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二戰談起:德國和蘇聯強大的本質,以及美國的超越

從二戰談起:德國和蘇聯強大的本質,以及美國的超越

20世紀,人類文明飛速發展。原子彈、火箭、計算機等的發明,直接影響著今日的世界,而這些成果居然都與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關聯密切。二戰作為大國競爭的終極體現,各國爆發出了空前的潛力。在這場戰爭背後所代表的國際競爭中,德國、蘇聯和美國三個大國,展現出了極為閃耀的活力。

德國在20世紀初連續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當同時面對工業革命後形成的老牌強國的英法俄時,剛剛統一不久的德國居然前期未落下風。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實力極其強勁。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拉入了戰爭,美國卻更加重視德國,將重心首先放在歐洲戰場。戰敗後,德國依然能夠再度重新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德國能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展現爆發力,在戰後顯現韌性,表面上看歸功於科技、經濟和軍事實力:早在19世紀末德國剛剛統一時,德國人就首先發明了象徵二次工業革命開端的內燃機、汽車和發電機,這讓他們在二次工業革命中佔據了制高點,工業實力很快超過了英法。

與同樣站在二次工業革命制高點的美國相比,德國是要高出一籌的:1940年8月20日,丘吉爾在一次下院演講中描述德國「很多猶太裔科學家提前逃往美國,這讓德國的科技水平降低」。然而即便在經歷了這番此消彼長,德國人仍然發明了噴氣式飛機、彈道導彈、機載雷達等,儘管最早提出質能轉化方程的愛因斯坦早已前往美國,但是德國的原子彈製造計劃卻絲毫不落後,甚至比美國啟動的更早。

以至於美國不得不在1943年5月搭夥英國共同製造原子彈,英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欣然入股,兩大強國一起追趕德國,丘吉爾說:「原子彈研發作為美英兩國共同的事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直到二戰前的最後一年,美國人能夠製造的先進武器,德國幾乎也同樣能夠製造。

其實二戰爆發時,德國剛剛在一戰中慘敗僅20年,他們卻能夠依靠頂尖的科學家、各種門類的技術工人、極具素養的普通軍人,重新站在世界的巔峰,是怎麼做到的呢?

19世紀普魯士王朝戰爭時期的元帥毛奇曾經說過:「德國的強大,是建立在小學講台上的。」普魯士元帥一語中的,德國人屢次在廢墟上建起強國,依靠的也正是先進的教育體系,德國的教育史堪稱時至今日的世界楷模:

早在1439年,與畢生齊名的德國人谷騰堡率先發明了印刷機,德意志聯邦的書籍印刷成本大為降低,為普通德國人接受教育提供了基礎;隨後幾百年,德意志多數城邦都在不斷向底層民眾推行教育,1619年普魯士人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義務教育法》,德意志統一後,這部法律也開始向整個德國擴散;俾斯麥擔任德國宰相後,開始從國家層面審核教師水平,到了1871年,通過考試製度選拔優秀德國學生,可進入由國家創辦的中學。

這樣的教育體系很快就培養出了素養極高的一代人,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德國依靠這一代人,對英法兩個老牌強國實現了超越。

與此同時,德國教育體系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這些高素質人口具備了為國家奉獻的覺悟。在一戰爆發前,只有不到7000萬人口的德意志聯邦能夠動員超過1000萬人的軍隊,遠遠超過了英法俄三個國家。德國兵能夠很快的適應各種先進武器,看懂地圖,明白戰術。這也是後來德國能夠在二次大戰中動員龐大軍隊,前期橫掃歐洲的基礎。

受過教育的人口可以稱作紅利,未經受教育的人口則可能成為負擔。相比較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等因素,人本身才是是最可靠的資源。德國能夠在每次大挫折之後,都可以重振雄風,正取決於他們的教育傳承下,源源不斷的大批有層次的高素質人才的湧現。這一點,德國的老對手俄國,在從沙俄到蘇聯的發展、蛻變中可以得到一些更深刻的認識。

-----作為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對手之一,俄國在一戰時被兩線作戰的德國痛毆,在二戰時,蘇聯卻可以頂住德國攜大半個歐洲資源而發動的攻勢,並且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關於這前後的變化,如果我們能夠對比沙俄和蘇聯的人才培養體系的變化,就可以更深刻的明白,教育是如何決定一個國家生死的:

一戰爆發前,俄國仍然沒有脫離農奴制國家的範疇,在科技、經濟以及兵源素質上全面落後於德國,雖然坐擁廣袤的國土和資源,卻在德軍的進攻下節節敗退,直至國內爆發革命,被迫退出戰爭。末代沙俄宰相斯托雷平曾經在俄國推行現代化改革,將超過2000萬的農戶從土地上驅逐,希望他們為俄國工業提供動能。但是這些俄國農民80%是文盲,改革期間沙俄除了糧食出口量成為世界第一之外,工業水平提升非常微小,本質上就在於這些勞動力並不能快速的轉化為優質生產力。斯托雷平死前幾年曾說:「給我20年,我將改造俄國。」其實他需要的這20年,根本上還是一代新人的成長,可惜時代並沒有給他這麼多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蘇聯經過20年的經營,已經完成了脫胎換骨。他們只用了兩個五年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在軍事、工業和農業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也是建立在蘇聯強勢發展教育的基礎上的。1917年11月蘇俄剛剛成立,就急匆匆的發布《告人民書》,宣布實施義務教育以及教育體系與教會剝離,隨後在蘇聯強力的制度干預下,大批貧窮的民眾後代接受教育不僅成為他們的權力,也成為了必須履行的義務,收入不高的工農再苦也必須要緊供孩子讀書。所以當二戰爆發時,德國面對的俄國早已經脫胎換骨。

