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讀《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讀《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讀《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詩人艾略特說,「四月最殘忍,荒野上長出丁香」;然而,丁香盛放的陽春時節,卻是人間不可多得的美日。不僅春花浪漫,還有各種春菜可食:香椿尖兒、馬蘭頭、薺菜、蕨菜……

江南人家,還會採摘鮮嫩的艾葉,將艾草汁和上糯米粉,裹纏住甜糯的豆沙餡,做成春日的名點:「青團」。青團是應季的吃食,是春臨人間的訊息。不止在江南,在西南高原上的春天,也有類似「青團」的一種點心,和艾葉青團的做法基本一致,只不過是將艾草換成山萩的嫩芽。幾場春雨過後,就會看見人們挽著籃子在田埂地頭,採摘鮮嫩的山萩芽。清晨的集市上,帶著露水的山萩芽從竹筐里探出頭來,因為它柔軟棉毛覆蓋的芽莖很輕,一公斤就能稱不小的一袋,磨成汁足夠做出許多圓圓胖胖的青團來。

這種青團,叫做「楮米粑粑」,「楮米」是方言中的稱呼,這種綿軟的植物學名,叫做山萩或珠光香青。《詩經·小雅·鹿鳴》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苹」的「蘋」,有人認為,是艾蒿,但是,也有人認為,是山萩,是野鹿喜食的植物。山萩,不僅因為它的分布廣泛,在我國黃河和長江流域都廣泛生長,還因為它的植株被灰白色蛛絲狀棉毛包裹,非常柔軟,應該是動物喜愛啃噬的草種,更何況,連人們都喜歡它那清香中略帶微苦的味道,鹿群應該是呦呦歡悅,在山野覓山萩而食。

如此想來,《詩經·小雅·鹿鳴》中,宴樂之事似乎是發生在春日。鶯飛草長,琴瑟相鳴,鹿群悠然信步於曠野;和煦的微風中,主賓盡歡。讓人不禁聯想起《論語》中,孔夫子的理想春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志趣中包含的恬然自得,不僅是君子超然世外的心性,更蘊含著一種平淡、天真、自足的東方美學。

小時候,喜歡踏青時採摘山萩的嫩芽,山萩的棉毛芽苞給手以溫柔的觸感,讓人感到那就是春天的體溫和芬芳。據說,將山萩的莖葉晒乾填充枕頭,那種芳香之氣能保持數年之久。這讓我對擁有一個山萩的枕頭充滿嚮往,頭枕著春天入睡,該是多麼美好,就像枕著《小雅·鹿鳴》中「鼓瑟鼓琴,和樂且湛」的喜悅,也像是頭枕著曹操《短歌行》「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的幽思。

古人的春日貫穿了無數心緒,就像一個個青團中豐厚的滋味,需要人慢慢咀嚼和回味。

青團的滋味就是兒時的滋味,更是久遠的念想;山萩的溫柔,就是千百個春天的美意,無論是艱難時日,還是樂舞昇平的歲月,它的味道就是春天的回聲。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讀《詩經》:強志倍力,久服輕身不老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原來與曹操爭一個寡婦有關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