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號兵馬俑坑中,挖出19把銅劍,專家:此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

2號兵馬俑坑中,挖出19把銅劍,專家:此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

2號秦始皇兵馬俑坑中,挖出19把銅劍,專家:此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

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自發現後就震驚世界,但因為墓中情況複雜、機關重重,加上國家的古墓開發、文物保護技術還不先進,為了防止再重演明古墓文物失損事件,因此國家對秦始皇陵一直未曾進行挖掘,而只對墓外圍的陪葬坑進行挖掘開發。

1974年,國家率先挖掘開發出了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最先被發現的是一號俑坑,而左右兩側則分別是二號和三號俑杭。在這些俑坑中,挖掘發現的除了大量的兵馬俑外,還有大量的青銅兵器。在這些數萬件兵器中,又屬一些青銅劍和銅鏃特別引人注目,比如自2號秦始皇兵馬俑坑中,挖出19把銅劍。經專家研究:此技術領先世界2000年!

據記載,當年在俑坑中挖掘出來的銅劍,歷經兩年千多年的地下掩埋,這些劍卻鋥亮如新,沒有一點點的鐵鏽。而經過專家們的深入研究,發現這些青銅劍的表面在製作過程中被秦代的工匠用鉻酸年輕和重鉻酸鹽處理過,從而使得這些劍的表面有一層淺灰或深灰色的保護層,從而增加了劍的抗銹防腐能力。這種防腐抗銹的冶煉技術,在西方,德國1937年才創造出來,而美國則是到1950年才出現然後申請專利的。而我國遠在秦時就已經創造了這種技術,足足領先了世界2000年。

我們都知道古代文明發展緩慢,人類的發明創造,從石治器具開始,然後是鐵、銅等青銅器的發明,而春秋時代戰爭頻繁,為了加強軍隊的戰鬥力,統治者要求工匠們發明一種不易折斷的兵器。經過工匠們日以繼日的實驗,最終他們發現用錫和青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打造而成的兵器堅硬無比,不易折斷。也因此到戰國時期,這種青銅兵器就大量使用。

而秦朝,作為一統天下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實力遠遠強於戰國時期的各諸候國,這時皇帝的一項命令下發以後,能更有效率的執行。而秦國本身能在眾國之間的爭鬥中取勝,憑就是其強大的軍事能力。也因此秦始皇建國後,也更加清楚的明白一個國軍軍隊作戰能力的強大是一國之本。

因此青銅兵器在秦朝的發展可謂是更進一步。因為冶煉技術和原材料的限制,春秋時期的戰劍普遍也就是在五六十厘米,戰國時期隨著技術發展,青銅戰劍的長度也就在70厘米左右,而秦朝戰劍的長度則已經超過了80厘米,甚至還有的接近100厘米。

在雙方對陣時,一把長的劍更容易刺中對手,這是提高作戰能力的一個很明顯的地方,但長劍易折也是一個缺點。而秦朝的青銅冶煉技術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此,秦朝工匠們把青銅劍中錫銅的比例配比研究到一個完美地步,使得劍的硬度與韌度恰到好處,據專家研究,秦青銅劍表面錫佔30%,相對應的內問就減少了20%,這一配比使得秦劍在保持長度的同時,硬度也足夠。

而秦工匠們還有著領人驚嘆的一個地方,那就是他們發明的防腐抗銹技術,一把錫銅配比合適的青銅劍打造出來後,還對其表面進行精細的打磨,讓劍身平滑、劍刃峰利,然後他們對劍表面進行進一步處理,添加上一層極淺的鉻氧化物鍍層,正是這個鍍層,保證了銅劍不會生鏽,無論多少年以後,峰利依舊。而正是這種領先世界2000年的冶煉技術,才使得兩千年後出土的銅劍光滑如新,震驚全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壯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溥儀指一照片:掛錯了,專家:你不懂!溥儀:那是我爸!
乾隆一生41個女人,看似濫情卻只鍾愛一人,連牌子都被翻掉色了

TAG:二壯說歷史 |