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瓦剌日後必成北方心腹大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瓦剌日後必成北方心腹大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上一篇談到,朱棣識破瓦剌想坐收漁人之利,沒有上當,朱棣想在明朝、蒙古、瓦剌之間形成互相牽制的關係,並想居於優勢。

這個想法當然很好,但瓦剌此時也沒有平白讓光陰度過。很快,瓦剌的三大重臣馬哈木、太平與把禿孛羅就聯手殺死已經失勢的本雅失里,搶得蒙古本部的傳國玉璽,又在永樂九年(1411)立傀儡答里巴為蒙古大汗,其實權力歸於三家之手。瓦剌趁機開始向東蒙古的駐地推進,將勢力範圍拓展到土剌河以西,吞併了許多蒙古部落,大有重新統一蒙古,雄霸漠北之勢。

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瓦剌日後必成北方心腹大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就在永樂十年(1412)五月,瓦刺一方派出知樞密院海答兒聯絡明軍指揮使孫觀保前往北京。海答兒完全空手來見朱棣,對朱棣說,瓦剌其實曾派遣一支很大的使團帶了重禮前往朝貢,但是途中被阿魯台派出的伏兵攻擊,使團被殺,禮物被阿魯台擄走,希望明朝能夠派遣兵馬跟瓦剌一起除去阿魯台。朱棣明白瓦剌的用意,對此未置可否。

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瓦剌日後必成北方心腹大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明成祖朱棣

次年一月,瓦剌使者再次到京。這一次瓦剌改為正面試探朱棣的態度,表示當初甘肅、寧夏一帶有大量蒙古人在亂中歸附明朝,其中很多人與現在的瓦剌諸部都有親屬關係,現在兩地之間互相思念,希望明朝將這些族人遣回。此舉無疑是對朱棣的挑釁,當然遭到拒絕。瓦剌懷恨在心,便拘留了明朝派往瓦剌的使臣。

同年五月,阿魯台遣使撒答失里向朱棣進奏,認為馬哈木等人為得傳國玉璽而殺本雅失里,擅自立答里巴為大汗,阿魯台表示願意為明軍充當前鋒,征討瓦剌。又有蒙古本部的卜顏不花遣使來報,稱馬哈木自得玉璽之後,驕橫無禮,已有入侵明朝領土之意。

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瓦剌日後必成北方心腹大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馬哈木一方雖然派遣使節前來朝貢,其實不過是貪圖明朝賞賜的眾多財物而已,並無臣服之心,反而派兵阻斷蒙古本部來往明朝的使節,希望明朝能夠及早發兵,以絕後患。朱棣此時對瓦剌已有戒備,但是仍然不願給人留下代阿魯台出頭的口實,故此仍然拒絕。但是為了保持東西蒙古的勢力均衡,在永樂十一年(1413)七月,朱棣冊封阿魯台為和寧王,做出了轉而扶植阿魯台的姿態。

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瓦剌日後必成北方心腹大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朱棣周旋於瓦剌與蒙古之間,傾向於蒙古自然就會傷害到瓦剌的感情,更何況瓦剌早視明朝為自己一統漠北的最大障礙。這一年十一月,開平守將郭亮遣使來報,瓦刺馬哈木等人率兵渡過飲馬河,駐紮在一個叫作哈剌莽來(今蒙古國洪戈爾省)的地方,號稱要進攻阿魯台,其實是在做南下的準備。朱棣接獲這一情報,認為如果對瓦剌勢力不加以約束限制,以後必將成為北方的心腹大患,不如趁此機會,先下手為強,故此繼永樂八年之後,再次準備親征。

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瓦剌日後必成北方心腹大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永樂十一年(1413)十一月八日,朱棣密令各處邊防將領視察各處防務,訓練部隊,防備瓦剌入侵。同時,他又下令山西、陝西及潼關等處衛所兵馬向宣府鎮集結,中都(鳳陽)、遼東、河南三地都司及武平、歸德、睢陽、淮安等處衛所兵馬到北京集結,至永樂十二(1414)年一月集結完畢。同時令北京、山東、山西、河南、中都、直隸、徐州等地衛所兵馬,各由所屬千戶、百戶指揮,跟隨在北征大軍之後,運輸糧食輜重。

至永樂十二年(1414)一月二十六日,又簽發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民夫共計15萬人,將糧食運往宣府鎮。凡是參與運糧的民夫,不僅由官府負擔一路上的口糧、路費和運輸費用,還可以免除徭役一年。如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至同年二月,大軍才部署完畢,至三月中旬,朱棣才算做好準備工作,帶領50萬大軍出征瓦剌。

下一篇談第二次北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朱棣第一次北征大獲全勝,在蒙古龍興之地打了一場摧枯拉朽之戰
明朝與瓦剌初次兵戎相見,互有損傷後心照不宣的恢復了新一輪和平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