸、核坍縮。

熱核爆炸,即恆星的引力超過電子簡併壓引發的星體的坍縮,坍縮的過程中,一半的引力會得到釋放,而另一半則會轉化為熱量。

當這種熱量達到了碳或者氧聚變的溫度時,恆星就如同一根划過了火柴盒的火柴一般,「唰啦——」一下被火點著了,這個過程稱之為點火,並由該過程引起劇烈的熱核反應。又由於簡併核的傳熱性非常好,其一個小小的部位的熱量都可以馬上傳遍整顆星球,讓整顆星球的每一個部位都處在極高溫並且等溫的狀態下。

而聚變反應非常地依賴溫度,溫度越高聚變反應就越大,在這樣一個反覆的循環下,極高的溫度帶來極高的熱壓力,產生了超聲速傳播的燃燒的火焰。在短時間內,恆星的聚變已經超過了引力束縛,這時的星體會急速膨脹,最終形成行星狀星雲,而且不會留下遺留物。

核坍縮,是大質量恆星演化晚期的爆炸。關於核坍縮,人們提出了四種模型設想,包括鐵核坍縮、電子俘獲、配對不穩定、光致解離,這裡只介紹鐵核坍縮。

人們普遍認為,這個模型的結構類似於一個洋蔥,它既是層層分離的,又是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而鐵核坍縮,指的是「洋蔥」的核心的坍縮,我們所說的爆炸是指鐵核質量持續增大,形成簡併鐵核。

而當鐵核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鐵核坍縮,引力能釋放。這個過程是非常短暫的,往往只有數秒,而當這個「洋蔥」的內部已經分崩離析時,「洋蔥」的外殼還保持著原形,來不及反應,這種內外的不平衡直接導致了外層的熱壓力減小,引發外層坍縮。

而就算是一次威力最小的超新星爆炸,其威力就算平攤到我們地球70億人身上,也相當於我們身體里的每個細胞都要承受159枚沙皇炸彈的轟炸,可見其威力是極具毀滅性的。

筆者-小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吸血鬼恆星被發現,依靠吸取其它星球能量維持自己,它能永保活力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