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建築師湯樺

「無論如何,建築終不能完美地以自身範疇之內的語言來描述和表達其自身的含義。對於我,它僅為如此複雜的生活表象的背景之上的一個寂靜的空框,它僅為使我進入自我的夢的一個最初的『門』。」對於建築師湯樺,夢是一襲在危機四伏的現代生活中對精神故土的濃郁鄉愁,從深深的心底洶湧而出;是一場超乎於真實建築世界之外的迷幻烏托邦想像,放任整個痴迷的靈魂以驅之;是一片以圖面來守護建築表達與理想的珍貴凈土,吐露著唯美主義的囈語和理想主義的情懷。

鄉愁·故土的追憶

18 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Novalis,1772—1801)曾經為哲學下過一個精彩而又文藝的定義:「哲學原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建築學原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雲陽四方井項目草圖

四川美術學院虎溪校區圖書館

建造從地點開始。四川美術學院虎溪校區本身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建築依形就勢而建,道路蜿蜒于山水之前。圖書館的設計立足於校園自身的鄉土性,取材於四川重慶地方的類工業建築文本,如磚窯、倉庫等,以一種簡潔的形式屹立於山地和田野之中,如同大地上的磚窯,也像鄉村的教堂,與校園已形成的中小體量、分散布局的建築物形成對比,凸顯其象徵意義。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重慶市群眾藝術館新館

山城重慶是一座立體的三維空間城市,以高低錯落,方向扭轉的街道和建築構成獨特的城市結構。設計將這特有的城市結構歸納為垂直面的多層次和水平面的多方向,以建築的形態突顯出城市垂直與水平的交錯,並採用化整為零的方式完成尺度上的轉化,以親切宜人的體量展現建築的公眾性。通過傳統造型與空間的起承轉合,造就既有整體性,又富有變化的建築形式與公眾場所。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雲陽市民活動中心

對外部環境要素的呼應和建築自身邏輯的設定,共同促成了整個設計。用江岸堤壩的形態和水發生聯繫,以與大壩角度相似的線條融入山體的輪廓。堤壩形式的確立,導致了立面和屋面兩個界面關係的重組。中國傳統的院落組合方式為這種超常進深的空間類型給予了提示:引入九宮格空間結構,分設九個天井,這些天井引入自然光線,同時也模糊了室內外的差別,形成一個具有開敞氣氛的立體城市聚落。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廈門佳逸希爾頓格芮精選酒店

酒店客房順應道路坐標系南北向布局,以最大化利用場地空間,並爭取最好的景觀朝向。酒店標準客房部分被集中布置在場地北側,成為一棟6層的「L」型建築,大體量的建築被拆解成尺度更為親切的六個坡頂小盒子。villa客房部分則是一幢幢三層獨棟建築,規整地排布在場地南側,盡量遠離城市幹道,減少噪音干擾。聚落式的建築布局創造了許多小尺度公共空間,設計把這些公共空間處理成為片牆、庭院、街巷和空中花園,從平面上看建築就像一個微縮的漁村。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雲陽四方井服務建築

澎溪河寬闊的河面上,遠處的層疊山脈延伸入江水中,在基座之上,四方井服務建築的坡屋頂沿著江面漂浮展開,融入遠處山峰的輪廓。設計以盡量減少土方量為原則,梳理了場地的高差,將建築的南側兩層切入場地,東、西側局部一層切入場地,形成建築雙首層「基座」。其中首層與北側濱江景觀帶相接,二層與西側城市道路相接。基座的建造轉換了地景,提供了觀看江景的平台。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兩塘書院暨金石博物館

項目用地內場地高差複雜,自然植被茂盛,設計要選擇最小的干預方式完成建築的置入。選取水岸邊和山林間的兩個支撐點,連接兩點並以垂直於湖岸線的角度布置建築體量。修長的體量彷彿就是從山林間生長出來並延伸到水岸的「植物」。建築中部的中庭,從建築形體之中貫通,是景觀的延伸,使室內外空間有了交融的機會;虛體空間、景觀、實體空間環環相扣,形成建築在空間上的榫卯關係。而下沉的庭院則更加強化了這種空間上互補契合。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彼岸·烏托邦的敘事

「當『道』在處於『無』的狀態時,它是『道』的本質,因此是至善至美的。但當其一旦進入『有』的狀態,成了具體的『物』,它就只是『道之華』,是『道』的一種顯現,再也不像『道』本身那樣完美無缺了。」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關於「故城」的想像

瓦屋頂居住小區活動中心

現代生活所潛伏的危機感和千百年賴積澱在人的血液中的家園意識,使人們尋找著各自的認同和精神上的歸宿,由此也就產生了一種莫名的「鄉愁」。人們通過各種方式搭建起一座連接精神故鄉和自身的形而上的橋。當這些東西以建築的方式體現的時候;當這種鄉愁被寄托在古老的小鎮里的那個鐘樓上的時候;當這些傳說和故事在月光下的那片陳舊的由石塊鋪成的廣場上重現的時候;當你走過那座長長的石橋最終來到你曾到過的地方的時候,這個「瓦屋頂的居住小區活動中心」就真實地存在了。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瀋陽建築大學

