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吃剩下的飯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皇帝吃剩下的飯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帝吃的飯菜叫做御膳,那是由御膳房的專業團隊打造的最高標準的伙食。皇帝吃的飯菜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還要用高大上的餐具和專業的伺候團隊。皇帝的御膳主要是為了欣賞與享受,吃飽只是其中的目的之一。對於皇宮中的御膳,平常人別說有機會品嘗了,就是見都沒見過。

提倡節儉,康熙時期開始將120道菜改為64道菜。咸豐皇帝時,太平天國英法聯軍輪流鬧事國庫空虛,所以皇帝也不得不厲行節儉。他把64道菜削減到了32道菜。咸豐駕崩之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為了表達對先帝精神的繼承,加上自己本身也不是皇帝,就把菜由之前的32道菜改為了24道菜。慈安太后是以後慈禧太后獨攬大權,這個老婆子我們大家都知道,她是個追求享受的人,她把預算的規模,恢復到了每頓飯,108道菜,每頓飯至少要花200兩銀子。

帝王每一頓的飯菜雖然豐盛,但實際上每一頓也不算浪費。畢竟他們吃不完,後面會有人幫他們吃。只是他們每一頓吃掉的銀子會非常多罷了。

皇帝的剩飯看似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由於帝王身處政治中心。一舉一動都與天下大勢息息相關,所以帝王剩飯也能反映出一些信息。比如清朝時剩飯數量之多,慈禧之窮奢極欲盡顯,也就能看出清朝之腐朽離已然滅亡不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專業家 的精彩文章:

在清朝時期買一個僕人,到底要花多少錢?

TAG:歷史專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