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的時候,蘇聯普通軍人與德國軍人水平非常接近了,他們不僅能夠熟練的操作各種機械和武器、看懂地圖、領悟戰術,而且湧現出了一批發明家,「神槍」AK47發明者卡拉什尼科夫就是從一個普通軍人成長為武器專家的。

德軍大將古德里安回憶錄中記載,1940年時,德國本以為自己的四號坦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但是俄國人在參觀這款坦克的時候露出了懷疑的神色,德軍猜測這個時候蘇聯已經擁有了更為先進的坦克,後來在1941年的戰爭中果然證實了他們的猜測;曼施坦因的回憶錄里,海軍落後的蘇聯於1940年購買了德國的萬噸級巡洋艦,曼施坦因進攻列寧格勒的時候,發現蘇聯工廠已經能自己生產。要知道生產坦克、軍艦需要非常系統的工業化體系以及門類齊全的技術工人,這個時候的蘇聯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直至解體的時候,蘇聯共湧現出15為諾貝爾獎得主,只有3名文學獎和1名和平獎,成色極高。

其實早在彼得一世時期,沙俄也曾強調教育重要性,俄國大帝甚至規定不願意接受教育的貴族不得擁有後代;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推出過「對貧寒家庭的天才兒童實施免費教育」,培養出了一些優秀科學家。但是沙俄只重視小部分貴族和平民中天才兒童的教育,根本無法與德國和蘇聯的普遍教育相提並論。畢竟國家想要強大,最後靠的是億萬人共同努力,國際競爭絕非少數人之間的競爭。

蘇聯強有力的教育系統,幫助他們在二戰中擊敗了德國,而且在戰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即便是在蘇聯解體之後,有了高素質的人口,俄羅斯始終不失世界強國地位。

與俄國相比,美國早期更重視基層教育,而對尖端人才的培養則略有不足。

最早的美國人主要是一群渴望發財的西歐人組成的,他們最初做所有事情的目的都很單純,就是為了發財。早期美國教育的目的性也很強,以培訓工農業實用技術為主,1775年費城成立了職業學校,教育人們如何更好地科學種植;19世紀初,美國人開始發展工業,1820年美國紐約出現了第一座職業學校,隨後遍地開花;20世紀初,遍布美國的職業學校組成了「全國實業教育促進會」。二戰時,美國擁有接受過職業教育的技工上千萬。

與此同時,為了能夠保護自己的國家,美國將愛國主義寫入《獨立宣言》,無時不刻的灌輸給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他們注重體育教育,保障持槍權力。所以當20世紀30年代初的時候,美國陸軍只有16萬人,1941年這一規模也只不過40多萬人---這也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在珍珠港事變後幾天的時間裡,美國就可以迅速組織起數百萬人的可戰兵力,達到與訓練了十幾年的日本相同的水平。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看到美國人發明了電話、電燈、飛機,也在二戰前數十年的時間裡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富裕的國家。不過在很長的時間裡,美國也只是富而不強,一戰、二戰時期他們運往歐洲的武器都是以數量取勝,軍艦、飛機的技術水平不能與德國相提並論,甚至連英國和俄國也比不了。

我們所知道的是,二次世界大戰蘇德兩國最終的表現可以說是旗鼓相當的,是美國傾斜了戰爭天平,並且從戰前到戰後得到了大批德國裔科學家,美國的技術騰飛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的二戰前後大批德國科學家的到來。美國本土的發明家雖然可以造出電燈泡,卻推演不出質能方程。到了五六十年代,佔據先發優勢和大批德國科學家的美國,在火箭和衛星發射領域上居然開始落後於蘇聯。

美國人開始明白,此前他們的教育太過於功利,重視職業技術的培養,卻忽略了一些不能立馬建功立業的理論科學和高端科技的發展。1958年美國政府出台了旨在加強高科技人才培養的《國防教育法》,並且在後續的大半個世紀里持續的完善從高端到低端的完備教育體系,持續加大對信息科技、航天科技等領域的教育投入。雖然美國的優勢一度讓蘇聯追上,但終於還是依靠自身的平衡發展笑到了最後。。

結語:

任何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展都,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他們的教育水平和方向所決定。德國、俄國、美國在他們自己國家閃耀的時期,或者富,或者強,或者富而強,這與他們的教育系統的引導直接相關。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家的強大需要的是整個國民素質的強大,不能只依靠精英;同時,沒有一個可以不斷湧現精英的系統,也難以成就一個偉大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