如果以城市來類比,大學如同一個微觀的城市。長廊是寬敞的林蔭大道,由十一個半方形院落組成的教學實驗區的縱橫交叉的走廊則是城市裡的街道,每個系和學院的教室和辦公室則是街道里的房子。各個院系可以在其自己的「街道」、「廣場」和院落之中設計建造各具特色的「臨街立面」,展示自身特色。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昆明工人文化宮遷建項目

這是一個大規模舊城改造的項目,設計用一個超常尺度的幾何完形來回應城市關係。同時,場地中原雲南機床廠林蔭大道及兩側廠房的山牆面被保留下來,作為場地內人行的主要通道和共享中庭,文化宮所包含的多樣功能被這條記憶的線索串聯起來,讓建築真正的錨固在基地上。這種「外觀純粹,內部豐富」的原則成為對於新與舊、城市與人的一個解答。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成都航宇(CAST)

設計的重點集中在如何平衡廠區內部由於工藝需要對場地平整以及道路標高的要求和對成都平原特有的地景風貌的保留利用。辦公、展示及接待交流區域以保留原始地形為主,利用原有的景觀元素進行場地設計。場地內原有的魚塘在改造後作為中心水景,原始的植物群落在不影響建設及使用的情況下也盡量保留,結合地形肌理形成變化豐富的梯田式景觀。綜合樓位於場地西北角,以完整簡練的管狀出挑外殼沿川齒路南延線展開,在控制西側陽光的同時,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形象展示面。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粵海文體中心

一半的面積都作為24小時開放空間,坡道由城市慢行系統延伸到建築24米標高處的籃球場,形成立體綠道。作為城市綠道的延伸,坡道串聯運動場地,劇場和社康服務中心。每一段坡道的盡端,都是一個放大的休息平台,構建大量的戶外城市共享空間,與城市的慢行系統融為一體。粵海文體中心有望成為一個提供多樣性活動空間的載體,以市民為中心,順應全民文體運動的變化發展趨勢,從新的角度詮釋深圳城市獨有的創意文化,為運動休閑帶來獨特的空間與場所。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深圳南山區蛇口街道文體中心

場地現場是一小片市政公園,是周邊幾個居住區公共生活的核心。設計要保留這種「公園」的狀態,同時在場地內反覆創造如此這般的「多重綠地」。將完型體量的立面消減,繼而通過格式塔的解構,進一步削弱體量。輕盈如雲片般的建築姿態,一方面消解了室內外空間的限定,營造出多層次立體活動空間;另一方面為場地中提供陰涼、穿堂風,回應了南方氣候特點,實現全天候的低碳低維護體系。最終以一條開放的多標高、多借口的立體步行路徑連接不同的場地和空間。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雲陽體育公園

建築由面向江面的一個「輕」的大尺度主場館開始,將體育活動向內次第展開,創造一個溝通河流與城市媒介,一個融入日常生活的公園。中國傳統建築飛舞翱翔的懸置屋蓋和緊緊擁抱大地的基座曾經深深影響了伍重的建築哲學,成為他創作悉尼歌劇院的靈感來源。面對類似的語境,屋檐與基座也成為這裡解答風景與視野這一命題的答案。雲陽體育公園主場館舒展的大屋頂立於平台之上,沿江口和城市上翹,呈羽翼狀揚起。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境·圖面的秩序

「聰明的孩子,提著易碎的燈籠」

「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

——圖面建築學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基座與高原

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圖文信息中心和藝術綜合樓

圖文信息中心以內容豐富的簡潔形體屹立,像一本打開的書,一雙合托起的手掌,或者是一個有意味的L形。在大的空間結構上,圖文信息中心呈現出垂直分層的關係,由下至上分別是場地、基座和建築主體。場地採用地景式的處理方法,楔入兩側大尺度的景觀中去。基座結合地形,部分埋入地下,建築主體承托於基座之上,局部架空,猶如吊腳樓。

藝術綜合樓由三個相互咬合的L形體塊構成,各體塊根據功能和空間組織的需要進行增減變化。在教學樓分離的功能體塊之間,設置了一條曲折變化的「甲板」系統,連接教學樓兩側廣場。結合地形,甲板順次展開不同的形態:台地、街道、廣場,以一種潛文本的方式,截取山城重慶的城市片段,將其地理特點和空間要素呈現於此,提供使用者和來往行人駐留和活動的場所。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重慶大學虎溪校區藝術綜合樓+圖文中心 鄉土

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監管大樓

一個平行於道路的網格體系,反映建築與道路,建築與周邊建築間的關係;另一個網格是前者扭轉45度後,並平行於綠地景觀邊界的網格體系,實現建築與自然景觀的互動。在這套坐標體系下,對一個77*77米見方,高100米的原始立方體體量進行切割,鏤空,雕刻,塑造出一個採光,通風,朝向、視線具佳也符合功能需求實體,還創造出了富有內涵的建築虛體:尺度宜人的廣場空間以及穿越建築內部的各種有趣,便捷的通道。這也讓兩個主體功能垂直疊加,各自擁有了一個不同氣質的院落,界限分明但又有所聯繫。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重慶空港新城總部樓(F107-1地塊)

基地被整理為4個象限,每個象限設置不同的建築與景觀風貌。東南象限與西北象限為主體建築:東南角臨近中央公園為辦公主塔樓;西北角設置商業輔助設施功能,與相鄰的地塊獲得良好互動。東北與西南象限為景觀廣場:東北角為城市尺度上的有儀式感的開放廣場,順應上位規劃,為同茂大道城市節點放大空間;西南角為自然疊水景觀,作為青岡溪與中央公園綠廊交匯處的放大景觀節點,利用疊水處理地勢高差,組織商業與景觀人流。4個象限的巧妙布局打開了同茂大道與公園西路交匯節點和青岡溪的視線通廊,為城市創造出一個純粹而有差異的流動空間。建築以「點」的方式同複雜的地表相接觸,首層的架空提供了城市的開放空間,緩解城市空間的壓力,增加了城市的空間類型。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璧山規劃展覽館

三個三角形幾何體隨著山勢的跌落,圍合出一個三角形庭院。其中兩個三角形的長邊平行於規劃道路,在空間上退出一定尺度的廣場作為主要入口。三角形的內庭院作為完全開放的城市公園與湖畔連接。最高處建築體量接近山勢高點,正對主要的城市幹道,三角形的斜邊與東北方向的電視塔形成軸線關係。建築體量的分解順應著山勢,形成跌落的形態和空間序列。室內觀展的人們在行走的間中,視線可以通過庭院和湖面的景色進行交換,豐富觀展體驗。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夢被表達在建築中丨走近建築師湯樺的十七個作品

「我們每個人在我們內心深處都存在著一個夢,它描述著我們自己生活著的、充滿愛和人情的世界。建築,作為一個次文化的衍生物,夢被表達在其中。」

夢是湯樺對建築學最終的理想走向。對1980年代的自由與文藝氛圍的深深念想變成了緊緊縈繞在湯樺心頭的鄉愁,它像一片似真似幻的雲彩,被時間的風吹開,化成一個夢境,用盡靈魂的全力去追尋那隱隱浮現的彼岸和烏托邦。

本文圖片由深圳湯樺建築設計事務所提供

記錄中國建築師

祝曉峰 |俞孔堅 |王旭 |周遊 |華黎 | 童明 | 王輝| 俞挺 |張微|毛厚德|張佳晶|薄曦|張蕾|宋照方|庄慎|王灝|梁井宇|施道紅|劉宇揚|鄭東賢|陳忱|莊子玉|王昀|王碩|齊欣|程泰寧|張宇星|魏娜|青山周平|林世彤|王大鵬|唐康碩·張淼|徐衛國|陶磊|王興田|潘冀|迫慶一郎|陳璞|孫崢|李保峰|周榕|朱錇|胡哲|薄宏濤|房木生|孫祥恕|王學軍|羅勁|劉臨安|周燕珉|季凱風|胡越|陳一峰|陳陽|馮國安|冼劍雄| 羅德胤|沈帆|何葳|王振飛|彭剛|李穎悟|劉道華|易介中|蔣曉飛|高志|王向榮|戚積君·李雯|趙敏|趙揚|韓文強|梁欽東|車飛 |袁野|孫振華|曹曉昕|劉曉鍾|杜孝民|竇志|黃居正

記錄中國建築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一期 | 遠洋邦舍青年社區 | 小溪家 | 杭州黃龍飯店 | 北京坊·家傳 | 北京燕京里 | 新青年公社 | 百子灣小區中學 | 天津四中 | 龍南佳苑 | 天津中北鎮美亞廠房改造 | 嵩山小鎮| 杭州西溪首座 |衡復微空間|墨客|三亞海棠灣紅樹林酒店|浦陽江生態廊道| 天鵝湖觀景廊| 學霸媽媽 |Aranya訪客中心|觀承別墅·大家|德富路中學|聯創設計谷|卓越萬科·翡翠山曉 |羅北社區改造|茅貢糧庫藝術中心 |融創九府系|泉州老宅改造|福田中學|大柵欄·北京坊·家傳|垃圾焚燒發電廠|陶磊自宅|中利電子總部|中國·首鋼|草場衚衕院落|衚衕茶舍|開心麻花總部|雙子客棧|三亞嘉佩樂度假酒店

- END -

本文由檔案記錄人原創撰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欲給檔案君提供寶貴建議,請在 | 建築檔案 | 公眾號中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